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回养蜂夹道收拾了几样东西,带着燕小进往雍亲王府上告了别,又去弘慈广济寺上进了平安香,才一路往太妃陵上去。燕小进一路上嘀咕,“爷,所说万岁爷让低调行事,但您好歹是位皇子,怎么都不回端本宫寻两件好衣裳穿,就这么两身换洗的粗布衣裳,马也是马行的次等货,若不是您相貌堂堂,不需这些身外物来衬托,岂不叫人看扁了去?”
胤祥瞧了他一眼,“这回去江南是秘密行事,若是穿着绫罗绸缎扮作皇子派头,那些官员必定拿话搪塞,还能问出什么实情来?”
燕小进恍然大悟,又问,“那咱们这出了京城,一路上马不停蹄的,离敏妃娘娘忌日尚有几日,爷又何必这么急呢?”
胤祥眉头一挑,有时候这燕小进十分精明可靠,有时候又问出这种话来,简直叫他怀疑这小子是不是在揣着明白装糊涂了。
还能因为什么,自然是急着去找他的福晋啊。
“明知故问,”他哼笑一声,扬起皮鞭策马在前,“咱们走陆路,必然比水路要快,只是耽搁了快一月功夫,自然追赶不上,她虽能照顾好自己,但是有些话我也急着要同她说….前方是出京的第一处驿站,我先去问声有没有江南消息,你去附近集市买点吃食,换些碎散银两。”
“碎银子?”燕小进摸了摸十三爷扔过来的粗布口袋,摸出两大块银锭子,明白了,“爷这是要扮作穷苦商人入江南啊?“
胤祥已经走远了,回过头顶着春光一笑,“你路上无聊,不如想想咱们扮作什么来历的人。”
天色暗下去,燕小进拎着一大包饽饽踏进驿站的时候,胤祥正坐在灯下沉思。
“爷,想什么呢?”燕小进将一口袋碎银屑搁在桌上,“江南没有新消息,不仅是织造局,我也问了有无福晋那样容貌的女子。”
灯下人收回眸光,燕小进忙又掏出两个饽饽递给他,“比不上京城里的,爷就着小菜凑合吃
吧。〃
胤祥点头,撕下一块干硬的饽饽,在灯下晃了晃。
他心里笃定妙玉是因为姑苏常姑娘的事情而离开的,既然有心结,那么他相信她一定就在姑苏。然而从京城到姑苏,中途绕去景陵,再怎么快马加鞭,也要三天三夜,万一去了江南其他城市,他还得一座一座地翻找过来。
还有万岁爷让他查的织造局贪污案,也是一桩不容许他再出错的大事。
这两块大石头沉沉搁在他心头,可这温软的晚春夜色中,胤祥脑海中却不明所以地升起一个念
头。
妙玉此时在哪儿,在做些什么呢?她这样贪吃的性子,今夜可吃上什么好东西了?
第71章
姑苏的暮春总有下不完的雨。
黄梅时节,凌波不过横塘路,客栈临着月桥,花院里一窗一户都带着江南独有的清雅,天上云层聚来散去,稀薄的灰白色,像碗清粥一样,滴落下来的雨水便带了几分温热。
妙玉抱着手臂站在穿堂下面,绿杯收了伞走进来,陪她一起看屋檐下的雨滴,“福.……主子,我吩咐客栈厨房做了面,果然还是咱们姑苏讲究,光浇头就有蟹黄虾仁、焖肉、爆鱼和笋干煸肉丝四种,还有去年秋天的鸡头米,放在地窖冰鉴里存着的……”
“随便对付两口就行。”妙玉转过脸来,大片的绿影映入她眼底,她看起来兴味索然,声气里带着叫绿杯不明就里的冷淡。
绿杯忍不住挠着头发问,“主子,你先前不是说,给贾府老太太看病,让我第二天回养蜂夹道传个口信的么,怎地又变了主意,既不叫我去传信,又马不停蹄地回姑苏来,还叫宝二爷、林姑娘都瞒着十三爷呢?这会十三爷必定急坏了。”
妙玉垂下眼,伸手去探那白线一样往下落的雨滴,“我看太医院给史老太太开的药方子,需要一味活血清淤的雪莲梅瑰,我虽不精于药理,也知这雪莲梅瑰十分难得,只有西南瑞丽大理一带才有,可是我翻开那药包的时候,却发现纸贴上写的是横塘张氏。”
“张氏……”绿杯蹙眉想了半天,想不到身边哪个人姓张。
妙玉半眯起眼,“是张姨娘,就是那个害得我生母病故,将我赶出常家的姨娘。”
绿杯有些惊讶地捂了嘴,其实她是妙玉离开常家、入玄墓蟠香寺后在路边捡来的流浪儿,对常家的那些故事称不上了解,只是这些年听过几回,妙玉对往事总是淡淡的,不大爱议论的样子,她便也不好多追问。
“我随师父在玄墓蟠香时修行时,也曾听人提起过,常知府.…….也就是我的亲爹退下来之后,从山塘街常宅搬到了横塘,就在客栈出门往东的两条街上。”妙玉的声音里几乎听不出任何感情。
“姑娘要去会一会那个张氏么?”绿杯有些摸不透自家主子的想法,“等十三爷解了圈禁,以福晋的身份去,岂不是更能压他们一头?”
妙玉却摇了摇头,“你傻啊,十三福晋是兆佳马尔汉尚书的养女,怎么能与一个汉臣家早逝的姑娘扯上关系?倘若传到宫里,可吃不了兜着走。”
绿杯喃喃道:“是我疏漏了…..只是就这么撇下十三爷.….”
“唉,实话告诉他应当无妨,”妙玉其实很期待看见胤祥得知她就是常姑娘那一刻的神色,“只是他的眼神也太不好使了,都这么久了,还没发现我的真实身份,可不得叫他急一回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