第三百章 官司(四)325

  妯娌两人又说了会子话,楚维琳这才起身告辞。

  徐氏笑着让人送她,道:“总归是要过了年再走了,等我出了月子,要好好看看琰哥儿。”

  楚维琳笑着应了,又去四房看了廖氏和妙姐儿,妙姐儿是个小美人,廖氏成亲数年才得了这么一个,虽然不是心心念念的儿子,但看着妙姐儿可人的模样,她也是疼到了心里去的。

  中午时,楚维琳回了松龄院里。

  在中屋去身上寒气时,就听到屋里头欢声笑语,老祖宗叫几个孩子逗得乐不可支。

  楚维琳打了帘子进去,见老祖宗笑得开怀,她弯了眼睛的同时,心中却有一个疑惑和不安。

  当时,老祖宗是存了放弃长房和四房的心思的,她要壮士断臂,可现在,有了晟哥儿和妙姐儿,等他们被抱过来与老祖宗一起笑一起闹的时候,老祖宗真的能狠得下心把他们当作弃子?

  那毕竟是她盼了无数年的血脉子嗣。

  若是有机会,老祖宗怕是会用尽一切手段,也要护着他们平安的吧。

  可惜,今生已与前世不同,太多的事情改变了,前路茫茫,楚维琳也不知道等着常家的到底是死局还是生路。

  老祖宗冲楚维琳招了招手:“去看了你两个嫂嫂了?她们精神如何?”

  楚维琳匀了匀呼吸,让笑容自然一些:“挺好的。”L

  ☆、第三百五十七章 返京(五)

  老祖宗的笑容里带了几分慈爱,许是想到了可爱的孩子们,她的面容柔和了许多,甚至带了几分希冀:“月子里最要紧的就是放宽心,你这两个嫂嫂啊,之前憋了太久了,这肚子就是没半点儿动静,几年下来,自己把自己愁怀了。现在是瓜熟落地,两个人呐,脑袋里都是一个念头,要乘胜追击。老婆子跟她们说了,这身子骨比什么都要紧,不好好休养,往后有的苦头吃了。也不晓得她们听进去没有。”

  楚维琳在一旁落了座,笑盈盈顺着老祖宗说了几句。

  大抵是因为儿孙满堂,老祖宗今日心情格外舒坦,便是涂氏一不小心说了两句不该说的,老祖宗也只是凉凉扫了一眼,没有发脾气。

  等用了午饭,老祖宗漱了口,不疾不徐道:“郁昀媳妇,今儿个就别回石清胡同了,就在松龄院里陪老婆子住几日。这时间啊,说多不多,其实也就等到过完年,你就要回江南去了。老婆子舍不得霖哥儿和琰哥儿,恨不能日日抱在怀里。”

  柳氏抿唇笑了:“老祖宗,郁昀是外放了,可总有任期满了的时候,等回了京城里,两个哥儿也是日日在您跟前的。”

  “那怎么一样!”老祖宗不认同,摆手道,“一年两年后的霖哥儿和琰哥儿,能和现在一个样儿?这孩子啊,一日与一日都不同的,小时候错过了,就错过了。喏,就好像郁晚和郁曜,当时去明州的时候才这么小小一个,等回来的时候呢。都多大了啊。”

  这句话,老祖宗是就事论事,也没有针对涂氏的意思,可涂氏这些年在老祖宗跟前被针对惨了,这话听在耳朵里总有些不是味道,只能讪讪笑了笑,不接这个茬。

  琰哥儿到了歇午觉的时候。楚维琳看他不住打哈欠。笑着让罗妈妈抱他去碧纱橱里睡觉。

  霖哥儿一看,也是急了,抓着弟弟不肯松手。让方妈妈一并抱了进去。

  楚维琳安顿好了两个儿子,与老祖宗道:“那就依老祖宗的意思,我这几日就住在松龄院里。”

  老祖宗格外满意,楚维琳安排了人手回去收拾东西。

  因着楚维琳回来了。许久不在松龄院里用晚饭的二房、三房也是人头不缺的来露了脸,楚维琳看在眼中。只觉得仿若是回到了分家之前,可她心中明白,这一切,不过都是表面而已。

  冬日夜里寒。用了晚饭后,老祖宗便让众人都撤了,独独留下楚维琳和两个哥儿。

  东次间里。火盆烧得旺,老祖宗一面看两个哥儿玩耍。一面问着江南那里的事情。

  楚维琳挑了些趣事一一讲了,说江南的生活,说常郁昀的政务。

  老祖宗听得很认真,不时问上几句。

  等两个哥儿困了,老祖宗才与楚维琳道:“孩子们歇得早,让奶娘们带下去吧,我想去菩萨跟前念一念,你随我一道。”

