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番外
突然间,远处驶来的车灯穿破夜色雨幕,猛然照亮了郑亭林的身影。
闭眼。
车在她身旁安全停下。
车门打开,一把透明的伞撑到了她头顶。
郑亭林眼睫毛颤动了一下,缓慢地睁开眼。
傅令君出现在她面前,唇角微弯,语气温和:“我们一起回家。”
郑亭林凝视着她,伸手握住伞柄,手掌覆上了她冰凉的手背,眉眼带笑:“好。”
家就是两人在一起的地方。
仿佛有小提琴音缭绕,雨水和着韵律落地,许过的愿望一路生花。[1]
风声渐弱,厚重积云的夹缝中依旧有星辰明亮闪烁,载着两人的车辆驶向远方,她们一起走进了这个良夜。
【正文完】
作者有话要说:
[1]最后一句来自歌词《一路生花》
倒计时这么久,终于写完啦呜呜,番外我再努努力~
感谢这一路的支持与陪伴,永远爱你们!专栏预收有感兴趣的可以收藏一下,虽然不知道何年何月开。
感谢在2022-06-24 22:27:05~2022-06-26 02:56:05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卡萨布兰卡 30瓶;言越 10瓶;离百城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94章 番外
四年后的盛夏。
丹州阳光明媚,傅令君从阴冷密闭的实验室出来,同事问她要不要一起去庆祝聚餐。
“不了,谢谢。”傅令君看了眼时间,向对方解释,“我要去柯林斯一趟。”
另外几名同事见状打趣笑:“果然吧,傅博士肯定要去接她女友的。”
傅令君无声轻笑,在众人揶揄声中出门去了停车场。
又是一年毕业季,傅令君比预想还要快地拿到了林顿物理学博士学位,并顺利入职林顿高研院,成为助理研究员。
这几年里,郑亭林声名大噪,在夺下帕格尼尼金奖后,又在四年一次的伊丽莎白王后音乐比赛中夺魁,登上华盛顿日报和弦乐杂志,国内外邀约不断。
这会儿,拍完毕业照的郑亭林搬出了没住多久的宿舍,回到了傅令君的公寓。
傅令君一进门,就看到了一地混乱的行李。
除了行李箱和琴盒,还有一摞一摞的琴谱和唱片,堆得快没地落脚。
郑亭林盘腿坐在地上,闻声抬头,立马委屈道:“我东西放不下了。”
傅令君无奈笑:“再买一个书柜吧。”
她的书籍和纸质文献一点儿不比郑亭林少,几年下来,这间公寓快成了纸页的海洋,随处可见草稿纸、文献页和五线谱。
“搬家真累。”郑亭林伸腰感慨一句,垂下手臂时叹气,“怀念斯坦威琴房的第一天。”
柯林斯的学生服务可谓无微不至,毕业后,郑亭林再找不到能够媲美母校的公共琴房。
“新家设计了一个专业琴房,搬过去后再买架斯坦威。”傅令君弯腰收拾起地上零散的琴谱,捡起来搁好,“下个月就能装修好了。”
她们一起在红枫镇买了一幢带花园的小别墅,离林顿大学只有二十分钟的车程。
郑亭林习惯了丹州的生活节奏,欣然同意在此旅居,美滋滋地畅想:“说不定我还能成为柯林斯的老师呢。”
柯林斯聘用的老师无一例外都是业内顶尖专家,除了教学,平时也少不了音乐会演奏邀请。
傅令君笑:“等你年纪再大点,校方就主动请你去教学了。”
郑亭林从行李箱拿出橘猫公仔,抱着它愉悦地笑起来。
毕业对她们两人来说,只是一段路程的标注,并不影响早已展开的职业道路,甚至可以说完全解开了束缚两人的绑带。
自此,她们成为了真正的社会人。
对一些人而言,毕业也标志着成家立业的开始。
几天后,傅令君收到了一位本科同学的结婚请柬,她本来不打算去,然而被郑亭林看到,闹着要一起去恭贺。
“你对婚礼很感兴趣?”傅令君侧头,含笑问道。
郑亭林无比自然:“那当然,我还没怎么参加过丹州婚礼呢。”
红枫镇都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酒吧派对多的是,婚礼教堂就冷清多了。
“你想结婚吗?”傅令君忽地问。
郑亭林抬头,看着她,莞尔一笑:“你这算求婚吗?”
傅令君轻轻摇头:“这是我的试探。”
郑亭林乐不可支,傅令君重复问:“我想知道,你期待一场婚礼吗?”
在此之前,傅令君想过这个问题,丹州的结婚注册相当简单,美国的同性婚姻法案早已通过,两人也已经过了法定婚龄,婚姻登记没有国籍限制,找位证婚人签字后去注册就能完成。
“你呢?”郑亭林把问题抛了回来,“你想要吗?”
傅令君对婚姻的看法和大多数人不同。
她并不能理解靠法律绑定的亲密关系,甚至在遇见郑亭林之前,她连一个人努力追求一个人的行为都无法理解。
常有人说,傅令君天性冷淡,缺乏情绪。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郑亭林也是这样认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