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上临二

  烛芳垂下脑袋。

  “刘介。”她突然喊他。

  “嗯,怎么了?”

  她稍稍抬起一点眼眸,迟疑地朝他勾勾手指头。

  刘介微一挑眉,猜不准她要做什么,不过人也顺从地朝她靠近些。他只站定,还不待开口再问什么,烛芳已经扑了上来。她双手扶着他肩膀,脚尖踮起,飞快地在他左脸颊上亲了一口。

  微弱的声响很快消散在空气间。

  亲人的和被亲的一瞬间都有些怔神,只懂愣愣地看着对方。

  烛芳眼睛几眨,好容易缓过神,仿佛对自己先前的冲动之举感到难为情极了,双手捂着脸便背过身去。

  她从前看的话本子虽多,可这么明目张胆地对一个男人“动手动脚”还是头一遭,简直是被冲昏了头。一点都不矜持、不自重。脸埋在双手掌心里,她也不知道是脸的温度更烫些还是手心的温度更烫些。

  “烛芳……”

  “你不许说话!”她闻得声音便匆匆忙忙打断他,生怕他下一刻就说出不喜欢她的话来。

  可刘介不知何时已经绕到她跟前,握住她手腕想要叫她挪开,却又不敢使力,只好微微叹气道,“松松手,会闷着的。”

  烛芳还是埋着一张脸。

  “这么羞,方才胆子还那么大?”

  烛芳听他声音都染上一层笑意,更觉窘然,正想再度出声叫他不要说话,便觉人已经被他按到怀里,他的声音接着从头顶传来,“我看不着你了,把手松开吧。”

  好似是真的。

  她裂开一条手指缝,跟着才慢慢垂下手。

  “耳朵都红了。”他慢悠悠道。

  烛芳身体一僵,脸整个埋进他颈下,叫他彻底看不见自己。

  刘介仿似是笑了,笑得烛芳心里没底。

  她闷声闷气地问,“你笑什么?”又连忙制止他,“算了我不想听。”

  刘介也果真没再说话。她感觉他的手指有一搭没一搭地扫着她的后颈,掠起稍稍痒意。两个人静默不言好半晌,烛芳平复大半才又道,“我现在想听了。”

  刘介好整以暇地,“烛芳先前有未婚夫婿?”

  “是,是呀。”

  “那未婚夫婿不喜欢烛芳?”

  “嗯。”她想了想补充,“但我也不喜欢他。”

  “我方才在想,幸得烛芳那未婚夫婿眼神不好,也幸得烛芳眼神好。”

  “你怎么会说这些话的?”烛芳热意已降下稍许的耳根又有升温的趋势,“我看的书也不算少,却一本也没有教人说这些话的。”

  “都是真心话,哪里需要人教?”他淡淡定定地,双指指背探了探她脸颊,“倒也不是很烫。管事应当备好菜了,我们过去吧。”

  亏得他也没再提起先前的事。

  两个人到达厅堂时,管事果真已经把菜摆满了桌案。色泽与香味皆是诱人,有许多道都是烛芳先前未曾见过的。

  刘介上前拎起一盏白瓷壶,开壶盖放在鼻子底下闻了闻,而后把瓷壶递给那老管事,“换成茶。”

  管事先是一愣,继而唯唯诺诺应一声,接过瓷壶退下。

  “那壶里是……”

  “酒。”他道,“唤作‘清辉’,是这酒庄里最烈的酒。”

  “清辉。”她念一遍,被勾起兴趣,“为什么叫这个名字?”

  “笑揽清溪月,清辉不厌多。”

  “竟然是一首诗。”烛芳思量顷刻,“我想尝尝。”

  他觉得好笑,“就因为那酒的名字?”

  “怎么?”她反问。

  “尝尝可以,先吃饭。”

  烛芳没意见。刘介挺讲信用,用过饭后果然给她倒了一小杯“清辉”酒,推到她跟前时还叮嘱一句,“不要喝太急。”

  “我知道的。”烛芳应着端起酒杯,沾了一小口。

  白酒沾唇入喉,又苦又辛辣,刺得她眉头都不由自主地蹙起来。

  “难喝。”烛芳不明白怎么会有人喜欢这种味道,于是她放下酒杯,不再想尝。

  -

  烛芳在软榻上睡了一个下午。

  醒过来时刘介已不在旁侧看书,她掀开薄被,穿好鞋子,四处张望一圈,仍然没见着刘介的身影。

  呆坐好一会,她整好衣服起身,推开房门。

  门前庭中栽着一棵银杏树,正值夏暮,银杏叶尚未变黄,绿油油一片,随着微风拂动,荡起层层涟漪。

  她瞧见了刘介。

  刘介正坐在树底下的青石凳上,手里握着一盏白瓷杯。而坐在他对面的,则是一个年轻的身着道袍的男子。两个人不时交谈,皆是闲适。

  那大约是他在上临城的朋友。烛芳一时间踯躅在原地,也不知该不该上前打扰。

  倒是刘介侧眸看见了她。这回换成他朝她勾手指头。

  真是天道好轮回,她禁不住发散想。

  他们仿佛喝的是酒,烛芳坐过去后刘介并没有给她倒,只是把一盘枣子推到她面前。

  “烛芳。”刘介简单地做了介绍,“那是青城掌门的三弟子,俗名唤钟离靖。”

