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530
闻所未闻。
可却又震撼人心。
因为时代的关系, 那些承诺在现代来说, 是每个男人都必须做到的。可是到了古代,却成了一种奢望。
是所有这个时代的女人想都不敢想的承诺。
在大庭广众之下,他以候爷之位,天子外甥之尊就那般毫无顾忌的说了出来。
黛玉一下子就惊了。
震撼了。
然尔无论是当时还是后来, 每每想起来更多的却是感动。
在这个男人可以为官作宰,女人只能留在二门内的时代,一个男人能够这般的低姿态, 便是黛玉也会有所触动。
更何况,在那件事情之前,她曾读过他的诗,看过他的文章,也曾听父亲与弟弟称赞过他。
对他本就没有什么好印象,若不是,若不是......
后来,庆丰帝明示暗示父亲答应这门亲事,再后来,三表妹送来了一封信。那个时候,她想着,要不就是她吧。
于是她答应了这门亲事。
她从来不知道当她答应下了这门亲事后,那人会是那般的欢喜若狂,手足无措。
就在定下婚事的那年除夕,他来家里拜早年。
真的是拜早年。
早到了除夕那天,在家里蹭了除夕夜宴,又蹭了大年初一的饺子,这才一步三回头的离开。
直到这个时候,她才想起来他的身世。
别看庆丰帝如何的宠爱,但他的身世,他的身份早就注定了。
孤独。
她不喜欢世俗经济,可是不喜欢却不代表她不明白它的重要性。
因为想要立足于世,真的一点都不能少了它。
她的父亲,她的弟弟,她知道的每个人都必须要有立足于世的本事。但是这一天,她却发现,她的男人并不需要如此做。
相反的,她的男人只需要风花雪月过着纨绔子弟的生活,便是立足于世的本事了。
拿起订亲后,他时常让人送进来的花签小诗,黛玉觉得这样也好。
都说悔叫夫婿觅封候,她的男人不用再去做什么便是候爷,而她一出嫁便是候夫人,她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其实她的内心是不在意什么身份,什么诰命的。可是有了身份,有了诰命,她就可以少弯几次的腰,少让自己的膝盖受几回罪。
黛玉知道自己的容貌不俗,也知道因为是江南人,再加上小的时候身体弱,弄得身形很是窈窕婀娜,订亲前时常有人拿自己的容貌和身形说事。那个时候,她不能哭,不能使小性子,更不能发脾气,只因为她没有资格去做那些事。
在没有身份的时候做出超出身份的事情,那不但是对自己是一种可怕的麻烦,对于父亲和弟弟也是一件头疼的事情。她会被人质疑教养,她的母亲会被人反复说起。
哪怕她真的一点错都没有。
只是因为说她的那个人身份比她高。
人云亦云,众口铄金。
权利真的是一个很好的东西。
她不想出门应酬,可是为了父亲和弟弟,她也不能不出门。遇到父亲的上司或是曾经政见不合的政敌,或是弟弟坐师家的女眷,或是脾气心性不好的宗室贵女,哪怕她再不喜欢那些人,也不会,或者说不敢表现出来。
她知道,父亲和弟弟不会愿意看到她委屈自己去委屈求全。可是她又如何愿意因为她不愿意受委屈而让父亲和弟弟多走一些弯路呢。
她知道文人的清高,也明白文人的傲骨,但她更知道家人的重要性。
三表妹说,她不应该是这样的。
她应该是永远清高的,不理世俗的,她应该是邻牙俐齿什么时候什么人都敢怼回去的林妹妹。
她听了,也只是一笑。
她身后还有她的家人,她的一言一行,莫不考虑家人的前程安危以及林家百年声誉。
她不是别人眼中的林怼怼,她也不是三表妹心中的林妹妹,她只是她自己,林家嫡长女。
她有她的骄傲,但她也有她的责任......
她问过三表妹,为什么在她的眼中,她应该是那样的一个人?
带着孤芳自赏的破釜沉舟?
三表妹看着自己半天,最终却什么都没有回答上来。
说实话,黛玉并没有介意探春没有给出的答案。
因为在黛玉的心中,探春景然是最了解她的人。
若是这世上林家只剩下她一人,那她还真的会成为探春心中那样的人。
再坏的结果对于那个时候的她,又能坏到哪里去呢。
世间大事,不过生死一条命罢了。
没什么豁不出去的。
......
成亲后的生活少了一些规矩束缚,多了一些自在。再加上知道常拓并不需要上进,也不需要她做什么夫人外交,于是黛玉倒也渐渐地放松了下来。
常拓时常领着她出府游玩。
也时常陪着她呤诗做对,或是一起调色画画。
更是时常跟她一起回娘家小住。
于是本来还有些芥蒂的父亲,也渐渐地对他改观了。
这个时代,没有哪个出嫁的姑娘会经常回娘家的。
除了三表妹,也许就只有她了。
冲着能时常回娘家这一点,黛玉就对这门亲事很满意。
父亲老了,弟弟还没有成亲。
甄先生和甄师母再怎么上心,她也无法全然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