  楚维琳眨了眨眼睛,她知道,老祖宗定然是有话要讲的。

  厢房里的小佛堂,那座有些年数的净瓶观音,目光慈悲,楚维琳扶着老祖宗跪下,双手合十念了一句佛号。

  老祖宗嘴唇微微动着,捻着手中佛珠诵了一会儿,才算是说了正题:“四皇子去了江南,整顿了不少吧?”

  楚维琳看了一眼那杨柳枝,老祖宗想知道的不是四皇子做了什么,而是常郁昀为四皇子做过些什么。

  “乌礼明是公爹的旧部,梁师爷更是晓得他不少见不得光的事体,因而在乌礼明的贪墨案子上,爷是出了些力的,之后巡察海防卫所,爷也跟着去了,听爷的意思,四皇子有意招贤,只是我们本就牵扯在这大统之争里,摸不透万岁爷的心思,不敢贸贸然接受四皇子的示好,就不远不近地随着。”楚维琳低声回话。

  沉默半晌,老祖宗缓缓颔首:“也好。”

  这句也好,让楚维琳琢磨不透了,她试探着问了一句:“老祖宗,我听说,太后格外喜欢四皇子?”

  老祖宗眉毛一挑,唇角微微上扬:“老婆子只知道,太后娘娘偏爱李家那小子,在几位皇子之间是否有偏重,就说不上了。”

  李家那小子,指的是李慕渝。

  李慕渝与四皇子分明就是一条船上的,太后那儿的意思,已经是显而易见的。

  老祖宗没有把话说满,是因为正统之争,绝不是太后一个人的心思就能决定的,便是万岁爷心中有了偏好,也可能像前世一般发生意外情况。

  只是以现在的局面来说,四皇子似乎是占了那么点儿优势,不远不近地随着,是最好不过的了。

  便是老祖宗一心想再谋一个从龙之功,她的内心里,也没有急功近利到要让常郁昀赌一把。

  外头传来打更的声音,夜晚的寂静被打破,但更鼓声远去之后,只觉得外头愈发安静了。

  老祖宗叹息一声,道:“用晚饭的时候,是不是觉得很热闹?我从前最喜欢这种热闹了,小辈们围在跟前,听着儿子们谈论朝政,姑娘们说着女红、胭脂,不时都是欢声笑语,可慢慢的,这两年,我也习惯了安静日子了。从前的热闹,我打心眼里怀念,也打心眼里喜欢,但今日这般,我很清楚,都是虚的,都席面一散,什么都散了。

  老婆子若不在了,这种热闹就真的没有了。”

  楚维琳不知道怎么接这种话,她明白老祖宗的纠结,也知道老祖宗的决心,老祖宗是个认死理的人,她一旦决定了的事情,是什么都改变不了的。此刻不过是几分感慨,感慨过后,该如何依旧如何。

  “郁昀媳妇,这家里如今能使得上劲儿的人手不多,过几日郁晖媳妇要进门。虽然是简单办一办,但也要准备准备。郁晔媳妇办事我不放心,你替我看着些。”老祖宗吩咐道。

  虽然不想插手常郁晖的那些乌七八糟的事情,可老祖宗把话说到了这一步,楚维琳也不能直截了当地拒绝了,只好顺着应下。

  话音未落,耳边却是老祖宗低沉又老迈的声音。她说:“老婆子的心愿也不多了。”

  楚维琳一怔。她不明白老祖宗怎么会这么说,转过头去,老祖宗闭着眼睛对着菩萨诵经。楚维琳凝视了许久,却再不能从老祖宗的神色里品出什么来,只能作罢。

  常郁晖的婚事是简办,可大体上的流程还是不能省的。

  日子定在了腊月二十。

  楚维琳起了个大早。帮着卢氏里里外外地忙碌,腊月里办酒。除了几家往来多些的姻亲,也没有四处去置帖子。

  等到了吉时,噼里啪啦一阵鞭炮,便迎了新人入门。

  拜堂时。常郁晖的面上不见欣喜,老祖宗不满地瞪了他两眼,他才挤出了些笑容来。

  楚维琳寻了楚伦歆。低声问道:“新房里,可有妹妹们去陪一陪六弟妹?”

