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种田攻略》是静亭山黛所著的一篇古代穿越言情小说,这篇小说主要讲述的是宋婉辞一朝穿越,成了个极品农家女,偏心抠门的老娘,薄情寡义的大哥,损人利己的大嫂,懦弱愚孝的二哥,好勇斗狠的三哥,猫嫌狗厌的四哥让她招架不住,罢了罢了,既来之则安之。且看宋婉辞如何获至宝,开外挂,改造极品,发家致富,携手男神,一步一步走向人生巅峰....
免费阅读
范氏束手无策,急得团团转。
忽而,范氏灵光一闪,一把抓住宋婉辞,就跟抓住救命稻草似的:“阿辞,你得过高人指点,懂的肯定比咱多。快,你快想想办法!”
宋婉辞点点头,沉吟了一阵,说道:“对方是县太爷的小舅子,来硬的肯定不行,只能设法请人从中说和,求对方高抬贵手。咱们几个久居村中,很少进城,对县城一点都不熟悉,就算愿意出钱,也未必能够找到合适的人选,前去帮咱们说项。倒是大嫂,她搬去县城好几年了,她娘家人又在县城做生意,料想她多多少少有些门路。依我看,咱们赶紧动身去大哥家吧,请大嫂帮帮忙。”
这言下之意,就是要去求秦淑兰那个贱人了?
一想到要向秦淑兰低声下气,范氏整个人都不好了,脸上写满了抗拒和不情愿。
宋婉辞也不多劝,只问了一句:“娘,面子重要,还是三哥的安危重要?”
范氏闻言心头一凛,沉默片刻,缓缓的点了点头。
“时候不早了,今天是不可能救出三哥了,他势必得在大牢里过夜。”宋婉辞吩咐徐氏,“二嫂,你赶紧去三哥房间,收拾出一套……不,两套换洗的衣裳。另外,准备些吃食,最好是馒头、面饼之类能存得住的,对了,鸡蛋也得煮那么二三十个出来。然后把这些东西全都打包好,待会儿我要带去大牢。”
“带去大牢?小妹,难不成你要去大牢探监?!”宋志祥露出震惊的表情,脱口而出,“大牢那种地方,戒备森严,哪里是咱们这种平头百姓想进去,就能进去的?不可能的,不可能的,咱进不去的,那些东西也送不进去的,准备了也是白准备。”
其实凭良心说,宋志祥所说未尝没有道理,即便是筹划着要去探监的宋婉辞,其实她心里也没底,不确定自己是否能够进入大牢。
但,再有道理的话,没有选对时机,贸贸然说出口,也有可能招来愤怒的抨击。
“先是说没法儿救你弟,现在又说没法儿给你弟送东西,你就不能盼着你弟点好吗?!”范氏出离愤怒了,整个人差点原地爆炸,“说,你这存的是什么心?!”
面对火力全开的范氏,宋志祥头皮发麻,浑身发抖,高大的身躯缩成一团,连话都说不利索了:“我、我……没、没有……坏心……”
这个二哥……唉,真是让人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咱们不能走着去县城。”宋婉辞当即吩咐宋志祥,“二哥,麻烦你现在就去雇一辆车回来。”
宋婉辞吩咐完,见宋志祥还傻站着,只得将他朝大门方向推。
宋志祥踉跄往前几步,终于醒悟,如蒙大赦,逃也似的冲出家门。
被关大牢可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自然是越少人知道越好。
为了保密,宋家只是雇了车,没有雇车夫。
赶车的是宋志祥,坐车的是范氏和宋婉辞,至于其他人,自然是留守家中。
宋家村离清川县城不远,宋婉辞一行人只用了大半个时辰,就赶到了那里。
“直接去县衙。”刚进城门,宋婉辞就吩咐道。
“啊?!”宋志祥握鞭子的手抖了抖,下意识咽了口唾沫,“不能、不能……先去大哥家吗?”
作为庄稼汉,宋志祥对县衙那种地方有一种天然的畏惧。
现如今,自家三弟得罪了县太爷的小舅子,在宋志祥看来,县衙无异于龙潭虎穴。
那种地方,躲还来不及,居然主动送上门去,这不是自投罗网吗?
“让你去你就去,废那么多话做什么?”范氏很不耐烦的呵斥道。
宋志祥老实了,二话不说,立刻将车赶去了县衙。
正如宋志祥所预料的那样,大牢戒备森严,不是平头百姓想进就能进的。
无论范氏怎么求情,负责把守大牢的衙役都不肯放他们进去。
“什么人在外面喧哗?不知道这儿是县衙大牢吗?”
