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吏部员外郎

  要真是这样,我可做不到。

  先前父亲不是让我不必担心,说皇上看不上我这个女婿吗?

  怎的?说变卦就变卦?

  又看上我了?

  我这个人除了一张脸,还有什么能拿的出手?

  猝不及防,圣上开了口。

  “既然陈修撰都这么说了,那便由朕决断,圣旨会尽快发下去,让修撰尽快上任。”

  我呆愣:啊???

  上任?

  听意思是要给我换职位,升官?

  紧绷的弦松了开,心头雾霭除了,堵在胸口的愁消了大半。

  不是讲的我同贺阳公主的婚事啊!

  贺阳公主难道没求取来我俩的事儿?

  呸!

  我净瞎想。

  不是就好,不是就好。

  怎么我语气里头还有种不甘心?

  真是见了鬼了。

  我只得再磕一个头,“谢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其余各臣没有异议吧!陈爱卿,你怎么看?”

  圣上口中的陈爱卿是我家中的老父亲。

  “回皇上的话,虽然犬子只在翰林院待了将将不到一年,但若是能得到皇上重用的话,也未尝不可。这主要还是看皇上您的意思。”

  “嗯。其他大臣呢?意见说来听听。”

  其他大臣刚才如火如荼,聊的热火朝天,这会儿噤了声。

  太子在。

  我父亲也在。

  更有我父亲已经从了皇上的话,其他人的意见显然不重要了。

  不过还是有位大臣提出了反对。

  “皇上,臣认为陈修撰还年轻,历练还没够,才十七岁便承接了吏部的活,是不是有些不合理?”

  隐隐约约有几位大臣附和他。

  我跪在地上,听了他们这番话,渐渐梳理通了些。

  话题讨论的不是我同那贺阳,而且我的官路。

  起因不明,只知道我还在翰林院没待满一年就要给我分派至六部,给正当的官职。

  因着没待满一年,且我年龄才只虚虚十七,有些官不愿意了,想要让我再搁到翰林院几年。

  问罢了我父亲,我父亲倒是放心我,对皇上的意思模棱两可,但也对我有了一些称赞。

  想来我在他心中已经是能够独当一面的大人了。

  不过,要将我派去的地方可是吏部。

  六部里头,吏部实权最大。

  我不禁发出疑惑。

  皇上对我们家到底是真放心还是假放心?

  先前刚冒出我这个儿子的时候,二话没说就将我提到了宫中,做了七年的伴读。

  现在这会儿,我才仅仅做了不到一年官,就又给分了部,给了实权。

  别人明不明白我不知道,反正我是稀里糊涂。

  帝王心思难琢磨。

  比官场的官还要难琢磨。

  姜还是老的辣,我这个年轻人还是比不得这些大人看的透彻。

  “哦?陈爱卿的这个儿子都十七了吗?时间过得还真是快。”皇上思索着,不知道在回忆着什么,竟像个历经风尘的老人一般发出了感慨。

  圣上登基了有一二十年了,稳坐皇帝之位也有数年。

  他虽然已不惑之年,但身为真龙天子,模样身体保养的还是好。

  帝王之家是上等人与上等人的结合,净出些俊郎的人,无论公主还是皇子无一例外。

  一国之主更是。

  就算只坐在那里,端着架子也好,一言不发也好,照样让人受了该有的压迫。

  提意见的大臣就被震慑住了,但还是梗着脖子发问,“那,这吏部的官?”

  “还是给他做罢。年轻未必就是坏事,朝中注入些新鲜血液也不赖。”

  大臣噤声,沉默不语。

  手里头抱着折子往后退下。

  听他们说来说去,我现在还不知道自己是得了个什么样的官。

  “对了,今年的新科状元在何处?”

  裴宗杜从其余官员让出的道里走了出来,同我站在一处,叩拜而跪,“回皇上,臣在此。”

  皇上看了看他亲自殿试选出的状元郎,点头。

  他越看越满意,笑连着整张脸,牵出了眼角细微的小褶子。

  “不错,这裴状元和陈修撰确实都是年轻人中的佼佼者,且不说别的,光是这张脸看着都是赏心悦目。”皇上说罢兀自又豪爽的笑了两声。

  虽是事实,但皇上同这么多官员在朝堂说,我还是有些害羞的。

  我用余光瞥了边儿上的裴宗杜几眼,发现他神态自然。

  这裴大人果真还是脸皮厚啊!

  皇上这样说,我还得同旁边一起跪着的裴大人起身,拜谢皇上。

  “谢皇上。”

  “既然刚才有大臣提出了异议,那裴状元的翰林院留职待结,也赐他一个吏部员外郎吧,和陈修撰一起到吏部任职。”这回不是询问其他人的意见了,是皇上直接下了命令。

  “谢主隆恩,臣领命。”裴宗杜再拜,脊梁骨依旧挺得直直的。

  此话一出,嗡嗡的议论声响起。

  比刚才反对我的人还要多,多得多。

  吏部员外郎,虽然也是从六品的官,但身在六部中的吏部,又是实权,官威肯定要比区区翰林院的挂名修撰厉害的很。

  我心里头也想,怎么皇上这么儿戏呢?

