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顾客与店员12
游客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小清新的游客了。
小清新的具体表现在,她极端热衷于徒步逛各个朋友圈里“去XXX城市不得不去的X大文艺景点”,并且积极按图索骥寻找各大公众号里提到的当地美食。
嗯,这样做的结果基本就是走进一家或许当地人并不那么注意的小餐馆,然后听老板讲一个早就在网上看了八百遍的动人故事,最后吃着好吃几率一半一半的“当地美食”。
资深背包客是着实看不惯菜鸟游客这种“小清新”行为的,不过她并不在意,一如既往地自我感动。
这次,出于家庭变故,伤心之余,她又来到了一座城市。
散心。
打开手机,找到了一家当地很有名的奶茶店。
在上午走了整整一万步的她托着疲惫的身体并不能阻挡她那颗文艺的心,于是她义无反顾地骑着小黄车来到了那家并不起眼的店面。
“小姐您想来点什么?我们这里最有名的是XXX,XXX,当然了,最近新推出来的XXX也是很受客人喜欢的一款奶茶!”
意外的,店员是个看起来颇为帅气的小姐姐。
梳着大背头,身上套着黑色的店员T恤,单边耳垂上圈着一只银环,笑容爽朗且富有感染力,看上去就令人心情愉悦。
游客疲惫不堪的身心在此刻得到了治愈。
小姐姐实在是太过帅气以至于她都忘记了在听一遍这个奶茶店的故事。
游客点了小姐姐推荐的那款奶茶,打包,带走。
在下一个“网红”店面边吃面边打开奶茶,喝了一口,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小姐姐给她带来的好心情还是这家奶茶店确实名不虚传,游客难得的产生了“啊,再去买一杯带回去”的想法。
于是她回去,但是之前的那个小姐姐已经不在了。
“之前那个店员呢?”游客问。
“她交班了。”换班的小姐姐绷着张脸,看上去一点都不好相处的样子,“客人你要来点什么吗?”
“啊……那她什么时候上班?”
“明天上午……客人您要来点什么吗?”换班的店员一脸公事公办的样子。
“那就,给我来杯XXX吧。”游客点了之前小姐姐推荐的另一款奶茶。
游客喝了一口,觉得用料依旧良心,但总觉得少了点味道。
她遗憾的回到了酒店,明早六点的火车,她就要回到她的城市了。
似乎只是萍水相逢的过客,但游客一直心心念着那杯味道极好的奶茶。
数年过后,游客大学毕业,工作了,被调到当年旅游过的这座城市。
入职前一天,她刚下火车,下意识地跑到了当年的奶茶店——店面已经被转让出去了。
她觉得有些遗憾,随即又觉得好笑——她不明白她自己为什么记了一杯奶茶记了这么多年,同时记住的,还有那个萍水相逢的小姐姐。
当天入职,人事简单的欢迎新人过后,似乎一切都那么的平淡无奇。甚至连主管都没出面——不过据说是上班路上遇到车祸封路,正绕道过来。
“哎哎哎,大家过来搭把手……我路上碰到一家好喝的奶茶店,特地带过来……也算是欢迎新人来了。”
正说着,主管风风火火说这话就进来。
当年的游客回头,错愕的看着主管的样子。
一如既往的大背头,只不过衣服换成了职场上干净利落的休闲西装。
“呀,是你!”当年的小姐姐突然笑出了声,拎起手里的一个袋子,“这款新出的XXX很好喝的,要不要来试试?”
每天遇见的顾客那么多,偏偏就记住了这个人。
“好巧。”两人异口同声。
第14章 学姐与学妹
学妹是刚刚出国留学的大一新生。
学姐是在国外已经磨合了三年的老油条。
两人之前并不认识。
学妹在入学上课的第一天,出于谨慎,一早就坐在了教室里等待着上课铃声的响起。因为害羞加上人生地不熟且语言尚且还没适应,她只好拼命低头与国内好友聊天缓解紧张的情绪。
“不好意思,这儿有人吗?”
一个温柔的声音从耳畔响起——当然,是用的这个国家的语言。
学妹愣了半晌才反应过来意思,连忙摇摇头,刚想开口回话,却大脑一时堵塞不知道该用“yes”还是用“no”。
不过即便是这样,肢体语言还是能够传递出很多意思的。
学姐笑了笑,客气地靠着她的身边坐下,无意间瞟到上面的Q|Q,有些诧异:“你也是中国人?”
此刻已经切换到中文模式。
学妹一愣——因为这里的亚裔太多,许多长者东方人面孔的人芯子里还是地地道道的外国人,她在其他的课上也从未遇到过会说中文的东方面孔,这一下冷不丁地一问,有点懵逼。
学姐似乎是个自然熟,语气欢快,“你也是学这个专业的?真是少见呢!出国学这个专业的人真的不多,而且还是这门课上,你是我在这门课上见到的第一个国人。”
学妹微愣,“真、真的么?”