外面的动静惊动了里面的人,从大牢里走出一个中年男人来。
那中年男人四十来岁、五十岁不到年纪,一张四方的国字脸,形貌威严。
尽管他的穿戴与看守大门的衙役别无二致,但给人的感觉,不像是普通的衙役。
果然,看到那中年男人出来,那两名看守大门的衙役都主动和他打招呼,称呼他为“李班头”。
其中一名衙役向李班头解释道:“他们仨不识趣,说了不让探监,非要探监,这不就闹起来了?惊扰到您了,实在是对不住,我这就把他们赶走!”
李班头面相有点凶,但为人貌似很和气。
只见他拦住了那名要赶人的衙役,看向宋婉辞他们,问道:“你们要探谁的监?”
哎哟,官爷问话!
宋志祥没见过什么世面,听了这话,吓得不敢吱声,畏畏缩缩的往他老娘身后躲。
宋婉辞上前一步,答道:“回官爷的话,咱们想要探望的是宋志文和宋虎杰,他俩是今天下午被关进来的。”
此言一出,李班头眼里闪过一丝极为复杂的情绪。
“探监是有时间规定的,可不是任何时候都能够探监的。今天已经过了探监的点,不再允许探监了,你们还是改日再来吧。”李班头一边说话,一边有意无意的走到了宋婉辞跟前,遮挡住两名同僚的视线,手指向西一指,说出两个字,声音极轻,语速极快。
宋婉辞心念电转,随即说道:“多谢官爷告知,那咱们就不打扰了,告辞。”
说罢,宋婉辞立刻招呼范氏和宋志祥离开,转身就走,干脆利落极了。
范氏坐在车上,不时回头,一副恋恋不舍的样子:“我瞧那位官爷蛮好说话的,咱应该向他求求情,求他帮咱把东西送进去。有了这些东西,你哥在牢里的日子也能好过些。”
宋婉辞没有接茬,只是吩咐宋志祥赶紧将车朝西赶。
到了巷尾,宋婉辞立即让宋志祥停车。
她从车上跳下来,四处张望了一番,眼见四下无人,这才轻声说道:“别着急,三哥的事我自有计较,你俩安静坐着就好。”
范氏好奇心起,低声问道:“你让车停这儿做什么?”说着,她灵光一闪,“怎么,你是要在这儿等什么人吗?”
宋婉辞点了点头,便在此时,远处传来一阵脚步声,由远及近。
范氏定睛一看,来人赫然就是那个“李班头”。
原来,李班头方才不着痕迹的指向西方,并对宋婉辞说了两个字——巷尾。
尽管他这话没头没脑的,宋婉辞还是立时会意过来,知道这是让她去西边的巷尾等他的意思。
这个李班头什么意思?为什么要约她在这儿见面呢?
难不成……他想索贿?
索贿就索贿吧,坦率的讲,宋婉辞来之前就已经做好了破财消灾的心理准备。
她琢磨着,如果正道走不通,就以金钱开道——要是衙役不放他们一行人进去,她就偷偷塞钱,买通衙役,哪怕他们人进不去,也一定要把准备好的东西送进去。
现如今,李班头主动约见宋婉辞。
宋婉辞想好了,要是他答应照拂宋志文和宋虎杰一二,只要不太过分,他要多少钱,她就给多少钱。
宋婉辞捏了捏手里的碎银子,心中有些忐忑,不知道这个李班头的胃口大不大,这些碎银子能不能满足他的胃口。
宋婉辞以为人家是来敲诈的,没想到,人家压根儿就不是冲着钱来的,而是好心好意的跑过来提点的。
李班头透露说,如今的知县刚上任没多久,衙门里的人暂时还没摸透他的底细,他本人似乎为人不错,但他的小舅子钱耀祖极为嚣张跋扈,平日里仗势欺人的事情可没少干。
别的暂且不提,就说强抢民女。
今天不是钱耀祖第一次强抢民女,就在半个月前,他走在街上,看上了商户人家的姑娘,直接将人抢回了家中。
那姑娘的哥哥听说之后,打上门去,想要将妹妹夺回。
却不想,人没夺回来,反倒被扣上了强闯民宅的罪名,抓起来关进了大牢。
那姑娘的父母为了救出儿女,带着重礼上门赔罪。
结果,钱耀祖礼收了,却不肯放人。
那姑娘的父母无计可施,只得再度携重礼上门。
钱耀祖故技重施,光收礼不办事,一直吊着人家。
就这样,那姑娘的父母被钱耀祖敲骨吸髓,好端端的一个家,顷刻间落到了倾家荡产的地步。
