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真诚面对自己的爱

  陆行州没有再住院,他一向不喜欢医院里满是消毒水的味道,何况,李校长八十四岁寿辰将近,作为这些年受过诸多照拂的晚辈,陆行州于情于理,也得需前去拜访。

  但李校长其实并不是一个喜欢热闹的人,他的生日甚至鲜少有人知道。

  这位一辈子沉浸学术领域的老教授零八年退休,随女儿定居南方六年,后来女儿因病去世,他才又回到了北城。

  李校长现在住的地方依旧是学校的老家属区,屋子保留了他女儿生前贴着大半个墙壁海报的卧室,也保留了他妻子堆满学术报告的书房,几十年的屋龄,连外侧缠绕的爬山虎也透着一股老旧的气息,可是到了春天,它们却并不萎靡,依然能够奇迹似的重新焕发生机。

  李校长一生坎坷,前半辈子挣扎于文/革洪流之中,中年送走妻子,老年送走女儿,如今他也在等待离开,但他并不觉得孤苦,因为在他看来,自己只是在等待一个回家的日子。

  陆行州脱下皮鞋走进房里,负责李校长饮食起居的阿姨不知什么时候换成了一个小姑娘。

  小姑娘还很年轻,皮肤晶莹剔透,看见陆行州时,脸上的红晕像是能从身体里头渗出来。

  她弯腰给陆行州拿出客人用的拖鞋,小心翼翼,只是陆行州四十八码的脚,难免还是露出可一整个脚后跟在外头。

  于是她轻声道歉,说话间连耳朵根也红了起来:“对不起,家里来的人少,只有这么大的鞋子。”

  陆行州挥手表示不用在意,房子里的木地板其实几年前才翻新过,踩着并不凉,而且家里提前开了暖气。

  房子倒是和十几年前一个样,摆放的书籍很多,显得有些杂乱,进门转个面就是厨房,窗户打开,能看见对面人家挂在晾衣线上的内衣、短裤、小肚兜。

  李文瀚早些时候喜欢翘着二郎腿向陆行州抱怨,他说:“我这个二爷爷,平日里的工资都捐去给了山区的孩子,自己却不知搬个好些的屋子,他那个破地方八面透风,只有到夏天还算有点乐趣,大半夜的,兴许能见到几个对门儿不穿衣服的姑娘。”

  陆行州那时看向他目光有些复杂,因为他想到李校长对门住的是法学院的廖教授,他的两个女儿身材孔武有力,浓眉厚唇,年过四十依然是处女。

  可是如今,廖教授也搬走了。

  陆行州将带来的补品放在墙边,手里拿着的,是上星期托人从香港拍卖回来的老瓷杯。

  李校长半生好茶,拄着杖出来,眼神挺好,看见陆行州手上的盒子,不禁好奇地问:“呵,你这是给我带来了哪里的稀奇玩意?”

  陆行州低眉坐下,打开手里的盒子,漫不经心地回答:“不是什么稀奇东西,知道您这里好茶太多,所以就顺手带了个杯子过来。”

  说是顺手,其实陆行州花了心思,三百二十万港币拍下来,为的就只是投李校长这唯一的一点喜好。

  李乾泽戴上眼镜,拿过包装盒中的茶杯,神情专注,许久之后,点头称赞道:“不错,是个好东西,虽然有修复的痕迹,但这崩釉看着的确难得。”

  说完,他又招手喊来身后的小姑娘,让她把屋里放在桌上的那副画拿出来。

  陆行州看着递到自己手上的画,没有说话。

  李乾泽于是轻笑两声,倒是自己先开口了:“这幅画是前两年我一个老友来看我时送的,他年初去见了主席,我看着实在心烦,你不如拿去。”

  李乾泽能称得上好友的人不多,大都是些大家。

  他或许知道陆行州会带着礼物过来,所以便提早准备了回礼。

  陆行州点头道谢。

  身后的电话恰巧响起,李校长于是也没有再说话,慢步走过去。

  陆行州环顾四周,看见厨房里弯腰收拾地上水迹的小姑娘,走过去问:“家里的槽子漏水?”

