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催促85
又这样过了两个月, 楼下的积雪越积越深,足足堆了六七层那么高,这期间大雪也停过, 但是没过多久又会开始下。
地铁站里已经恢复了正常的社会秩序, 每天还会组织人员外出扫雪。
比起最开始面对低温只能瑟瑟发抖的人们,两个月过去,现在只穿着羽绒服之类的加厚衣服,他们就能在零下四十度的雪地里行走自如了。
而在雪地之上, 那些适应了低温的动物也开始频繁出现了。
不得不说大自然的进化机制一直都是公平的。
但人类始终不同于其他动物, 在这些时间里,全国上下的人科研人员都没有停着, 已经针对于那些泛滥的害虫制作出了新的杀虫剂。
水培技术也成熟了不少, 听广播里说,政府打算再往下往周围继续挖洞, 加大这个种植面积,让人民的口粮早日从蘑菇为主变成以米面之类的粮食为主。
听起来一切好像都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但现实根本没有那么美好。
杀虫剂对这些害虫的杀伤力有限,最重要的是,杀虫剂是有限的,但是这些害虫的繁殖力是无限的,杀虫剂打得再多都拦不住跟潮水一样冒出来的害虫。
到后来人们发现, 什么杀虫剂, 还是拖鞋最好用, 一脚下去最少死一只,好用得很。
至于粮食,之前筛选出来的良性种子并不是完全安全的,在种植的过程中不时就会发生植物变异的情况, 运气好的时候只是损失一些东西,运气不好的时候,可能几条甚至几十条人命就没了。
唯一不会变异没有良性恶性区别的植物,就是蘑菇。
所以吃蘑菇不是人想吃,是没办法不得不吃。
能吃上蘑菇还算好的了。
当初留在村子里和城市里没有前往安全区的人才是最惨的。
城市里的人得外出去找吃的,但是往往是只有被吃的份。
这场雪太大了,不止人类需要食物,植物和动物也需要。
只有营养可以让它们继续存活下去。
如果吹开那厚重的雪层,人们会惊愕得发现,在这看似纯净的白雪之下,竟然掩埋了那么多具尸骸。
村子里更是乱象横生,洪灾过后未为了缓解市里的压力,政府曾经做过一个大部分人都不知道的决定。
那就是把一部分灾民分到各个村子去,当地的村民当然不可能同意,可是因为水灾的缘故,他们当地的村民死了不少,活着的毕竟是少数,不少没被洪水冲垮的房子都是无主的,政府有这个决定,他们能决定自己的屋子和田地却不能决定别人的屋子和田地,所以这事也就这样定了下来。
而且有不少城里的灾民是同意的。
那时候这些人就想着反正有良性的种子,现在市里要啥没啥,先到村里,怎么样也能开两块地种种,至少不会饿死。
只能说,这些没种过地的城里人还是太天真了。
这些被洪水长时间浸泡的土地根本没办法直接用来种地,种子就算是埋进地里也是无用功,根本不可能发芽。
刚去的时候人们还觉得不过是一场洪灾,等洪水退了,他们就可以恢复以前的生活了。
直到他们发现种下去的种子大多都腐烂了,而不是像他们想象的那样生根发芽的时候,矛盾就起来了。
没下雪的时候都还好说,种子往地里一撒,怎么样都会长出几颗生命力顽强的农作物,小心一点,饿是饿不死的。
可下雪以后,别说地里的植物不长了,山里的动物都暴动了,这一场灾难,死伤无数。
倒是山上那些杂草和树木越长越茂盛,冒险上一趟山,虽然这些植物和动物都会攻击人,但是人类终究是人类,他们会总结这些植物的特点,变化法子对付这些植物。
植物可没这么多弯弯绕绕的鬼肠子,它们就知道直来直去。
更何况这场洪水过后不少人都发现自己的身体好像越来越好了,村里有做了几十年猎户的老手还能从山上偶尔逮上几只动物打打牙祭。
也多亏了这些杂草和树木,要不然村子里冻死饿死的人会更多。
国外也不太平,北半球的冰雪消融淹没了不少土地,气温飘升,季风紊乱,洋流逆转。
外头要说有那里比国内强,那大概就只有地广人稀这一个优点了。
至于李槿秀,她也不是完全没有进步,天天吃吃喝喝的。
至少她研究出了一个新的种地技巧。
之前云渊教的那个聚灵阵,她琢磨出了个新用法,现在这种情况石头和玉石都难找,但是雪到处都是,这玩意勉强也算是固体。