然而,饶是散尽家财,那姑娘的父母也没能救回儿女——儿子死在了大牢里,女儿活不见人,死不见尸,至今下落不明。
有了那户人家的前车之鉴,李班头规劝宋婉辞一行人,千万不要直接接触钱耀祖,必须另想办法捞人,如果实在不行……就放弃了吧。
尽管宋婉辞与李班头没有深交,完全想不明白,李班头为何肯主动告知这些内情,但宋婉辞能够感受得出,李班头完全是出于一片好意。
宋婉辞再三谢过李班头,随即向他打听起了宋志文和宋虎杰的现况。
李班头眼中闪过一丝犹疑,沉默片刻,照实说道:“他俩入狱之前就已经身受重伤,虽说入狱之后没有受刑,可他俩的情况……很不妙。尽管我已经悄悄给他俩上了药,可他俩的伤势并没有明显好转。宋志文倒还罢了,多半还能撑一撑,宋虎杰却已经开始说胡话了,能不能熬过今晚……很难说。”
宋婉辞闻言,神色骤变,忍不住为宋志文和宋虎杰的安危而揪心,与此同时,她心中越发疑惑——
不难发现,李班头颇为关照宋志文和宋虎杰。
可这是为什么呢?
难不成,宋志文或宋虎杰认识李班头?
不,这不可能。
宋志文和宋虎杰都是地地道道的宋家村村民,平日里就在宋家村那一带混,很少来县城,按照常理,他二人根本不可能与李班头产生交集。
宋婉辞很想问问李班头,他与宋志文或宋虎杰之间是不是有什么渊源。
不过,宋婉辞略一沉吟,最终什么都没问。
“咱们为他俩准备了一些东西,原想着明天探监的时候送进去也不迟,没想到、没想到……他俩的情况那么糟糕。”宋婉辞面带焦急,语气诚恳,“李爷,能不能麻烦您,今晚就帮咱把东西送进去呢?这些东西虽说寻常,可到底有些用处,或许呢,有了这些东西,他俩就能转危为安了。”
对于李班头来说,往大牢里送东西——这事儿似乎并不难办,他很干脆的应了下来。
值得一提的是,从头到尾,李班头都没说过什么要钱打点的话。
眼见李班头拎起那只包袱就要走,宋婉辞心中感念,忙往他手里塞了几块碎银子:“小小心意,不成敬意,希望您能够赏脸收下。”
李班头微一迟疑,没有推辞,当场收下,随即长叹一口气:“放心,我会好好照看着他俩的。毕竟,他俩、他俩……”
李班头神色复杂,欲言又止,但他或许是心存顾虑,没有把话说完,便疾步离开了。
尽管东西送了进去,李班头也承诺会好好照看,但宋婉辞丝毫不敢懈怠,当即让宋志祥驱车前往宋志仁家。
话说,宋志仁的生母秦氏生第二胎的时候难产,生下女儿没几天,便撒手人寰了。
自那以后,秦氏的娘家人就渐渐疏远了宋家人,秦宋两家几乎断绝往来。
一晃十几年过去了,宋志仁读书有成,考中秀才,而且他这秀才的含金量非常高,乃是秀才中的佼佼者——一等一的廪膳生员。
坊间都说,宋志仁前途无量,他日必定能够考中进士,当上大官,改换门楣。
秦家人闻讯之后,时隔多年,再次登上了宋家的门,将宋志仁哄回了自己家。
宋志仁在秦家居住期间,秦家人对他嘘寒问暖,处处关心,主动将自家姑娘嫁给了他,甚至不惜出钱替他打点门路。
秦家举全家之力支持宋志仁应科举,可以说在这位前途无量的举子身上下了血本。
智能火网友
我决定了一个特别重要的事情,国庆节会多更文当然是在我拿的到手机并且作业上的情况下
智能火网友
作者是小学生,文笔很烂,请谅解
智能火网友
不知道为什么?我总喜欢羡羡是受? 我支持双鬼道???
智能火网友
双军的书出来了,记得看,不然别说我冷落你家玛尔塔了?
智能火网友
另一部要下星期
智能火网友
等一下,你师傅是梦笙仪儿?!
智能火网友
奈布,你又盗我号!
智能火网友
谢谢pwo
智能火网友
加油哦,我支持你,文笔太好,不像我,就是个渣渣
智能火网友
比宁荣荣早出生十天是认真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