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我爹还活着 - 分卷阅读11
r />一行人款款走来,又盈盈的上车,直到几个丫鬟都进去了,也没有人施舍给贾府的人一丝眼风。贾府众人正推搡着想要上前请安,只见走过来一个小丫鬟,上前对几个仆妇微笑着问道:“几位嬷嬷可是荣国公府前来接我们小姐的?”
贾府仆妇口中连忙称:“是是是!正要去给林姑娘请安呢。”
小丫鬟:“请安就免了吧!各位嬷嬷,我们小姐的一应物品都已经下船装车了,我等下人初来乍到并不认得路,还烦请嬷嬷前头带个路,有劳了。”
贾家仆妇连道:“好好好!”心想:又被动了,这趟差事办的实在是丢人!
一时长长的一条车队浩浩荡荡的往城里去了。路边的行人难免窃窃私语,纷纷猜测这是谁家的车队如此大的阵仗……
行至城中一处繁华的街口,车队停了下来,林管家和宋柯来到黛玉车前隔着帘子跟黛玉告辞,叮嘱黛玉到贾府好好休息,有需要立刻让人到林府告知等等。
随后车队分成两路,一路往林府方向去,另一路浩浩荡荡的往荣宁街贾府方向去了。
又行了一段路,马车慢了下来,黛玉估计着要到了。车窗帘子打起一个角朝外看了看。只见街北蹲着两个大石狮子,三间兽头大门,门前列坐着十来个华冠丽服之人。正门不开,只有东西两个角门有人出入。正门之上有一匾,上书“敕造宁国府”五个大字。(注1)
黛玉心想,果然与书中描述的一样,只是对于自己这个什么北京故宫、沈阳故宫、台北故宫,以及各种王府都游玩遍了的人来说,这宁国府看着也就那么回事吧。比想象的似乎还要小一些。
马车又往西走了不多远,同样又是三间大门,这才到了荣国府。车马停下,门口坐着闲聊的华冠丽服之人都有些懵。心道:这谁啊?也没收到通知有重要人物今天要来啊!
但是不管怎么说基本的眼色还是有的,一看这阵仗就怠慢不得!赶紧纷纷起来在路边拱手站好。一面偷偷命人飞奔进去传话,一面含笑请安问好。好一阵忙乱才弄明白是已故的姑太太家的表小姐——林姑娘到了。
心里皆是一惊:二太太最近几天连续命人抬着一顶小轿,赶着一辆马车见天儿的去码头等候,不就是等着接这位林姑娘吗?原以为二太太传递出来的态度对方应该是个打秋风的穷亲戚,今天来了一看怎么像是个豪富的千金呢?
于是又偷偷叫人再次飞奔进去通报。毕竟原来的打算就是从角门随便进去就算了,如今看来恐怕是不行的。
那边贾母早就收到消息说黛玉今天下船了,正带着家中一众妇人在厅中等候,忽然有丫鬟匆匆走进来通报,说是林姑娘到门口了。
贾母高兴的站了起来:“玉儿到哪儿了,可是进来了?”
丫鬟有些欲言又止,王夫人就觉得心里咯噔一下,感觉不大好。
贾母:“为何吞吞吐吐?可是玉儿路上身体不适生病了?”
丫鬟咬了一下嘴唇回到:“回老太太话,林姑娘身体好着呢,并不曾生病。
只是林姑娘的马车到了门口……角门马车是进不来的。
门子那里跑过来请老太太、太太示下,是否开正门?毕竟林姑娘还有十来车的东西,如果不让马车进来,要搬运起来甚是费事。”
丫鬟的话一出,厅中顿时鸦雀无声!在座的都是人精,都听明白了,这是太太(王夫人)原打算命人接黛玉从角门入府,不成想黛玉自己带了车马过来。
丫鬟是个聪明的,只说了货物搬运起来费事,其实重点是黛玉坐马车来的!正经大家小姐都是马车入大门,然后行至仪门停下,小姐们仪门处下车再换轿子或者也有直接步行进后院的。
无论如何是绝没有让女眷尤其是未出阁的小姐在大门外下车的道理。因为仪门之外至大门这段距离虽然是府内,但是男人行走活动的范围,女眷不露面。
贾母人老成精,还有什么不明白的,这是看不起我的玉儿,想给玉儿没脸呢!也怪自己根本就没操心这等从哪个门进入的细节。这是给玉儿没脸呢还是给我没脸呢?
贾母狠狠的瞪了一眼王夫人,一拍矮榻的扶手:“混账东西,这还用问吗?叫他们速速开了大门,把我玉儿迎进来!回头再好好找这些不开眼的东西算账!”王夫人数着佛珠的手一哆嗦……
丫鬟应诺着匆匆的出去传话了。
贾母在鸳鸯的搀扶下站起来,想了想又坐下了,说:“珠儿媳妇,你带着姑娘们到仪门口去迎迎你林妹妹!千里迢迢的赶路这么些个日子,怕是累坏了。”
李纨乖顺的屈膝行礼口中应着匆匆的走了出去,一出门赶紧低声吩咐丫鬟快去请姑娘们!因为此时三春姐妹并不在厅中……
黛玉在车里都快等的不耐烦了,才见大门吱呀一声缓缓打开。黛玉的马车为首,后面跟着拉行礼货物的马车,陆续缓缓的进入贾府大门。随后大门又吱呀一声缓缓关上了。
外面好事儿的还抻着脖子看呢,直到大门关严了,几个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