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大结局258
不知不觉容秋看着娃娃们都比自己高了,上元节跟媳妇提着个小白兔的花灯逛,其实他看着就笑。
“你还笑。”
“不是,媳妇,你看这小白兔都是人家小女娃提的。”
“啊,你的意思是说,我不能提。”
容秋发憷,立刻摇头外加咬着嘴唇忍笑,他感觉一个说不好回去要被撵去书房。
“哼,女人就算嫁人生子也想做个小女孩一直被宠着。”
“是是是,我这不都让你半辈子了吗?”
钟蓉蓉眼角已有皱纹,但皮肤白净、眼睛还是那么纯净,所以显的还是很年轻。
容秋觉的他老了,可在蓉蓉的眼里,不仅一点不显老,而且方正的脸因为岁月的侵蚀,更加散发有由内而外的成熟魅力。
看小姑娘盯着不转头,钟蓉蓉偷偷掐了一把他的腰,弄的走在她一侧护着的容秋又不知道自己错在哪。
自从部门独立后,随着六锭纺车问世,一个人一天可以做出以往三天的量。
这可怕的效率直接让整个布匹的市场震荡,本以为会看看就可以弄,但随着专利法一出,制作出一台这样的纺车就得给皇家研究部啥专利使用费,自己做的都得给十比一的抽成,否则就有罪。
江南的大富商们不干了,纷纷给资助的官员们去信,可来信更让他们白了脸。
这研究部的钱八成是上交国库,皇帝用来打北戎的,不给皇帝就直接让你们每家出50万两银子做军费。
这钱还不会还。
他们都是穷人,哪有这么多钱。
那一个月所有的商户都自发的穿上布衣布鞋,三句不离我真穷。
当然纺车机眼睛不眨的掏钱了,100两银子一台没关系的都得排到大后年去。
等这专利法找着了破绽,富商们开始嘚瑟了,等他们弄出八锭、十锭的更厉害的纺车,他们哪个家族不就独有这专利法了吗,到时候谁想买就得给他们交钱。
那一年整个江南别让听着被夸能工巧匠四字,听着就直接把你拉到小黑屋,让你捣鼓出。
当然吃食啥的尽往好了弄,家人也给你照顾着,就负责一件事。
同时因为布匹的销售量上升,市场饱足,本地的百姓已经拉不动经济时,容秋建议走海运卖往别的属国,现在的茶叶、布匹、瓷器可是奢侈品,被冠以“东方明珠”的称号。
当初被打败的那个小国王已长成个快成年的小伙子,但却朝他父亲一样发展,没了后顾之忧,皇位也没了危机,骄奢淫逸、女色享受是一个不缺。
为了钱,卖奴隶给朝廷。
于是容秋让礼部范尚书答应,还低价买进很多,金银都是驻扎军队的,运来时给点就行,然后直接把这些高价再卖给各州大富豪们。
富商们也是跟权贵看齐,倍有面子,只不过不同的是权贵们是皇帝赐的,他们是高价买的。
不过后来随着某个富商琢磨出分割开来,日夜不休的教她们纺纱,真是只为吃饱啥话没有。
这一弄直接都建大仓库,仓库里弄出个吃饭、洗澡等,然后这效率直接让富商们眼红了。
于是为了百分之三百的利润,通往交州的商道一二月之内就成了型,苗家父子已分别是府尹和郡守,刚开始时就直接去京城的信问怎么处理。
回信确是城门口和各商道税高点,可以让手下吃点好处,但睁只眼闭只眼就行。
这态度完全理解,于是交州可通南的四个属国全都等到三四年之后才发现自己治下怎么人数不但每增长还倒退,下面的官员都已勾结,私下穿着绸缎吃着海味,瞒着国王只说下令催生。
这些与中原百姓不同的肤色、眼球颜色,一开始还让百姓们看个趣,但慢慢的就眼底是轻蔑。
崔丞相对江南名为奴隶仓库的存在早已知道,可通过范尚书传达容秋之言,直接放任不管。
朝廷这年得到了光商路就一千多万赋税,研究部也上交比这还多的金银,户部尚书听说当晚半夜直接笑醒,他夫人吓的还找了神婆跳大神都没醒。
这一笑谈转瞬朝官们都知道,想想上个李公在位期间还是听容尚书的建议找商户和官员借钱还钱的麻烦,这现在就是干,国库就包了。
一有钱不虚,户部尚书都大声了许多。
后来,商家把自家第一无二的招牌都登记在朝廷,可弄完刚有新东西的眉目时,还没等闷声发大财的得意,研究部就推出各种认不得的玩意。
名为手摇式银锭12个横空出世,还更快的速度和比脚简单的模式让直接心气没了。
不买看着同行买的一夜出货,自己这边还手脚忙乱个不停没有人家半天的量,一步错步步错。
等不服气再重启信心时,可以转头的四轮马车出现,等再再努力时,水利啥机器出现了,到最后江南的富商们已经躺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