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真白莲(13)

  小孩子才做选择,海棠表示她全都要。

  不用举棋不定,她大手一挥,直接命两个人进宫,察看是否能当大任。当然,此举只是走正常流程,让百官放心。

  海棠的效率很高,暂时敲定了人选,就进行下一步,筹集物资,调动赈灾款银。百官看到她雷厉风行的作风,大受影响,纷纷各司其职。

  众人被安排得满满的,带着任务离去。除了几个老狐狸,观望着外戚与清流的争斗,其他人早就忘记了此事。

  显然海棠注定让这些老狐狸失望了。

  当日,杜明扬就接到传信,匆匆入宫。也许是受到父辈的影响,他天生就是耿直热血的心肠,对于救济灾民之事,丝毫没有推辞的心思。

  到宫门口,他见到衣衫飘逸的男人,不爽地道:“你怎么入宫了?”

  就算海棠答应了和李子仪合作,杜明扬依旧不喜这个男人,无关人品才华,仅仅是这个人抢走了海棠的关注。

  李子仪这次带了友人,没有介意杜明扬的态度,也没有故意戏称对方为“大舅哥”,反而有礼地道:“在下奉了中宫旨意,入宫商讨汴水水患以及赈灾之事。”这仪态可谓端方儒雅,在外人眼里那是翩翩浊世佳公子,是世人眼里的清流榜样,没有往日令人难缠的模样。

  但是,在杜明扬看来,这个人就是个伪君子。

  杜明扬也察觉到李子仪身边的俊俏书生,冷哼一声,道:“一起走吧。”

  他不是给李子仪面子,是给妹妹海棠面子,毕竟这是她的人,不是吗?

  杜明扬当先迈步,径直赶往议政殿,跟在李子仪身边的书生,诧异地望了一眼杜明扬的背影,道:“这位便是皇后娘娘的兄长吗?看起来有些高傲,不过不像传闻中跋扈的外戚呀。”

  李子仪尴尬地摸了摸鼻子,道:“此人心思不坏,只是与我有些……嗯,怎么说呢,就是看我不顺眼。”

  书生点点头,接话道:“这个我懂,就像我看我那油嘴滑舌的姐夫,让人气得咬牙切齿,奈何姐姐喜欢,又无可奈何的感觉。”

  李子仪:……

  感觉膝盖中了一箭!

  杜明扬和李子仪到的时候,海棠正在批阅公文,光影里神色严肃,极其认真。一旁的太子杨熙也握着毛笔,在公文上歪歪扭扭地写着,时不时抬眼皮看一眼海棠,小心翼翼地动作出卖了他心里的不安情绪。

  “妹妹,救治赈灾之行何时出发?”

  人未到,声音先到,这点兄妹俩倒是如出一辙,都是讲究效率的性子,不会拖拖拉拉。

  海棠放下手中的毛笔,捏了捏手指,道:“哥哥,你这性子也太急躁了,我何时任命你主持此事?”

  “不是我吗?那是谁?”

  杜明扬有些失望,倒不是害怕旁人争夺功劳,而是担心其他人不能够尽心尽力,让这些受灾的人得不到及时的救助。

  海棠没有故意卖关子,道:“安排你领北军五万人前去汴地,救助灾民,做善后安抚工作。同时考虑到你这性子,给你安排个军师随行,路上有不懂之处,也有个商量的人。”

  杜明扬毕竟年少,性子耿直爽朗,缺少了几分心思,而李子仪那个黑心肠的,连她都敢戏弄的人,安排给杜明扬正好,性格互补。

  不用海棠多说,杜明扬想起在宫门口见到的男人,整个人都不好了。

  “你安排何人给我当军师?不会是那个谁吧?”

  言语里满满的嫌弃,他想来也猜到了这个军师是何人。

  恰好李子仪带着好友在外面求见,听到杜明扬言语中满满的嫌弃意味,他微微挑了挑眉,道:“我可不就是那个谁,杜公子可是失望了?”

  杜明扬想到汴地情况不明,心情格外沉重,没有心思和李子仪相争,想到这个人虽然性子有些讨人厌,实力还是不错的。他瞥了一眼李子仪,道:“马马虎虎吧,带着你,比旁人强一些。”

  堂堂丞相之子,学贯古今的清流榜首,只是比旁人强一些?

  跟在李子仪身后的书生太过惊愕,脸上的表情没有控制住,引起了海棠的注意。

  海棠朝着李子仪微微挑眉,心道:买一送一?还有这等好事?