  楚伦歆清了清嗓子。见无人注意她们两人,才附耳与楚维琳道:“没有嫁出去的姑娘,就剩下郁曚与郁晚,还有一个小不点儿郁晰,郁晰叫奶娘抱去睡了,郁曚么,自打前回和郁晖大吵一架之后,眼里就没这个哥哥了,怎么肯去?只郁晚一个,硬着头皮去了。”

  楚维琳听完,心里连连叹气,见卢氏招待宾客,自个儿往新房那里去了一趟。

  新嫁娘魏氏,个头小巧玲珑,一眼瞧去,也是好模样,她已经换下了喜服,坐在新房里与常郁晚有一搭没一搭的说话,见楚维琳过来,魏氏不由有些拘谨。

  常郁晚却好似松了一口气一般,她是可怜新嫂嫂,这才听了涂氏的劝,来这里露个脸,免得魏氏一人尴尬不已,可实际上,她和魏氏并没有什么话题,多少有些大眼瞪小眼了。

  楚维琳是过来人,晓得这会儿是新娘子最紧张的时候,尤其是这亲事不规不矩地办成这个样子,难免让魏氏觉得委屈。

  楚维琳说了几句宽慰话,魏氏淡淡笑了笑,道:“嫂嫂,我就是有些慌……我、我不是那等不知礼数的,简办是我娘家提出来的,又是匆匆定了婚期,你们不觉得我们麻烦,我已经感激涕零了,旁的,都不去想了。”

  常郁晚抬起头来,看了看魏氏,又看向楚维琳。

  楚维琳冲魏氏点了点头:“你能想得转,比什么都要紧。”

  想不转,又能如何呢……

  楚维琳听得出来,魏氏在娘家的日子大抵是不好过的,若不然,三姨母也不会接受这样的婚事和这样的操办,为了让女儿从魏家脱身,三姨母一退再退,只盼着到了常家之后,魏氏的生活能好一些,毕竟,在三姨母的心中,常郁晖还没有混账到那般地步。

  楚维琳却不敢打包票,她对常郁晖这个人,是不屑以最大的恶意去猜度的。

  不过就如徐氏说的,都是老祖宗定下来的事情,谁也无能为力,只能顺水而下。

  席面办得简单,常郁晖回来得也早,楚维琳与常郁晚起身离开。

  常郁晚挽着楚维琳的手,幽幽道:“嫂嫂,我觉得六嫂可怜兮兮的。”

  楚维琳拍了拍常郁晚的手:“做媳妇不易。”

  常郁晚抿唇,半晌低低应了一声,做媳妇有多不易,看看她的母亲,便知道了。

  翌日一早,新人认亲。

  老祖宗心情不错,给了一个大封,见此,其他人也不好藏着掖着,出手也都大方。

  老祖宗笑呵呵道:“好好过日子,比什么都要紧。”

  魏氏的眸子在常郁晖身上一转,垂眸,应了。

  徐氏和廖氏相继出了月子,每日里便带着孩子来松龄院里,几个年纪相仿的幼童凑在一块,实在热闹。

  老祖宗的笑容一日比一日多,尤其是霖哥儿生辰那一日,她多饮了几杯酒,第二日睡到晌午才起来。

  这些日子,楚维琳一直留在松龄院里,一是老祖宗不放她和两个哥儿回石清胡同,二是她心中总有股子不安,说不清道不明的。

  除夕夜里,摆了团圆饭。

  满桌子的大菜,楚维琳却想着金州,常郁昀一个人过年,定是孤单的吧。

  老祖宗见楚维琳犹自出神,笑着问她:“想郁昀了?”

  楚维琳回过神来,本不好意思将这些夫妻情感表露出来,可看老祖宗那关心的模样,晓得她最爱听的便是他们夫妻和睦,到底还是点了点头:“是啊,不晓得爷一个人在金州怎么样了。”

  老祖宗执起酒盏,浅浅抿了一口,叹道:“老婆子也想他,这么多孙儿里头,老婆子最喜欢他,他是最最像他祖父的。见不到郁昀,心有遗憾……”

  楚维琳怔怔望着老祖宗,那股子遗憾之情浓浓卷来,连她都不知不觉跟着悲伤起来。

  深吸了一口气,楚维琳挤出笑容,道:“老祖宗,还有霖哥儿和琰哥儿在您跟前。”

