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乡村的热闹16
因为张秀才出贡选官,要往外地赴任,一个独子还小,留在家里怎么放得下心,若是带了去,不知要做多久的官,将来儿子婚事只怕耽误,于是便与亲家商量,这两个儿女也不十分小了,索性便做了亲,带去赴任,便是衙内夫人了,岂不美事?
陶秀才自然满口应承了,便与女儿打首饰做衣裳,各种置办。
那边张秀才请了两个官媒,备办了金钗银镯,绫罗绸缎,花红羊酒,选了个良辰吉日,县里找了一班乐人,吹吹打打,到陶大户家下聘。
罗二丫路过的时候,恰好遇到这陶大户家下聘,忍不住站住看了一看。
前世各种娱乐节目、金榜歌曲她还嫌不好,自从穿越到这个世界,在家便是那外行的吹打,也不曾得听过几次!成日听那鸡猪牛的合唱,蝉蛙蟋蟀的演奏,就是跑县城省城,进那茶楼戏园,脑中想的,都是经营发财,耳中听的,都是什么货物贵什么货物好卖……
现在听了一会这前世只以为吵闹的吹打,也觉得甚是悦耳了。
回到家,说起路上见闻,便道今日听人说陶大户家下聘,下月便要成亲。
这年罗家又多喂了一口猪,过年时请屠夫杀了猪——另外还请了两个村里小伙,在猪的震天尖叫中一起将猪绑翻,那杀猪刀磨得雪亮,不一会,将猪杀了,猪血装了满满一瓦罐。然后拿预先备好的热水洗了,不一会,分割开来。
杀猪也不是小事,邻舍的孩子们都跑来看,奔前奔后,笑的闹的,热闹无比。在难得的小孩们的欢声笑语中,一时间罗二丫恍惚间以为回到了前世。
等杀了猪,罗李氏在同村妇人的指点下煮了猪心猪肺猪肠等下水过年,又送杂碎汤与那些帮忙的妇人小伙尝鲜,那些肉都抹了盐腌起来,最好的挑了几条挂在烟囱里做腊肉,预备将来招待客人吃。
几块肥肉放在锅里熬成猪油,剩了一点金黄的猪油渣与全家下饭。
那猪油渣又脆又香,居然不比二丫前世吃过的什么薯片差劲。
当然二丫穿越过来这几年,虽然饮食上相比同村女孩已经是绝对的高水准,蛋奶常吃,但是奔波忙碌,工作辛苦,早就把什么健康呀、减肥呀抛到脑后了,难得的油水,不吃白不吃,不吃这些,将来长得瘦小了,被人轻易打翻,是自己倒霉啊。
这养猪在农家其实是不赚钱的,主要是为了猪粪。
当然,能杀一头猪过年,也绝对是兴旺的标志——哪怕他们其实舍不得吃几块猪肉。
过了年,待陶小姐成婚之日,三乡六村的人都赶了来看热闹,陶家大门上结了花红,十二个乐人吹打,四亲八眷、村人邻舍也送了一两千斤的喜饼。
日头上去,那张公子骑了一匹白马,簪花披红,领了一顶扎花结彩的喜轿,也带了一班乐人,吹吹打打,前来迎亲。
那张公子又年轻,又标致,一个齐整的少年,穿了那绫罗衣服,簪花披红,所谓佛要金妆人要衣妆,更显得十分光彩,那些看热闹的人看了都艳羡不止,说陶大户这次真是找了个好女婿。
进去后过了一阵,司仪的报了吉时,张公子打马领头,后面是花轿吹鼓,陶小姐的两个兄弟也骑马送亲,再后面是二十四箱嫁妆,由陶家的许多佃户扛抬了,一路往县城送去。
这陶家亲事,估计也费了千把银子,算得远近一件盛事。
罗二丫也同了家人到这里看这场热闹,罗李氏看得叹息道,我几个女儿,若是其中有一个嫁到这般,我死也无恨。
当时围观人几千几万,不如此想的,估计也就罗二丫一个。
第二十一章 准备
既然有坐天牢的可能,罗二丫不得不为自己打算一番。
这年头,一个孤身女子是不能上路的,当然了,和这时代所有的事情一样,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特别是乡村地方,若没有什么大案子,根本不会有什么县官衙役来纠风查纪,那小户人家女子,整日做工挑水,哪里那么凑巧都能找到人同去?也只有那富贵人家,才会前面丫鬟,后面长工,簇拥了上路。
但是,一个孤身女子上路,那风险可是九成九,武侠故事里时常说,僧道与那单身妇人都是惹不得的,何故?一个女人能单身上路,不叫拐子拐去,可见十分有本事,所以惹他不得。
罗二丫上次去省城虽然靠了前世学的一点儿小本事没教拐子捉去,但是也吃了大大一惊,几年没敢往省城去。
上次运气好,遇到一个拐子正好是怕鬼的,要是遇到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古代唯物主义者,她一个身单力弱的小女孩,又该如何是好?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她回来以后,着实地进补,每天一个鸡蛋,那是雷打不动,后来手里闲钱多了,又问村里养羊的大户,买了羊奶,忍着那羊骚味道,每天一壶,然后天天爬山锻炼,效果也是刚刚的——等罗二丫到了十三岁,这身高已经到了七尺,直逼她前世的身高了。
罗二丫还设法到县城买书,她特别想要文史地理方面的,只是此地文风不盛,十来年也就出了两个举人,那县城里只有一个小小书铺,还全是科场用书。
她又不能参加科举——进场要搜身。
要托人带书吧,那铺子里的人也不过认识几个算账的字,你不晓得书名,他知道带什么书给你?