  她没有出口斥责,能得到李子仪的认可,还在这等关键时刻将人带入宫的,必定有所奇异之处。

  “娘娘,在下想向你引荐一人。”

  李子仪往旁边站了站,将身边的好友暴露在众人的视线里,满意地看到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好友身上。

  方才道:“此人乃是在下同窗好友王乐,字明达,汴地人士。平生喜欢研究《周易》、天文、术数,且家学渊源,擅长水利之事。”

  看着眼前这个俊秀腼腆的青年,海棠听明白了李子仪的话,这个人擅长水利工程,跟着他们去汴地,有利无害。

  她略微考问了几句,这个王乐是个有才华的青年,大手一挥,相当大方地给了对方一个官职,让他随军去汴地。

  在海棠和他们三个人讨论关于处理汴地水灾具体事宜时,杨熙听着听着就犯起了困,小孩子家家的,经不起长时间的辛劳,就在大殿里睡着了。原先他坐在海棠身边,不知道何时脑袋一点一点的,渐渐偏离了原先的位置,扯着海棠的裙摆睡着了。

  在外人看来,只觉得杨熙天真可爱,与海棠母子情深。

  王乐忍不住感叹道:“陛下膝下子嗣单薄,唯有太子殿下一人,殿下无兄弟姐妹,倒是有娘娘这样的慈母相助,乃万幸之事。”

  说着无心,听着有意。

  海棠想到了早上替杨执诊脉,那□□除了身体衰弱和影响寿元,还会影响人的生育能力。那药性不烈,全靠长时间的作用,一点一点侵蚀人的身体,让人渐渐衰弱下去,无知无觉。

  若是在人激动之时,比如发脾气的时候,比如床笫之间情动的时候,毒性在人体内流转速度加快,让人身体衰弱得特别快。同时,衰弱身体之时,也会影响人体的某些功能。

  杨执多年耕耘,膝下只有一子,海棠以为是杨执为了林凤舞守身如玉,现在看来,真相也许并不仅仅如此。

  什么人能够接近杨执下毒?除了身边最亲近之人,杨执才能毫无防备。

  什么人最亲近?帝王多疑,杨执也不例外,但是他对林凤舞和杨熙却是真心的,还不设防。

  杨熙年少,对着杨执下毒,明显弊大于利。

  那如果换成林凤舞呢?

  海棠顺着这条思路越想越顺畅,慢慢有了几分轮廓,抽丝剥茧一般地分析,她似乎越来越接近真相了。

  这个时候,已经定下了汴地水患的处理章程,杜明扬等人提出回去准备事宜,海棠不得不起身相送,放下心里的思量。纵然兄妹之间有其他私密话要说,杜明扬始终记得这是帝王的宫阙,不知道哪个地方都有人在暗处盯着,他磊落大方地出宫办事,顺带将李子仪和王乐带走了。

  杜明扬心底冷呵,心道:别以为他不知道某人的心思,在宫外也就忍了,这可是内宫,他还想祸害他妹妹不成?

  “李大军师,此次赈灾事关重大,大司农那里可是要给赈灾的银两,就怕这些官吏舍不得银钱,你可有何妙计?”

  给他的狗头军师,他就用上了,拼命压榨着李子仪。

  汴地水患事出突然,本该处理此事的帝王病重,太子又年幼,位居中宫的皇后出来代替皇帝发号施令,本就是权宜之计。百官十分配合海棠的工作,但是真正的事关钱财,以杨执与大司农数年君臣,大司农肯定会知道杨执的吝啬,不愿意爽快给钱。

  要么想拖着等杨执决策,要么就是减少银两的数目,任何一样都不是杜明扬愿意看到的。

  别看他刚刚升官,但是官场之事,他十分熟悉,更别说李子仪这等心思机敏之人。

  李子仪抬眸看了看天空,道:“在下掐指一算,明日午时,血光冲天,杜大人不妨带着帐下数千精兵去大司农那里抬银子。”

  抬头望了望天空,杜明扬伸手挡住脸上的日光,眯了眯眼,暗自嘀咕:“除了骄阳当空,晒得人发晕,并没有其他奇异现象啊。大白天的都没有星辰,你怎么算的?”

  作为李子仪的好友,王乐可是知道此人的心肠黑着呢,见到杜明扬没有懂其中之意,道:“杜大人,明达认为李兄并非此意,重点在后面。”

  经王乐提醒,杜明扬琢磨了一番,慢慢回过味来,这是让他当土匪,领着军士去抢钱???

  “真是馊主意!”

  馊主意是真的馊,狗头军师是真的狗,但是架不住计谋好用。

  等到杜明扬将此事书写成信件,转述给海棠时,已经是十多日之后,杜明扬带着队伍已经抵达了汴地,还带去了数百万的赈灾银。

  海棠看到此处,不禁莞尔一笑。

  却说帝王寝宫里,杨执喝着苦涩的汤药,一连十多天没见到海棠来询问求助他,不禁问道:“那汴地水患之事,可拿出了章程?”

  徐通迟疑了一下,道:“臣这几日都在伺候陛下,未曾打听前朝之事,只知道娘娘当日召集百官议事,后来又见了她的兄长。再往后,就再没见她提及此事。”

  一般水患这等大事情,朝廷没个十多日功夫,是拿不出有效的措施。再加上杨执身体时好时坏,离不得人,徐通那边的确疏忽了海棠的消息。

  谁能想到海棠不到三日功夫,就搞定了人选,安排了下去?

  这两个人还以为水患难住了海棠,杨执靠着床榻,道:“朕本是有心历练太子,但是水患之事,关乎重大,不能再拖下去了。等会儿,你让杜氏过来一趟,朕为她指点一番。”

  “是。”

盛世真白莲(13)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佞妃不邀宠[快穿]章节列表在线阅读+番外章节

正文卷

佞妃不邀宠[快穿]章节列表在线阅读+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