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等*
时间飞逝,虽然天还是一样的热,可已经入了秋。
钱云来夜里睡不着,白天却一直昏昏沉沉,她时常发着热,在这样燥热的天气就更加让人难以忍受 。
这一天,和往常并没有什么区别。钱云来在傍晚时昏昏沉沉的睡着了,醒来已经是半夜,过了好一会她才后知后觉的感受到有人在身边。
“小贤子?”
“是我……”这声音让钱云来颤抖了一下,她睁开眼看去,看见了一双眼……灿若星河,睫长如羽。
那一瞬间太多情绪涌上心头,钱云来竟然一时失言。
“别哭云来,”卫白苏布满茧子的手小心翼翼的为钱云来擦去眼泪,他展颜一笑,“我来了。”
钱云来这才发现自己竟然不自觉的落下了泪。
“滚……”
卫白苏没听清钱云来的话,他伏下身贴近她:“你说什么?”
钱云来用尽了所有力气,一巴掌打在卫白苏脸上:“滚!”
“云来……”
“滚……滚啊……”钱云来缩到角落里,夏天的被子本就薄,钱云来遮住了脸遮不住脚,她浑身上下都长满了瘟疫的红斑,看起来可怖非常,“萧贤……萧贤,你给本宫滚进来!”
小贤子就守在门外,听见了钱云来的惨叫立刻推开了房门。
“娘娘?”
“你们是不是都看本宫快死了,谁让你放他进来的?让他滚、让他滚!”
“云来……”
“卫大人,”小贤子一个闪身拦在了卫白苏身前,“您还是先出去吧,娘娘如今是受不得刺激的。”
卫白苏还没说话,门口的兵却十分有眼力劲的将小贤子架住了。
“卫大人,”小贤子半点不挣扎,“奴才还称呼您一声卫大人,既然您能入这后宫,想必定然发生了了不得的大事,可如今一切都不重要了,主子染的是疫病,卫大人见了主子也是无济于事,您既没有活人的手段又何必上前呢?”
卫白苏定定的看着钱云来,可对方却始终没有看他一眼。
“来人,”卫白苏握紧了拳头,“去太医院……把所有太医都‘请’来!”
援军到京的第八天,流贼劫掠了外城中的财宝人口扬长而去,张宸生下令军队追击骚扰,可惜未能建功。
京城的风向又变了,大批的军队驻扎皇城,以张宸生和卫家为首聚集了当初未曾和皇帝一起南下的官员开始处理京中一众事宜。
流贼已去,京城之围已解,谁都知道这天下或许将有巨变了。所谓国不可一日无君,既然皇帝已经跑了,那总得有个主事的人。
太后如今威信深重,本该是主事的不二人选,只是出乎众人意料的是,她老人家竟然在此紧要关头病倒了。不过细想也是,听说宁王在来京途中遇上流贼不幸身亡,太后闻此噩耗难以支撑也是有的。
好在有张宸生可以把控大局,再加上还有皇帝唯一成年的儿子七皇子陈宁方在高堂之上当个吉祥物,这个没有皇帝的皇城照旧有条不紊的运转着。
后宫中的变化也极大,景仁宫又开始热闹起来,太医进进出出,因为瘟疫死去的下人也很快补了上来。
钱云来每天都要喝很多的药,有几个懂药理的宫女贴身伺候她,她想听书就听书,想看戏就看戏,若非病痛缠身钱云来真以为又回到了过去。
景仁宫的正殿后有一座小院,钱云来前几个月在屋里待了太久现在有了机会就让人在小院里摆张老爷椅,每日都去树下坐着摇一摇。
“主子,”小贤子站在院门,“卫大人又来了,还是不见吗?”
阳光透过树荫洒在钱云来的脸上,使她脸上的红斑更加显眼。
“主子,”小贤子沉默了一会,“都如今这个地步了,还有什么心结……放不下呢?”
钱云来缓缓睁开双眼:“小贤子别劝我了,既然要死,我也想安安静静的死,别的……再不想费心了。”
小贤子便叹息一声,又将院门掩上,轻轻退了出去。
卫白苏就站在院外,刚才钱云来和小贤子的话他听得一清二楚。
“卫大人,”小贤子低声道,“算了吧,主子是最执拗的人,她说不想见就绝不会见你的。”
“我知道……”卫白苏低下头,“可是我想陪着她,这些日子她一定很累……很苦。”
小贤子的语气中忍不住带上了一些埋怨:“卫大人长年守护皇宫,这里面的蝇营狗苟大人不会不清楚。春猎一事是因祸得福,也是老天的眷顾。主子她……一直想离开,可您怎么就……唉……”
卫白苏呆呆的看着紧闭的院门,沉默了一会忽然道:“萧公公,我记得景仁宫正殿后有一片林子,还在吗?”