这方面二丫真是束手无策,只得先丢在了一边。
然后,她刻意地学了男人的步法。
不学不行了,前几年她还是个小孩,只有上县城办公事才穿男装,既然是小孩,本来就不容易分辨,男装了人家也不会多看一眼。现在她身高已经是个成年人的身高了,若不穿男装,单独往外一走,便有许多不善的目光——这年头男多女少,贫富差距又大,四五十岁初婚的都有的是。一般日子稍微过得去的人家,妇女便不放出门了,就是买个花翠、瓜子,要么叫男人到街市上买,要么等那小贩担上门——也无怪大户人家禁止三姑六婆却屡禁不绝了。所以一班光棍,平日里就是难得看见两个妇女,要么结伴的不好上手,要么就是那衣服褴褛的丑鬼,一个稍微打扮得像样点的单身女子上路,往往马上就有一群光棍骚扰不止,还没地方告去。
所以将来要有万一,单身上路的话,还是男装了最为保险。
罗二丫既然没有被缠脚,男装本来方便,又且罗家过去穷,饭都吃不上,那丁香(现代的耳钉)耳环更没钱买,所以罗二丫的耳朵也是好好的,不曾打过眼子,更加不露破绽了。
前世看新加坡电视剧《莲花争霸》那个白玉川真是雌雄莫辩,骗了罗巧N年,发现真相后她看到演员说,装扮的时候特意学了男人的步法,男人的步法是啥样?罗二丫在村里观察了许久,原来男人的重心在肩膀,走路的时候往往摇晃肩膀,女人的重心在臀部,走路的时候常常扭屁股,她便刻意学习起来,在溪边对着小溪里自己的影子,天天练习。
她不加把劲不行,随着年岁增大,薛婆子已经不止一次上门来说亲事了。
且不说她愿意不愿意去古代人家过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日子,就看这些对象——要么是十三四的所谓读书种子,嫁小学生柯南么(二丫没想到自己也是小学生)要么是二十三四的所谓富二代续弦,嫁去当强奸幼女罪的那个幼女?给人当后妈?
因此她只是摇头不许。
罗李氏不敢得罪狐大仙,又怕女儿将来被狐大仙耽误了,又想着姐姐不嫁出去,将来弟弟怎么定亲事,头发愁白了许多。
罗柱子本来不发话,可是当二丫又一次回绝的时候,罗柱子也有些生气,说:“就是大仙,也没有拦着人家女儿不给嫁人的理!”
这话一出,罗二丫知道这家是留不得了——这也不怪罗柱子夫妻,他们原来是曾经过过好日子的,要不也不会留三个女儿,村里几户穷人都只留一个,除了第一个女儿外全部溺死了。但是正因为过过好日子,所以在重新振作了家业以后,就开始想恢复体面,让自己的女儿过上当时的体面妇女生活——先是缠脚,然后是让狗蛋代替了姐姐的熬糖工作,现在是想她嫁个体面人家。
二丫偷了个空,跑出去找薛婆。
薛婆子走在山路上,便被二丫拦了。
二丫拿了一块两把重的的雪白纹银,在手中颠了两颠,看得薛婆子咽了口口水,这得卖几个童养媳才能赚到啊!
二丫说薛婆子,我托你找户人家说件事,这是茶钱,要是说成了,侄女还有孝敬。
薛婆子忙不迭地点头应了。
二丫便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