  小姑娘没敢抬头看他,只勾着脖子小心点点头,站起来将抹布里的手挤在一旁的水槽里,轻声回答:“前段时间已经请了几个师傅上门,只是还漏着,他们说,老房子总归有这些毛病,平时还是得自己多擦擦。”

  陆行州听见她的话,没有多问,只是捋起衬衫的袖子往水槽边上走,蹲下身钻进水槽下方的柜子,伸手扭动管子上端的接触口。

  小姑娘有些惊讶,她像是没有意识到,陆行州这样的人物竟也有这样的一面,在她眼中,陆行州是高高站立在云端上的人,勿食人间烟火,十指不沾阳春水,当然更不会触摸这些污秽的东西。

  陆行州却没有发现小姑娘心中的讶异,他问她要了个电筒,小姑娘紧张极了,四处寻找,最终只递给他一根蜡烛。

  陆行州仰着脑袋,手举那根蜡烛艰难地看了一阵,有一刻,他感觉自己神似普罗米修斯。

  蜡烛融化的油顺着烛身滴在他细长的手指上,灼热而敏感,他镇定自若,吹熄烛火,勾着身子出来,语气平静地告诉她:“这不是管子的问题,八字门和编织管都能用,是上面的龙头老化,下午我让人送一个好些的龙头过来。”

  小姑娘看着他于是更加惊讶了,轻声感叹,连眼睛都变得格外明亮:“陆教授,您可比那些师傅厉害多了,他们每个星期上门,换了三四根管子都没有用呢。”

  她语气真诚,像是陆行州的身份一瞬间从知识渊博的学者转变为了那些摸摸你的手就能知道屁股上有几颗痣的秃头老和尚。

  陆行州接过她递来的毛巾,并没有过多的解释,只是说:“现在有些师傅不本分,时不时换一根管子当然比换个龙头更赚钱一些,以后如果再出现这种事情,就告诉我。”

  小姑娘匆匆点头,眼睛望向陆行州,声音开始变得轻甜:“那,我们,要不要,加,加个微信?”

  陆行州低头洗手,脸上没有格外的表情:“不了,我不弄那些东西,校长有我的电话。”

  小姑娘于是又低下头去,她眨巴眨巴眼睛,终于伸手扯扯陆行州的衣角,小声开口道:“那好吧,校长的电话说完了,你快过去,这里我来收拾就好。”

  陆行州并不习惯旁人的靠近,于是退开半步,也点头答好,擦干手上的水,便重新走回到客厅坐下。

  李校长此时已经取下脸上的眼镜,他将面前一早泡好的大红袍推过去,轻声说到:“刚才是文翰小子打来的电话,难得他还记得我的生日,哦,对了,他知道你在这里,也跟我说了一些你的事情。”

  说完,他抬手喝下一口茶,继续开口道:“行州,不瞒你说,起初我知道你要来,本是想将阮阮介绍给你的,就是现在照顾我这个丫头,她是我母亲那边的孩子,从小城市来,心思比较单纯,适合咱们这种做学术的人,不过,你现在既然已经找到合适的对象,那我也就不用多操心了,只是不知道,你看中的那个丫头是研究哪方面的?”

  李校长觉得陆行州平日里不解风情,除去工作中的接触很难会对普通姑娘产生格外的感情。

  陆行州拿起桌上的大红袍,他平日里偏爱绿茶的沁香,所以此时只小抿了一口,十分平淡地回答:“她不是做研究的,平时写些东西,是个作家。”

  李校长恍然大悟,顿觉这样的两个人也很是般配。

  于是俯身,拿起桌上的半块枣糕塞进嘴里,低声笑问:“那你是怎么喜欢上她的?”

  陆行州沉默一瞬,语言精简而迟缓:“她…喜欢我,我觉得她很好。”

  李校长坐在原地,将陆行州的话放在心中咀嚼了一遍,摇头笑出声来:“你这臭小子,明明是喜欢的人家,偏要说人家喜欢你。”

  陆行州抬起头来,脸上显得不解:“您觉得,我…喜欢她?”

  李校长放下手里的茶杯,低声反问:“这是自然,你总不会以为,自己想和她在一起,只是因为她喜欢你,或者说她投了你的缘分?”