  老祖宗闻言,温柔地看了看两个曾孙儿,又望着逗着晟哥儿和妙姐儿玩的聆姐儿,岚姐儿坐在一旁,低声细语与卢氏说着话,这样的场面让她舒心不少,点了点头:“是啊,都在跟前,老婆子心满意足。”

  老祖宗到底上了年纪,守夜时有些吃不消,过了子时便睡下了。

  正月初一,外命妇入宫给帝后磕头,老祖宗没有睡多久,便起来梳洗更衣,按品着装。

  柳氏站在外头,等老祖宗准备妥当了,一道进宫去了。

  宫中设宴,老祖宗陪着太后娘娘饮了几杯,实在困乏,叫太后留在宫中歇了午觉,傍晚时才回府来。

  柳氏和楚维琳一道伺候了老祖宗更衣,道:“小皇子也是个小大人了,别看年纪比其他皇子差了一截,可举止谈吐也是有模有样的,我这个当姨母的瞧在眼里,当真是欢喜的紧。”

  楚维琳笑着应了几句。

  柳氏眉飞色舞,小皇子是她和柳贤妃的希望,她满心都盼着小皇子好,说完了小皇子,又说常府:“说起来,外头看我们还是荣耀的,其他人哪能在慈惠宫里歇午觉,也就是老祖宗有这个体面。对了,上元宫中设宴,太后娘娘的意思,让老祖宗去赴宴。”L

  ☆、第三百五十八章 求仁(一)

  上元佳节,宫中设宴,能占一席之地的具是皇亲国戚。

  以老祖宗的身份,能列席倒也不叫人意外,只是自打大赵氏出事之后,老祖宗这些年几乎没有在上元时入宫了。

  一来二去的,有人说是老祖宗身子骨欠妥,不愿意在热闹时去扫兴,也有人说常府不比从前,大抵是与圣上、太后疏远了些。

  这些话,柳氏听在耳朵里,心中是不舒坦的,柳家到底基石不够稳,要扶起一个小皇子还需要许多助力,这其中常家的力量必不可少,若常家失了圣宠,柳氏与柳贤妃才是芝麻与西瓜都丢得一干二净,小皇子的未来没了着落,也不能再替柳思璐复仇。

  而今日入宫,见太后与老祖宗相谈甚欢,甚至是让老祖宗留在慈惠宫中歇息醒酒,柳氏悬着的心落下不少。

  楚维琳含笑听柳氏说完,看了一眼面露疲惫的老祖宗,柔声与柳氏道:“那真是好事。不知这个年里,宫里还赐戏吗?”

  “怎么不赐?”柳氏扬了扬唇角,“老祖宗太听戏,京里人人都知道,已经定下了,戏班子初五进府,唱到十二。”

  这倒是一切如常的,楚维琳颔首:“既如此,我便与大嫂说一声,也好安排妥当了。”

  段嬷嬷扶着老祖宗睡了,柳氏还要与楚维琳说什么,便有媳妇子来寻她说事体,便匆匆去了。

  楚维琳空闲下来,小声和几个丫鬟说着玩笑话。

  老祖宗睡到晚饭前才起身,却依旧精神不济。

  常恒翰放心不下,关心问了几句。

  老祖宗摆了摆手:“不碍事的,就是年纪大了。熬不得夜了,这才一日不规律些,就浑身无力。白日里怎么歇啊,都比不过夜里睡得踏实。你们不用挂心,我今夜歇好了,明日便精神了。”

  常恒翰几兄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他们虽未到了老祖宗的年纪。可也已经过了半辈子了,自知如今的身体与年轻时根本不可同日而语,当年是接连几日不睡都依旧生龙活虎。现今是熬一晚就不自在了,听老祖宗说得在理,便也安心了。

  大年初二,是出嫁的媳妇们回娘家的日子。

  楚维琳与楚伦歆商量好了。一道回了楚家。

  远远瞧见楚伦煜,楚维琳不由加快了脚步。到了父亲跟前才站住了。

  她已经出嫁了,再不能像小时候一般,扑到父亲怀中撒娇,可只是抬头看着楚伦煜。楚维琳就觉得安心踏实。

  楚伦煜仔仔细细看了看女儿,笑着道:“这一趟回来,倒是辛苦你了。”

第三百章 官司(四)325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佞妆章节列表在线阅读+番外章节

正文卷

佞妆章节列表在线阅读+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