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真白莲(12)

  杨执似乎身体越发孱弱了,推了好几日的早朝,连寻常宫人也察觉到异常。

  这天要变了!

  来来往往的宫人,越发沉默,轻手轻脚地侍奉着天子,没有往日的活泼,就怕一个疏忽,丢了性命。

  海棠就在这诡异的氛围中,频繁出没杨执的寝宫,调度宫中侍从,安定内宫。却始终没有寻到机会,看看杨执是否真的病危了。

  这一日,海棠又去看杨执,刚刚入门,便听见宫人惊呼,“快,请御医!陛下又昏迷过去了……”

  杨执昏迷了……她是不是可以探一探他的脉搏,看一看情况?

  海棠轻挑眉梢,心中已经下了决心。随着入殿,脸上神色微调,哀戚肃穆得像死了丈夫一样。

  内殿里忙忙碌碌的,所有人失去了主心骨,慌乱间像无头苍蝇乱撞。海棠的到来,让他们抓住了救命的稻草,冷静了几分。

  “娘娘……陛下……”

  海棠示意众人稍安勿躁,又让贴身侍女有条不紊地安排宫人,该请御医请御医,该熬药的熬药,剩下人在殿外等候。

  等到一切回归的正常次序,她方才掀开明黄的帷幄,看到榻上昏迷的男人,肤色暗沉,眼窝深陷,看来病得不清。难怪任由宫人吵闹?

  眼神略微下移,落在了杨执的手臂上,海棠极其自然地握住,顺手放进了锦被之下。

  这小小的动作,只是一瞬间的事,然而,海棠却惊住了。

  ——杨执被人投了毒!

  眼眸微动,小扇子般的眼睫毛自然地下垂,遮住眼底的狂风暴雨,海棠淡定地给杨执掖了掖被角,心底却在疯狂刷屏。

  杨执贵为帝王,天下之主,谁敢给他下毒?

  这毒是□□,主要是使人五脏六腑衰竭,身体羸弱,慢慢病亡。下毒的人是谁?为什么要这么做?

  别的不说,杨执这个人警惕性极强,寻常海棠连他的衣角都不能触碰。下毒的人又是怎么做到的?

  一个又一个的疑问,让海棠也起了好奇心。这么算来,前世杨执早逝,也许不仅仅是帝王短命,家族遗传,也有可能是毒发身亡。

  就在这个时候,御医气喘吁吁地赶来,见到海棠坐在殿中,连忙行礼,却被她拦住了。

  “诸位免礼,以陛下身体为重。”

  海棠知道了杨执是真的病危,而且还是被人下了慢性毒,耗费了身体元气,没有几天寿命了。她便顺势让开,御医们提着药箱拢上前,轮流给杨执诊脉。

  以她的预测,要是来个刺激,杨执一口气没上来,都能一命归西。

  床榻边有御医忙活,海棠看着惶惶不安的宫人,想到杨执昏迷之事,便细细盘问了起来。

  “陛下怎么昏迷了?”

  起初众人还支支吾吾的,不敢开口说出真相,等到海棠一番呵斥,众人才慌了。

  “可是尔等玩忽职守,忽视了陛下的安危?”

  天子病危,皇后动怒,宫人纷纷战战兢兢的,一时跪伏了一地。

  “娘娘恕罪,并非我等照顾不周,而是刚刚中官大人送来加急信件,北边汴水决口,淹了两岸十多个县,陛下一时气急攻心,晕了过去。”

  若说这种古老的王朝最害怕什么,必定是天灾人祸。人祸尚能防范,天灾却是看天由命了。

  汴水决口,淹了两岸十多个县,不仅仅是农田屋舍被毁,还会有许多人在水灾中丧命,有些人侥幸活了下来,也是流离失所。

  海棠在脑海里略微回想起汴水附近的地势,汴水是连着黄、淮二水的分支,不可能莫名决口,也不可能淹没如此多的县城。她想到一个可能,眼眸微变,问道:“徐中官可在?”

  能被杨执寝宫的宫人称作中官大人的,除了徐通,不做第二人。海棠一直都知道徐通备受杨执信任,此时此刻却没见到徐通的人,着实让人惊讶。

  “皇后娘娘,臣在这里。”

  徐通牵着小太子杨熙的手,缓慢入殿,见到海棠在这里,不咸不淡地行了个礼。

  海棠也不在意徐通和杨熙二人是否礼数周到,她问道:“徐中官,本宫听闻汴水附近十多个县被淹,可有此事?”

  “有。臣离开陛下寝宫,就是奉了陛下口谕,协助太子殿下处理此事。”徐通见到海棠,反而没有了之前的油腻谄媚,多了几分正色。

  海棠追问道:“那你可知黄河决堤,隐瞒不报,可是杀头之罪?”