  陆行州的确是秉持着这样的心思,人生没了爱欲,可生活总还是得继续。

  李校长于是拿过桌旁的画卷,拆开那卷外的红绳,面色平静地开口道:“行州啊,你是我看着长大的,你的性子老头子我虽不能说摸得全透,但我也知道,如果你不喜欢一个人,那么她即便待你再是情深,你也不会动一丁半点的歪心思,说到底,你并不是一个热衷于回报的人呐。”

  陆行州低头看向桌面,目光紧随画卷,沉默半刻,免不得也说出了一些自己的想法:“我其实在十九岁回枣村的时候,曾经有见到过她,不,其实是单方地看见她。她那时候在屋外的凉棚洗澡,我…我有些忘不了。所以我想,我们能在十几年后再见,总归是有缘分的。”

  李校长点头表示了然,他摊开手里的画卷,微笑地指给陆行州看:“行州,我记得我很早之前告诉过你,这种卷轴类型的古画不能像那些俗气的博物馆一样大肆摊开地看,得像这样捧在手里,一边读一边打开,这样我们才能在看的同时保持最大的无限性,才会格外期待下一轴的风景。这道理,其实就和我们自己的故事一样,经历过的在心里,未来的一切永远在路上。”

  说完,他又指向那画上一对举伞互相对望的年轻男女,缓慢地开口道:“你和那丫头年轻时有缘见过,这是好的故事,可如果你不直面自己的感情,不去承认心中的爱意,那么这个故事很难有一个好的结局,即便有一天你们真的结婚了,于她,于你,还是很难在心里有一份安定。”

  他说完,继续摊开手中的画卷,只见那画中的女人原来是待嫁的新娘,身后是大红的喜轿,望的只是有缘无分的情郎,所以他说:“行州,喜欢一个人并不可怕,将自己的爱恨交付给另一个人也并不可怕,你觉得你与她有缘,但你也要知道,缘来则去,缘聚则散,作为男人,万事只求缘分却不去努力,这只是懦夫的做法。”

  陆行州思考一时,不禁低声发问:“但佛劝人圆融通达,世间爱意常生忧虑,爱欲嗔痴虽然动人,但如果过于沉迷爱情,难道不会唤起我们心中各种自私虚妄的情绪?”

  李校长于是重新将手里的长画卷起,他看着眼前陆行州的脸,声音平静而舒缓:“你只知爱意常生忧虑,却不知爱意同样可以让人看清自己,一切自知,一切心知,月有盈缺,潮有涨落,与有情人,做快乐事,即使心有忧患,可那愉悦的部分却也不失为人生中笃定的幸运。”

  陆行州看着李校长手里一点点闭合的画卷,心中思绪万千。

  两人沉默一瞬,李校长又拿来身边的一本外文书,重新开口道:“我年轻时喜欢读一些俄文书,那时候有这么一阵风气,在普通大学生眼里,这是再时尚不过的事情,前些日子我正好也翻了一本出来,重新回顾,其实书里的东西大多忘得零零碎碎了,但现在想起来,当年我们追捧的,归根结底,无非只有三个字——为人生。行州,你读过很多书,但你也读过太多的书,你并不是心中无爱,你小时候甚至是一个很贴心的孩子,你只是畏惧承认它们的存在。”

  陆行州小时候有些内向,那时李校长摸着他的头,告诉自己最为得意的女学生,他说:“林潼,你这个儿子生得通透,长大以后,一定很有出息,只是不要被书耽误了人生,也要让他多去接触现实中的乐趣。”

  李校长见陆行州没有回答,也不觉得烦闷,反而笑着开口,脸上带着顽童似的调皮,有如老友一般亲密:“我刚刚工作那会儿,也有过许多别扭的想法,直到遇见了我太太,才开始变得成熟,稍显稳重。现在我八十四岁,不能说堪得破,但也算有一些自己的想法。我总觉得人生在世,畏惧并不是一个好东西,就拿我身边的许多后辈来说,我的大侄女儿今年迈入四十岁大关,因为畏惧衰老,开始在自己的脸上挥“刀”动“枪”,上月再见到她时,已经完全看不出一点儿时的灵气。而我的小侄子,因为畏惧失去地位、失去财富,五十五岁的人了,依然放不下名利,勾心斗角、长袖善舞,时不时来找我,总有些别的企图,让人实在喜欢不来。他的妻子也是个可怜人,因为畏惧失去婚姻,所以盲目忍让、对一切背叛视而不见,现在得了个抑郁症的毛病,前些日子又进了医院。行州,我说过,你是个通透的孩子,但也正因为这样,你会比普通人更容易畏惧现实,我不希望你错过一个难得喜欢的人,或是在多年之后徒生感叹,觉得这寥寥一生,竟然没有做过真正的自己。人生总有很多晦涩的道理,说出来容易,做起来未必可行,我只是希望,你不要畏惧内心的感情,至少,你可以一点点学着,坦然地、真诚地面对自己的爱人。”

第21章 真诚面对自己的爱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这位家长请不要帮孩子写作业最新章节+番外章节

正文卷

这位家长请不要帮孩子写作业最新章节+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