  石桌对面被介绍到的道袍男子没什么表情地朝她微微颔首算是表示。

  烛芳抓住两个关键词,思考须臾只问出第一个来,“青城?青城山?”

  “不错。”刘介笑着摩挲一会儿瓷杯,“是修道的地方,俗世都叫他们‘仙人’。”

  修道者烛芳还算熟,毕竟天庭也有神仙是凡人经过修道飞升上来的。

  “真厉害。”她望着道袍男子真心实意道。相比于天生神胎,凡人修道一途实则更为漫长艰辛。

  那唤作“钟离靖”的道袍男子依旧表情起伏不大,“入俗世与入道皆是修行,各有选择而已,说不上厉害不厉害。”

  虽烛芳的“厉害”不是他理解的意思,可她还是觉得他的话颇有道理,追问一句,“那什么样的人才算厉害?”

  钟离靖的视线就慢腾腾落在了刘介身上。烛芳随着他看过去,刘介正抿着酒,不见有什么异样。

  “清明的人最厉害。”他道。

  -

  直到把人送走,烛芳才反应过来,看向刘介,“方才那仙人在说你清明。”

  刘介抓了一颗枣子,“哪有一直清明的人。都是时梦时醒罢了,能醒过来已是难得。”

  烛芳觉得似懂非懂,正琢磨着,他已经把枣子贴到她额头上。沁凉感觉立刻将她的神思唤回。

  “烛芳吃枣子就好。”他说着把枣子送到她唇畔,眉眼带笑。

  烛芳这下也没空再想,嚼了几口青枣又记起来什么,“那仙人找你做什么?”

  “给我送药。我的主药一直托的是青城山上一位长老炼制的。”

  “竟然是这样,我还以为……”

  刘介好笑地,“还以为什么?”

  烛芳静了静,“他姓钟离。我,我以为他同你有什么亲缘关系。”

  “烛芳猜的不错。”刘介云淡风轻地又抓起一颗枣子,“他是我同父异母的兄长。”

  烛芳没料到他会这么回答,一时惊诧得不知该说什么话。

  他继续,“大约十多年前,出游的路上有刺客袭击,我父亲为了保我而将他丢出去做诱饵。”

  “那,后来呢?”

  “后来他与狼群共同生活八年,才被如今的青城掌门带回去收做弟子。”

  烛芳沉默良久,慨叹,“如今你们竟然能同坐一桌,倒也奇妙。”看着刘介,“他可知道这件事?你们后来是如何认识的?”

  “知道。当年我来这上临城无意间结识的他,还是他引我上青城山求药的。得知身份又是后话。”

  “你们都是清明的人。”她活学活用地夸赞。

  刘介笑出声,枣子捏在手里一直没吃,老管事的声音便在这时从院外传来——

  “公子,小筑外头来了一队人!”

  -

  烛芳见到小筑外头的情形时是惊奇的。

  一队人马人数不过十数,华衣华服,气势非凡。领头坐在高马上的正是早晨才在街头见过的那梅裙女子,似是唤作温什么。

  “温寻霜。”女子利落地翻身下马,站到刘介与烛芳二人所在的阶下,眉眼带傲,神采飞扬,“我见过你们,是同他一起的,他人呢?”

  他,约莫指的是米酒。

  刘介双手笼在袖中,一派气定神闲,“这位姑娘找我属下有何事?”

  温寻霜眉毛一挑,“我早晨都说过了,我看上他了,翻了整个上临城也要把他找出来的!”

  感情那不是胡话?烛芳沉默着,打量半晌台阶下的姑娘,打量出了点门道——

  这米酒招惹来的既不是桃花,也不是梅花,而是一朵张牙舞爪的霸王花!

  作者有话要说:

  旅人倚征棹,薄暮起劳歌。

  笑揽清溪月,清辉不厌多。

  ——【唐·张旭】清溪泛舟

第21章 上临二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神仙有罪最新列表+番外章节

正文卷

神仙有罪最新列表+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