  没错,海棠怀疑汴水决口不仅仅是汴水溢出,更有可能是黄河出了问题。

  十多年前,黄河年年夏天决堤,死伤无数,百姓怨声载道。然而国库又不富有,官府也没办法检修河道,两岸的百姓只好迁移到别处。

  等到杨执手握大权之时,国库经过多人的努力,有了些家底。有大臣想起黄河决堤之事,便在朝堂上提起了此事,然而检修黄河河道,工程浩大,需要的人力和财力巨大,杨执一时舍不得钱财,迟迟不肯答应。恰好有机灵的官员看出了杨执的心思,便联合地方官上了一道折子,说黄河两岸人口稀少,不修河道也没事。

  这检修之事便这么耽搁了下来。

  没想到不过两年,黄河再一次决堤,河水东漫,连分支汴水都受了影响。

  若不是杨执病着,此事可是要让他颜面无存,在朝臣面前丢尽脸。

  显然,海棠一言击中核心,徐通脸色微变,将宫人赶了出去,又让海棠移步,几个人再一次细细商量。

  海棠原先只是猜测,她也没想到事情这么严重,有些出乎她的意料。水灾的面积比想象中还要大,她不禁心凉,这可是事关人命的大事。

  此时此刻,她也不在意杨执的想法,单方面放弃二人之间的暗斗,积极地从徐通那边接手治理水患以及赈灾之事,领着太子杨熙又去前朝,和重臣商量此事。

  对于本朝百官而言,陛下病危,女君执政已经不是什么稀罕事了。毕竟本朝男帝向来体弱,先帝如此,今上如此,太子殿下似乎也如此,而本朝后妃更是强悍,先帝陆皇后如此,现在这位杜皇后也不奇怪了。

  在此等危急时刻,太子殿下年幼,能来一个成年女子拿主意,已经是件幸事了。

  与前朝热火朝天地讨论水患之事不同,杨执幽幽地在寝宫里醒来,见到床边伺候的徐通,便问道:“你觉得杜氏如何?”

  徐通沉吟了一下,道:“冷静自持,才华横溢。”

  “你倒是对她评价很高啊!”杨执没好气地瞥了他一眼,虚弱地坐了起来,一连咳嗽好几声,他道:“还是凤舞眼光好,能够将她引荐到朕的面前。”

  每到这个时候,徐通都沉默地听着帝王花式吹林皇后,这次他略微有些出神,心道:恐怕他和陛下都看错了人了,京都三秀,唯有这位第一才女才是真的品行端方,可比白玉。可惜……

  杨执已经吹完了林皇后,又叹道:“既然你都说她有才华,想来这皇太后之位非她莫属了,但愿她能够为熙儿守住这个天下。”

  徐通神色微变,劝道:“陛下,时日还长,何必说这个丧气话?”

  “你别劝了,朕的身体,朕一清二楚,没多少时日了……”

  寝宫里,主仆二人还在互相说着宽慰的话,前朝海棠已经一一安排了处理水患的章程。这番雷霆手段让百官信服,纷纷感叹:这位杜皇后的才学果真如传闻一般,当得起第一才女之名,不是风花雪月之才,而是真正的执政之能。

  说到治理水患的人才之时,百官一下萎靡了,满满的朝堂,拿不出一个人来。

  海棠也不介意,她早有猜测。杨执信奉平衡之道,擅长的阴谋权术,真正干实事的人,他还真没储备几个。

  “举贤不避亲,众卿可有推举之人?”

  冷淡威严的声音在正殿里响起,传入每位官员的耳朵里,众人一时犹犹豫豫,不知道这位皇后娘娘是真的求人才,还是学陛下另有深意。

  在所有人唯唯诺诺,左顾右盼之时,突然同时想起了两道声音——

  “皇后,臣举荐一人。”

  “母后,儿臣举荐一人。”

  一边是刚刚出列的丞相李源,一边是坐在海棠身边的杨熙,海棠略微扫了一眼丞相失望之色,又看了看杨熙心虚得乱转的眼珠子,心下了然。

  不知道怎么触动了原主的情绪,脑海里闪过不少杨熙在杜海棠面前可怜兮兮求相助的画面,从六岁稚童到十六岁的少年,整整十年,原主无怨无悔地付出。

  海棠拂了拂心口,无声叹道:我不会步你的后尘的,只是不忍见到饿殍满地、尸横遍野的惨象罢了。

  稳住了心绪,问道:“丞相举荐何人?”

  李源颇为惊讶,没想到这位皇后先问的他,他激动道:“臣举荐臣的嫡长子李观,这孩子虽未出仕,却有几分才学,能够胜任治水患之事。”

  李子仪?

  海棠面上无波,心里却是直道这运气真好,随便举荐的就是熟人。治理水患之事,她就没想到让陌生人去,毕竟还带着数十万赈灾的银子,交给旁人,她不放心。

  另一边,杨熙有些着急,抢了海棠的话,道:“母后,杜家舅舅可是执金吾,手底下有很多人,他更厉害,让他去。”

  这一下,朝堂之上安静了,百官心思各异。

  皇后娘娘是让她兄弟去,学先代皇后重用外戚,还是会另辟蹊径用李家之子?

盛世真白莲(12)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佞妃不邀宠[快穿]章节列表在线阅读+番外章节

正文卷

佞妃不邀宠[快穿]章节列表在线阅读+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