  派我就算了,最起码我还在尚书房待了七年,在翰林院做官做了将近一年。

  给裴宗杜这个官是怎么回事?

  一上来就赐了他职位,给了他实权,翰林院的资历也保存着。

  可他裴宗杜才仅在翰林院待了一天,就算是状元郎也不能这般吧。

  估计裴宗杜又得被其他官员背地里说一通一通再一通,顶着不小的压力。

  不过有他这个例子在,做了对比,我一年直升吏部就显得平稳了点,倒不会被说得太惨了。

  只不过,他状元郎加身,又是翰林院修撰兼吏部员外郎,长得又俊俏,这些都加起来。

  这么说来,要嫁他的女子可是要比要嫁我的多了啊!

  唉,我有点羡慕了,羡慕的同时还有点不甘心。同时倒是也体会了一把平日加在我身上的那种“走后门”惹人厌的意思。

  不对!

  虽说这样,但是仔细思虑,感觉我占得便宜还是甚过了裴宗杜。

  我与裴宗杜还是不同。

  直接高升也好,官位慢慢往上爬也好,裴宗杜毕竟还是整儿八经考上来的状元郎,人家笔试殿试都拿了第一的。

  我却还是那个七年的小伴读,丢三落四,整日贪玩,不好好读书,还爱偷果子。虽说现在为官明面上做的成熟,体面,让人家挑不出几分毛病了,但蠢笨的心思还存着,甚至时不时展现出来。

  外人看我和我看我自己当然是不一样的。

  我自己看我看得更透彻,那些我心里存的小心思只有我才懂,我不优秀。

  也许在外人看来可能没有我自己认为的那样糟糕,但多多少少我的缺点还在潜移默化存在着。

  所以说,不公平还是有的。

  甚至我是吃了红利的那一方。

  我倒还痴傻,像吃了洗脑包一样对裴宗杜的职位感到吃惊,认为不该。

  实在不该的应该是我才对。

  不管皇上出于什么样的心给我俩派官。

  这一切原先都不是我应得的。

  别忘了,我可不是真正的陈家长房嫡子。

  我低头跪在宫道上,听其他官员的议论声慢慢小了下来。

  最后归于平静。

  我猜想,已经成了定局。

  说不定这些大臣也都接受了皇上的旨意,在想着要将自家的女儿嫁给裴宗杜以便拉拢。

  虽说我也极其受欢迎,但江舟讲究个门当户对。

  我算高官子弟,父亲和二叔在朝堂上都是大官,能称得上我们家的不多,要不然以我的受欢迎程度……

  肯定陈府的门都被踏破了,嫁我人,指定要比求娶陈蒲语那帮人的数量还要多。

  再加上陈家也是官门,自分派别,不好拉拢。

  反观裴宗杜就不一样了。

  原先我同他在翰林院。

  任凭着事态发展,我们俩本来就要一起共事。

  这下巧了,同去到吏部,年龄相近,同期任职,在旁人看来,关系是更加的密不可分。

  提到他就势必得联想到我。

  唉。

  裴宗杜一脸的生人勿扰,只看他的性子就只不好接近。我又不了解他,将来事态发展恐怕是要脱离我的掌控了。

  虽说我也无甚掌控。

  皇上的声音又响起,“无事了就都退下吧。”

  荣公公拉了长长的嗓子:“早朝结束了,请各大臣有序离场。”

  我还惦记着进士们,想着今年科举考上的新人都拉出来溜溜。

  离场的时候隐约听见了“琼林宴”这几个字儿,说琼林宴都过罢了。

  琼林宴,琼林宴,这宴是为了迎新进士专门设的。

  哦!我说呢,原来是琼林宴上都已经宴请过了。新进士们都已经见过了。

  下朝,我跟在裴宗杜后面。

  心里头想着,同调到吏部,接下来还是同僚,我应当同他熟络熟络关系。

  我虽然人有点顽皮了,书也没读好,但我自己觉着我还算机灵,讨人喜欢。

  处好人际关系对我来说还是挺简单的。

  但我前头还跟着,一眨眼的功夫,裴宗杜就没了踪影。

  恰巧我看见了谢昭远从大殿里头走了出来。

  手别在身子后面,走得稳健。

  既然裴宗杜没跟上,那就去谢昭远那边吧。

  我没提昨日的话,处的关系又回到了我与他的同窗之道,死乞白赖的凑到了太子面前,央求谢昭远,“太子殿下,再给下官批两天假呗!”

  作者有话要说:

  555555上了活力更新榜

  T﹏T

  要更20000字儿。

第12章 吏部员外郎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我不认真当官儿的这几年最新列表+番外章节

正文卷

我不认真当官儿的这几年最新列表+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