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210
骆丽珍庆幸她劝动了她姐不带姐夫、孩子们回娘家, 否则不知道她娘能说出什么难听的话。
孩子们现在大了,已经记事了, 她不乐意孩子们目睹她娘指着鼻子骂他们, 而且专拣难听的话骂他们。
骆丽珍看了眼手表,到了孩子们到少年宫上课的时间,她回去喊孩子们过来。
骆谦今天有空, 带孩子们到市里的少年宫学习奥数、英语、俄语、电子风琴、舞蹈。其他孩子选一门或者两门, 骆韵竹、骆筠景两个小胖子一口气选了五门课,如果哥哥姐姐们还选了其他兴趣课,两个小胖子也会把其他兴趣课纳入他们的学习计划。
骆谦:“……”
这该死的好胜心,也不知道随了谁。
“你一个人能行吗?”李谣不确定问。她家5个孩子, 姐妹俩两家共4个孩子,一共9个孩子,其中两个小胖子最难搞。
“可以。”骆谦带孩子们坐公交车到市里。
李谣约姐妹俩去看电影,中午到余占贤家饭店吃饭, 下午到余本顺家服装店挑衣服, 傍晚拿乒乓球拍到学校乒乓球室玩几局。
每天傍晚,学校乒乓球室、篮球场、足球场全是人。
基本上都是村民们在这里活动, 自从他们县被评为模范县,好几家报社过来采访,记者报道余郢有这么一个活动场所, 县城里的人经常骑车过来玩。
骆谦带孩子们回来,孩子们人手一个羽毛球拍, 孩子们找伙伴们打羽毛球, 骆谦到篮球场玩篮球。
从此, 县里添了一个新的运动, 就是打羽毛球。
他们县好像跟球杠上了, 五六十岁的老人打乒乓球,几个月的孩子抱着球滚着玩,大点的孩子精通各种球类运动。
县里在春季和秋季组织各项球类比赛。
骆谦还不知道他无意间的一个举动会带来这么深远的影响。
*
李谣撕下一页日历,上面写着1989年,6月13日,己巳蛇年,五月初十,星期二。
骆谦扩展了20条专线。
他们县成了有名的蔬菜大县,种菜的农民基本全部过上了小康生活。
他们家实现了小富。
孩子们都在上学,他和李谣两人四处旅游,顺便去帝都看望念大学的骆筠文、骆筠修,抽出时间找中介了解他们房子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