“是啊,跟我同届学这个专业的只有三个人,那两个大二就受不了换别的专业了,就我一个人在这里苦苦支撑呢!而且这门课一般只有XX那块儿的才会选修,真是巧了。”
他乡遇故知。
学妹登时觉得眼前的学姐简直就是上天派来拯救她的,本来在异国他乡惴惴不安的心登时踏实了不少。
“加个微信吧?你叫什么?”学姐笑着掏出了手机。
学妹脸一红,完全不经过大脑地脱口而出,“好。”
两人就这样认识了。
下课之后两人对了一下课表,意外的发现两人选修的课程都差不多——当然学姐的学分早就修的差不多,更多的只是出于对这堂课的热爱而做出的蹭课之举。
选修的课程一致意味着兴趣一致。
下课之后已经是晚饭时间,两人干脆一起约饭,竟然发现双方的口味也出奇的一致。
一顿饭下来,可以说是相谈甚欢。
于是两人就这么成为了课友。
一旦学妹出现了生活上的困难,第一个反应就是向学姐取经,而两人一起面对Pro的Due时,更是常常凑在一起分工协作——双方的知识面都很广,总是能够极大效率的完成作业。
在接下来的一年中,两人逐渐成为了无话不谈的密友。
只要放假,学姐就会带着学妹进城浪一圈,遇上小长假甚至直接敲定了飞机票往临城飞去。两人的关系亦师亦友,学姐的兴趣点很是广泛,甚至只要在路上碰见颇具风格的建筑都能跟从浪漫主义扯到现代主义。
“你一定觉得我很吵吧?”某天,学姐又不自觉地在学妹面前侃侃而谈,不好意思道:“不好意思,只是平常都没人愿意听我这些。她们都觉得我的爱好很奇怪,都不愿意听,所以我都不讲的。”
学妹摇头,笑道:“我觉得挺有意思的。”
“……也只会在你面前释放一下自我了。”学姐自嘲的耸耸肩,“毕竟我的爱好实在太奇葩。”
“没事啊,你看我俩选课都选的一样,两奇葩凑一起去不也挺好的?”
……
世界上有一个词语叫做一见如故。
大抵就是说的这两个人。
可惜好景不长。
一年的时间很快过去了。
在学姐最后一个学期的最后一门课final之后,两人一如既往地约饭,然后各自回家。
“……你是要坐地铁吧?”学姐盯着面前的红灯,声音闷闷的。
“嗯。”
“我送你回去吧。”
“好。”
明明是第一次,却没有任何的意料之外。
两个人一路沉默。
夜晚的地铁空得吓人。两人并排坐在一起,却相继沉默。
“我找的工作在东部”学姐突然开口,“你是……要回国吧?”
学妹点头。
她一开始就准备回国发展,两人的交集似乎只有这短短的一年时间,之后便各奔东西。
又陷入了沉默。
地铁到站了。
“我把你送出站口吧。”
“好。”
临到站口,学妹突然觉得不能这么纠结下去了,她干脆心一横准备大步往外迈时,突然被学姐叫住了名字。
“哎,我们抱一个吧。”
似乎听见了某人啜泣的声音。
可是眼前的人却面带笑容——一如初见时的温和。
“谢谢你。”学姐抱着学妹突然轻声道。
“……这一年,就像是个梦。”学妹有些感慨,她大抵能够想象到学姐走后自己的生活是有多无聊。
“我也觉得,是个梦。”
梦太短了。
可是梦总是要醒的。
醒了之后,生活还是要继续。
“谢谢你。”学妹轻声说道。
两人松开手。
“走啦!”学妹故作轻松,背过身去,一步一步地刷卡出了地铁站。
“保重。”学姐看着学妹的背影,直到完全消失。
走在夜路上,学妹看着两端的树,身边空无一人,嘴角还挂着笑容,眼泪却不争气地流了下来。
……就是控制不住。
没有理由,它就是这么出现了,如此而已。
往事如风。
虽然之后两人还能微信联系,但随着时间渐渐过去,也便不再说话。
……直到多年后的学妹已经在重要的职务上独当一面。
这天,她下班,发现信箱里有一张明信片——是学姐的笔迹,但是没有邮戳,背景图是她所待的城市著名景点。
“回头。”
微信里久违的对话框出现了这么一行字。
学妹晃了晃手里的明信片,带着丝哭腔,冲着身后那人笑道:“这上面写的你被调过来了?这么巧?”
“是啊,找不到住的地方,想起你之前跟我说过你家地址,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就过来了,有空位吗?”
啊,我的这里,永远有你的一席之地。
学妹回头,看着那人的样子,深吸一口气,“好久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