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番外:韩小琅
我叫公主。
在我五岁前, 大家都叫我公主,我觉得那么我应当就叫公主了。那年我阿翁一统天下,海清河晏, 天下太平, 大家都尊他为皇帝。
我被表姨母领着从下邳带到了长安, 我见到了阔别许久的父母亲。
阿翁见了我, 高兴地把我抱到他膝头上:“囡囡都长这么高了,上回见的时候, 你还只有这么一点……”
我其实已经不记得他了,毕竟我很久都没有见过他了。阿母说,阿翁是出去打仗了,打赢了就会回来见我。大家都说,阿翁打仗可厉害了, 我想,那么今年橘子红了之前, 我就能见到阿翁了吧。云梦泽的橘子红了两三回,阿翁没有回来,阿母反而常常出去。
我仰着头看阿翁,他生得很高大, 却很瘦削, 跟我想象里那个五大三粗战无不胜的阿翁差得很远。
“不叫囡囡,我叫公主,阿翁。”我认真纠正阿翁的错误。
阿翁很惊奇地向阿母看去:“囡囡取名了么”
阿母楞了楞。我阿母……我觉得她不是人。她可能是传说里高高在上的西王母,也可能是冬天里冷冰冰的雪花, 总之……总之她不像是个人, 我还是头一次看见呆楞这种情绪出现在她的脸上。
我几乎以为自己眼花了。她随即说:“忘了。”
很平静的语气。
忘了。
对嘛,这才是我阿母。
“……”
不对, 我不叫公主吗
我阿翁沉默了好久,不知道想什么,最后说:“囡囡如我掌中珠,伯盈你取名自然是慎重的,你看……”
“那就叫她阿珠吧。”阿母说。
我阿翁仿佛有些不敢置信,他咳了一声:“琅,是美玉之意,阿珠……还是充作小名吧。”
他抬头看了我阿母一眼,我阿母点点头,没有任何意见。——我觉得阿翁即便是叫我阿豚,她也不会有任何意见的。
阿翁对我说,囡囡是很美好很美好的,所以他给我取名叫琅。
阿翁很喜欢我,我也喜欢阿翁。
阿母什么的最讨厌了。
我六岁那年,阿母抱我上朝旁听。很多叔伯说着我听不懂的话,他们好像并不想见到我。我还不想见他们呢,甚至有些隐秘地害怕。
阿翁有些担心,说要不然送珠回去吧,她还小。可阿母握着我的手,轻轻说,琅,记下来,先记下来。——阿翁总是叫我珠,其实我阿母反而喜欢叫我琅。
我不想让阿翁失望。阿翁和阿母都站在我后边,我怕什么呢
下了朝,其实叔伯们对我还是很好的。我渐渐习以为常。
我七岁那年,通过阿翁阿母的讲解,渐渐能明白一些了,他们骂阿母无所出,好像是说什么伤了身子,生不出儿子,又不给别人让位置——他们当然不是这么说得,但阿母是这么给我解释的。
阿翁气得面色铁青,我生来第一次见他发这样大的火,不太敢继续问下去。
我奇怪地去问萝姨,我不是阿母生的吗
他们为什么说我阿母无所出。
萝姨气哼哼地说:“公主不要多想,彼辈不过是演滑稽戏的优倡!”
我不明白萝姨的意思。演滑稽戏的优倡,其实我挺喜欢的,他们毕竟给我带来了快乐。
阿翁后来找到我,语重心长地跟我说,要我安慰一下我阿母,说生男生女都一样,有阿珠就够了,将来什么都给我不是一样
看在我阿翁的面子上,我去找了阿母。
其实那时候我阿母一点都不气。她拿了支笔,不紧不慢地写满了三大篇竹简。看我过去,问我干什么。我把阿翁教我的说了一遍。
我阿母笑了。
笑了。
笑了。
冰山融化那种笑。
我觉得有点渗人,我阿母竟然会像个凡人一样笑。
第二天朝会,他们骂阿母、骂我,骂得更厉害了。我攥紧了阿母的衣袖,头一回知道——
哦,原来,我是女子,我阿母是女子。因为是女子,所以那些平素对人温和有礼的叔伯一时间竟变得比豺狼还要凶狠。仿佛女子就不是人。
寺人拿着阿母的竹简念了好久,念得那些叔伯们脸色都变了。
阿母才不紧不慢地说:“诸君指不出我政绩上的疏漏,却指着我女子的身份大肆攻讦。指着琅是女子攻讦,然而政绩越没有疏漏,就越说明我还不错,攻讦于我何损”
他们一个个低着头,不敢回答阿母的诘问。
阿母居高临下,对我说:“琅,你看,只有你不露怯,别人才会敬你。”
萝姨说得对,在阿母面前,他们就好像演滑稽戏的倡优,只能逗阿母取乐。
阿母做出的政绩无懈可击,只要我日后像阿母一样,他们便不能有二话了。
我十岁那年,阿母生了我弟弟,瑜。
