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处置239
无法改变现在的规则,那就将自己的坚持熔炼在这个世界的规则中。哪怕,这种蜕变过程让他苦痛无比。
唐子溪每天处理公文之余,关注着师弟的状态,看着他在愧疚痛苦之中煎熬,反复经受诘问。
这种适应性无关教育环境,所有心存善念之人在看到无辜者受到牵连落罪时都会心生不忍。此时此刻所有宽慰皆是虚言,唯有自己方能堪破。
随着名单上的人一个接一个处置,时柯逐渐蜕变成合格的布政使。
他进一步打击收拢边关豪强势力,扎格和锦衣卫连夜计算家产和田地。驻守边关的其他将士颇为眼馋,和时柯交涉。
守将们出人出力,时柯规划好区域,能往自己手里扒拉多少屯田和产业,全靠你们派来的人才使出多少能耐。
只定死一条规矩,不能违法乱纪,否则一律按军规处置。
其实这和在上林县开展的靖海活动一样,能拿多少东西看各自出多少力,有锦衣卫和荣亲王在背后盯着,自然不会太过分。
放开这部分权限,时柯开始行使属于布政使的另外一项权利。
他全然不顾及朝中攻讦,这些事自有同窗和诸位大人考虑,毕竟平衡朝堂是掌权者的拿手好戏。
按照边关情形,时柯先提拔部分能臣干将,又计划用考试摸排边关的人才情况。
后者最少要给半个月的准备期,他要给人腾出赶路的时间,还要安排衣食住行四大基础问题。
冬日考核人才,比之其他季节,更为艰难。此事延后,先用部分提拔上来的人和锦衣卫充当衙门官吏,待之后人力充足再更换。
驱使这些人干实事的原因有二,一是上头命令,二是时柯按照提成绩效发钱奖励。
也不说是俸禄,而是炭火钱。
借助这一事情,时柯凶悍的名声越发响亮。
现如今谁不知边关十二城内新来的布政使最为铁血,抄家刮掉三成地皮,连墙都给扒了干净!
时柯听到这话嘴角抽搐,他是下令的,又不是干活的!
这锅怎么能落在他头上?
再者,那家人根本就是把金子熔炼成金砖砌在墙内,锦衣卫抓人时不小心损坏了墙,发现墙的质量不对劲,这才扒了干净。
总之,这锅他不背。
经由此事,边关将士见了布政使也敢往前凑。
时柯这人吧,他比荣亲王好说话,不会一言不合抽人,不像是赵毅看人都带眼刀子,也不像唐子溪端着狐狸笑容整天神出鬼没抓违反军纪的。
而且,这是个大财神,送真金白银和粮食的那种。
钱粮诱惑在前,是个带兵的就要去他身边凑个眼熟,以后批粮草的好说话啊!
但在锦衣卫和唐子溪的重重看护下,倒也没多少人私底下见过布政使。
边关的第一波动荡在雷厉风行之下安稳度过。
时柯还未来得及见过边关总兵、燕文帝名下的大皇子、大燕的荣亲王、名义上他的堂兄,一则消息震惊边关。
——宫中惊变,圣上生死不明!
大皇子带精兵连夜奔赴皇宫,边关诸多事宜交由驻兵和新上任的布政使按察使决策。
事关燕文帝安危,赵毅一同出发,临走之前,时柯只道,“你尽管去。”
现如今,他不是当年手无寸铁,只能依靠锦衣卫活下去的时举人。身为封疆大吏,掌握边关十二城行政与财政大权的布政使,有的是人可供驱使。
再不济,边关的锦衣卫所还要协助他调查屯田之事,在关键时刻,可行非常之事。借着锦衣卫和唐子溪的关系,他尽可以保全自己。
孙恒源和扎格能在边关扎根,自然不是吃素的。
所以,你尽管去。
赵毅回望一眼,策马飞奔入雪山。
时值凛冬,飞雪模糊了天地边界,他与唐子溪与城楼上目送他们远去。犹如回巢的飞鸟,略过天际,留下剪影。
待剪影消散后,二人面色如常下去,路上,两人探讨着剩下的公文该如何分。
“屯田交还边关驻军。”时柯说着说着有些迟疑,连带眉头紧紧皱上,又摇头叹气。
唐子溪瞧四下无人,不必顾忌隔墙有耳,叫他只管说,“前些日子看你处事利落,还以为你成长颇多,不必担心再被人欺负了去。几日不见,怎么还是这性子?”
时柯苦笑,“师兄别取笑我了。”
自家人知自家事,他都不知道这些日子如何熬过来,如何誊写名单,又是如何下令满门抄斩的。
“师弟是在考虑武器之事。”说到这里,时柯话匣子开了。
唐子溪见此,连忙拉着人上了马车。他可还记得小师弟身子骨有多弱,每次见面都捧着汤婆子,屋里点着炭火,赵指挥使穿一身单衣,小师弟披着裘衣坐在床上,脸色苍白。
二人掀起帘子钻进车厢,热气迎面扑来,时柯喝了口热茶暖身,又挑起话头。
“眼下出此变故。”时柯话中难掩凝重,“屯田一事不知会不会再起波澜,但有人显然不会就此罢休。”
草原上的邻居,剑南道的邻居,暗中搅弄风云的敌人。在不清楚燕文帝安危之时,一切来自外界的风吹草动都要防备。
尤其是……剑南道,若真有一日,时柯倒是很想去问晋南王一句,他心中是否有愧。念头转瞬即逝,想也知道这人心理扭曲,连枕边人都不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