只比雾气差一些的雪应该也能用。
所以她就突发奇想,把楼顶的雪团成了雪球,按照之前的记忆摆放成阵法。
没想到还真让她弄成了,只是效果不太持久,一天得团上四五次雪球。
但是在这白雪冰原之上,能吃上新鲜蔬菜,她已经很满足了。
但这日子也并不是一直都这么平静的。
这天中午吃完饭以后,李槿秀也不知道怎么就想起来给李大妞打电话了。
但电话一直没有被接通,自从上次通话李大妞拒绝了她的邀请以后,她就没再接到对方的电话了。
听着电话那头的忙音,李槿秀的心一点点沉了下去。
她又去打阿婆的电话,忙音过后,阿婆的声音出现在电话那头。
两个人聊了一会,李槿秀基本上也就对地铁安全区有了个大概的了解。
最后是打给黄老师,她那边最近也不太平,受到其他地区影响,她那边尽管没连续下大暴雪,但气温也降低到了零下十几度。
还有那些不知道从哪里钻出来的蛇和老鼠蟑螂这些东西。
这些玩意也不往别的地方挤,就专门往人住的屋子里挤,而且不知道什么原因,这些玩意的体积变大了,毒性也变大了。
黄老师在电话那头说,村里有几个老人被咬了,连送去抢救的机会都没有就咽气了。
不过好消息是村子里有不少之前在外头打工的年轻人回去了,当然也有很多人再也回不去了。
这些回去的年轻人在村子四周挖了一条沟,在坑底养了十几只猫,也不知道是去哪抓来的。
总之这样做了以后,村子里的害虫总算减少了不少,但还是有漏网之鱼,现在大伙睡觉都不敢睡太死,都提着一口气。
有条件的用布之类的东西做了个罩子,有点像蚊帐又比蚊帐结实些,这玩意罩在床上。
现在没人说什么孩子要独立,得一个人睡的话了,有些人家甚至一家人都挤在一张床上,毕竟都是上有老下有小,分房睡的话很容易顾得了这头顾不上那头。
现在的那些蚊子可不是之前大伙熟悉的,还没指甲盖大小了,这些蚊子全部长大了,一只有两个指节那么大,被这玩意吸上一口血,那伤口是又痒又烧得疼,不过幸好这变异后的蚊子也没什么攻击力,还是一拍就死。
听黄老师讲话的状态还算不错,李槿秀也就放心了。
“秀秀,”
快挂电话的时候,黄老师老生常谈又催促说:
“我在这里挺好的,村里的人都挺照顾我,而且大家伙都挺团结,如果有办法的话,你还是过来吧,我也不知道我还能在这世道里活多久了,但我希望我还能见你一次。”
她说着,声音突然哽咽了起来:
“我第一次见你的时候,我就觉得你真的很像我,你和别的孩子不一样,你的眼睛里是有光的。
那时候我就知道,即使没有我,你也会从那个山村里走出来的,只是会更苦更累,我不想你和我一样那么苦,所以我才决定了那件事。
在我心里,你和我的女儿没什么区别。”
李槿秀听完这句话,情绪没控制住,眼泪就落下来了。
她知道黄老师突然煽情的原因,眼看着这事态发展越来越严重,她一个无亲无故没有依靠的老太太,不可能一直靠着村里人的善心活下去的。
村里的好心人自己也有自己的家人,更别说情况再严重下去,迟早会有人盯上她一个独居的老人。
她迫切地需要一个依靠,长久的独居也让她更渴望起别人的陪伴。
李槿秀沉默了。
这次她没有选择敷衍或者随口应承。
她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应该怎么选,是离开这里,还是继续留下来。
“现在这种情况,”李槿秀艰难地开口:“我恐怕没办法离开这里。”
“没事,”黄老师吸了吸鼻子,勉强笑了两声:“只要你安全就好。”
没有再聊什么,电话就这样匆匆挂断了。
和李家其他任何一个人都不同,对于李槿秀来说,黄老师是那个完全不一样的存在。
因为有她,李槿秀才得以上学,也是因为有她,她们才知道世界上的婚姻不是只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村里那些人干的事情在法律上是不允许的。
也是她,告诉她们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去做。
如果说这个世界上有一个李槿秀一定要感恩的人。
那一定是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