他生的时候,阿母身体不大好,所以他挺笨的,说话、走路、记事都比我慢多了。可是阿翁喜欢他,或许比喜欢我还喜欢。朝臣们也很喜欢他,比对我要热切得多,我做了事得不到一句好话,瑜什么都不做,就能得到那些叔伯最真诚的溢美。
我笑,他是男子,但仅凭这一点就能比我强了么
阿母就不喜欢他,我知道,阿母对我冷冰冰的,对他也是冷冰冰的。
我突然有点喜欢阿母了。
我十六岁那年,我楚家工商繁茂,耕织者皆富足,唯有那讨厌的匈奴胡人,年年扰我代郡。阿翁出兵去打匈奴,他老人家素来战必胜,攻必取,但刀剑无眼,朝臣也是很担心的,强烈要求他立太子,不过就是想立瑜。
我特别想笑,说句大不敬的,要是我阿翁山陵崩了,真能叫瑜那个黄口孺子当政
瑜那小子现在走路都还能平地摔,日日跟在我屁股后头叫“姊姊”,那么一个小团,还不得被这些吃人不吐骨头的给吃了
阿翁是想立瑜的,但是瑜还小,他并不想这样早就立他为太子。
阿翁拿不定主意,就来问阿母,我正在阿母的身边处理着河内饥荒的事宜。
阿母抱着睡着的瑜,凝视着阿翁,说:“怎么不考虑琅呢”
她还像是冬天里的雪花,说话清冷冷的,不带一点感情,像在说什么微不足道的事情一样。
我突然觉得心里堵得慌。
左传说,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原来……原来阿母也是寻常的母亲,她是喜欢我的,只是和阿翁的喜欢不一样,又和寻常的母亲也不一样。
她不让我囿于内宅,她教我做人为君道理,她对我冷冰冰的,是要教我砥砺前行,叫我自己独立处理麻烦。因为她和朝臣多年博弈,使得我女子的身份不是处于十恶不赦的境地。
即便我还有个愚蠢的弟弟瑜,我阿母也是支持我当皇太女的。
我是不一样的,阿母让我知道我是不一样的。我不是周室的诸姬,只能被拿去联姻,也不是秦室的诸嬴,只能在秦二世的屠刀底下引颈就戮。
连名字都不能在史书上留下来,只剩下个可怜巴巴的姓。
我,楚室公主琅,要像我阿翁一样名扬四海。
我将来,是要宰天下的!
阿翁诧异地看了我一眼。
我从来不怀疑阿翁对我的喜爱,但阿翁对我确实缺少一种信任。缺少阿母对我的信任。
他始终把我当一个女子,一个孩子。
阿翁显得很迟疑:“琅是女子,要承受的压力太大了。”
我昂起头,对阿翁说:“我不怕,阿翁,只要我不怕,他们将来都要怕我。”
阿母说我当时的神情和年轻的阿翁很像。战无不胜的阿翁不惧怕任何敌人,他永远是骄傲的,是自负的。
我在阿翁的女儿,骨子里流淌着阿翁的血。
阿翁动容了。
阿翁的话,在他打败匈奴,将匈奴单于擒回长安之后特别管用。他们都敬畏阿翁的赫赫武功。
我终于成了皇太女。
十年后。
我,韩琅,是我大楚、是九州四海古往今来的第一个女帝。
我感激阿翁,更感激阿母……
我想让阿翁执掌兵权,我自己由阿母辅佐着执掌政权。
阿母笑我,就像我嘲讽瑜那种笑:“再出一个赵武灵王,是要被天下笑的。”
……
阿翁是喜欢我,也是很喜欢我愚蠢的弟弟。要是他掌了兵权,学赵武灵王一时脑抽,要把江山一分为二,立两个王,或者……或者干脆就想废了我,那是万万不行的。
天无二日。
阿母真是深谋远虑。
我放弃了那个不切实际的打算,阿翁和阿母的权力都彻彻底底地交在了我的手上。至于瑜,我愚蠢的弟弟,我准备封他做齐王,毕竟他也是阿翁阿母生的,我的同产,也不能让别人看轻了他,听说阿翁从前当过齐王,那我就……
什么阿翁和阿母去北海了
表姨母和我说,你阿翁……太上皇陛下还是齐王的时候,就许皇后……太后殿下剑指祁连山,饮马北海的盟诅,只是后来成了一国帝后,实在是走不开。
楚人和巴人的盟诅是对太一许下的,不能不实现。
再等瑜长大继位,你阿翁都要到花甲了,你阿翁阿母一商量,还是把皇位给你吧。
“……”
“……”
说完以后,表姨母拿出了阿翁阿母从北海给朕寄回来的咸鱼干,据说是什么北海特产的北海儿鱼。
“……”
朕感受到了阿母对朕深深的恶意。
朕收回刚才的话。
这是朕的江山!
去北海,不带朕。
阿母什么的最讨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