小贤子愣了一下不明白卫白苏怎么突然提起这事:“在是还在……”
卫白苏没等小贤子把话说完,就转身走了。
接下来的日子,钱云来照旧每天在小院里常坐。疫病将她折磨得皮包骨头,就是想在死前出去走走也是很艰难了,就是这方寸大的小院她也走不了一个来回。
天上云卷云舒,树荫下温暖干燥得恰到好处,又有笛声悠扬。自入宫廷起,钱云来就再也没有过这样放松的日子了。
那笛声钱云来很熟悉,卫白苏以前常奏给她听。
卫白苏身无长物,除了舞刀弄剑也就会吹个笛子了。大概是难得有这门特长,卫白苏是从不吝于展示的。
往事一幕幕浮上心头……
我好看吗?
好看。
那你会不会丹青,为我画一张如何?
丹青,不会……
好无聊,下棋来吗?
下棋?我也不会啊……
如此美景当赋诗一首,卫白苏上!
嗯……嗯……容我细细想想……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看娇娘……
钱云来扬起嘴角,可这笑容又很快被苦涩所掩盖。
钱云来在等,等那个一定会来的人。
卫青林也在等,等南京皇帝的反应。
“陛下,太后已下了懿旨,请陛下回京城主持大局。陛下,这……”
陈甫挥袖将眼前的奏章全部推翻在地。
“她是请朕回去吗?看看……你们看看北边递来的折子--妖妃奸邪蛊惑犯上,人人得而诛之,陛下当清妖邪以正其身……谁是妖邪,朕又该当如何清妖邪,若是朕不听他们的话,郑氏和张家卫家是不是要合起伙来清君侧啊?!”
“陛下息怒……”
堂下官员整齐的喊出这句话,又一齐沉默了。
面对着这诡异的沉默,陈甫怒气冲天却发不出来,最终涨红了脸,怒喊一声一脚踹翻了眼前的桌案。
皇帝走了,跪着的官员便慢慢从地上爬起来。
“如今真是多事之秋啊。”一位老者感叹,他身边跟着不少官员,显然是一派之首。
“王大人,您可有什么应对之策吗?”
“旁边有人问。”
“应对什么?”老者道,“我等不过是臣下,一切还要陛下做主才是。”
“可是……”
“我劝诸位还是少操心,多听少言方是安身立命之本。”
百官逐渐散去,人人都心事重重。
当初以为京城必然失守,人人争先恐后的要跟着皇帝来南京,谁料不过两月形式却陡转直下,实在让人措手不及。
有事不关己的,如方才那位王大人,他乃张宸生的门生,当初也是不赞成皇帝弃城南下的官员之一,若非刘德威逼利用他也不会出现在南京。
有担惊受怕的,这些大多都是当初主张南下的官员,就算不是刘德一党也少不得要被事后清算。一听说流贼未打下京城,简直个个捶胸顿足恨不欲生。
所谓一步错,步步错,此时早已没有回头的机会了。有关系的千方百计的往京城里找关系,银子流水一样的花出去也顾不得心疼了。最稳的靠山当然是太后和张阁老,可惜他们二人一个被囚后宫,一个如今是身不由己,倒是让卫青林平白得了不少银钱。百废待兴万事草创,急需钱财,卫青林自然笑纳。
皇帝还在纠结要不要回京,要如何才能够对抗太后,又如何挽回颓势不至于人心尽失沦为傀儡。
卫青林却已经开始着手编练京营,刚历经大战,重新操练京营的理由十分充分。皇帝南逃又带走了大部分说得上话的官员,这件放在平时千难万难阻碍重重的事情就这样轻而易举的被卫青林办成了。
卫家在朝堂上的力量本就不容忽视,本在前些年因病请辞的卫青林又重回朝廷却并未引起太多人的重视。多事之秋,事情千头万绪,百官的注意力都在后宫中的太后和南边的皇帝身上。
所有人都在等,等皇帝的反应等太后的下一步动作。所有人也都在暗自思考,等风云再起时,自己究竟要站在哪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