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吃饭8
“宁清从没提过他有一个弟弟。”我说。
宁泓回答:“我工作忙,他的职位情况特殊。”
“哦。”我闷声应下,心里颇不舒坦,我自认是宁清的挚友,他居然有事瞒着我。虽说我们并未互相见过父母,但我家的基本情况,宁清差不多知道。
我猛然发觉,我对宁清,几乎一无所知。
我知道他是缉毒警,经常出卧底任务,就职于市局,获得过一两次嘉奖,其余的,我竟想不出来。
“我哥是个注重隐私的人。”宁泓说,“他的职业导致他比较多疑。”
对我也多疑吗?我感到别扭的难过,维持住面部平淡的表情:“嗯。”
这种感觉很微妙,像柔软的棉被中夹杂一颗细小的沙粒,手掌拂过,不疼,却硌人。
气氛陷入沉默,谈论逝者总是令人压抑,我另起话头:“你想吃什么?”
“邹老师有推荐吗?”他笑眯眯地问,情绪变化迅捷,仿佛刚刚显露悲伤的不是自己,是另一个同名同姓的陌生人。
“你不是我的学生,不用叫我老师。”我说。
“我哥是你的学生,我当然也是你的学生。”他狡辩道。
每一次提起宁清,都是对我的一次伤害,我垂下眼,说:“粗粮面。”
“多谢老师。”他抬起音调,开朗地回应。
走进食堂,我取出教师饭卡:“我请客。”
大学食堂有国家补贴,物美价廉,整个食堂没有超过十五块钱的单品,他看向位于中部的橱窗:“蟹棒粗粮面。”
我站定橱窗面前,对店主说:“一份蟹棒粗粮面,一份金针菇粗粮面,金针菇的多放辣。”
“两份都多放辣。”宁泓说。
“好嘞。”店主发给我们两个手牌,“等叫号。”
“谢谢。”我拿起手牌,一个95号,一个36号,号码是随机发的,并非店铺卖出菜品的顺序。我转身,看到夏纤纤一个人孤零零地坐在临近打饭橱窗的桌子吃饭,四人长桌只坐着夏纤纤,瘦小的女生手边放着一摞厚厚的书本。我觉得有必要过去打个招呼,对宁泓说:“你找个桌子坐,我等会儿找你。”
“好。”他找了张食堂正中间的桌子,视角极佳,能观察到我的行动。
我没什么好隐瞒的,走到夏纤纤的桌子旁,屈起手指,用骨节敲打桌面:“小夏,一个人吃饭?”
“……邹老师?”她抬头看见我,不好意思地用纸巾擦擦嘴角,“嗯,刚从图书馆回来。”
“怎么不和朋友一起吃?”我问。
不是我多管闲事,我带了三个研究生,夏纤纤学习用功性格内向,再加上她是三人中唯一一个立志考博士的学生,我更关注她一些。
“她们有事。”夏纤纤礼貌地微笑,“我一个人吃挺舒服的。”
我瞄了一眼她的手腕,大半个月过去,她手腕上环状的淤青非但没好,反而更重了些,我说:“你去校医院了吗?开点活血化瘀的红花油什么的。”
“我明天就去,谢谢老师。”她说。
我不放心地看她几眼,粗粮面橱窗的员工通过扩音器喊:“95号蟹棒粗粮面好了。”
我离开夏纤纤吃饭的桌子,走到橱窗前,把手牌交给橱窗后的店主。
店主挖一勺糖、一勺肉酱、一勺味精,洒上麻酱和麻油,问:“辣椒香菜葱花洋葱都要吗?”
“要,辣椒多点。”宁泓说,他站在我身旁,“刚刚那是你女朋友?”
“我学生。”我说。
店主从出餐口推出粗粮面,宁泓端起碗放在托盘上,自己多加两勺辣椒油,抽出一双筷子架在碗的边缘,拿着托盘走到空桌子前坐下。
“36号金针菇粗粮面。”店主说。
我同样喜欢吃辣,没有忌口,等店主放好调料,拿双筷子端起托盘和宁泓在一个桌子旁落座。
宁泓用筷子搅了搅面汤,把配料和玉米面攉均匀,夹起面条吸溜一口,烫得眼圈通红:“嘶……”
“慢点,刚出锅。”我说,看他被烫的可怜样子,我站起身去食堂门口两边卖水的柜台,买两盒维他柠檬茶。我转一圈回来,他笑着伸手:“谢谢。”
“我说给你买的吗?”我发现这人天生的自来熟,没好气地把柠檬茶往他手里塞,“赏你的。”
“老师真好。”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团皱皱巴巴的纸巾,抻平,擦掉手指沾的辣油。
我看不过眼,抽出一张干净纸巾递给他:“用这个。”
他接过纸巾,擦干净手指,拆开柠檬茶的吸管包装,插到饮料盒里,深吸一口,发出舒爽“哈——”的声音:“爽。”
折腾一圈,再不吃面就坨了,我拾起筷子吃面条。今天经历的事情太多,我饿得够呛,不一会儿吃完一碗面,把里面的蔬菜挑出吃掉,连汤底都喝了一半。
他吃完,问我:“还有纸吗?”
“下回自己带。”我抽出一张纸巾递给他。
他接过,擦擦嘴巴,嬉皮笑脸地说:“还有下回啊?那先说好,我想吃火锅。”
“你喝西北风。”我说。
“要草莓味的西北风。”他说。
宁清虽然也说俏皮话,但比他稳重,且没有这种令人牙痒痒的技能。
吃完饭,我端起餐盘走到收残处,放下碗筷,把捏扁的柠檬茶盒子扔进垃圾桶,踏出食堂的门,晚风习习,西边的夕阳景色壮阔。
“老师明天有空吗?”宁泓说,“你请我吃饭,我请你出去玩。”
“没空。”我说。
“你怎么……”他诧异地看我,耳朵和肩膀一起耷拉下来,“我哥明明说你是个好脾气的人。”
“我和你哥是朋友,和你不是。”我说,“你不要太想当然了。”
“你不了解我哥。”他说,“如果你和他是好朋友,那他以前为什么让我代替他来见你呢?”
“什么?”我不解地看向他,“你代替他?”
“瞧,我替他见过你两次,你居然不知道。”他笑起来,十足的恶意,“先走了,下次见。”他潇洒地摆摆手,迈步离开。
我站在原地看他渐行渐远的背影,心底那股子烦躁像一群蜜蜂,嗡嗡鸣叫个不停。
宁清让宁泓代替他来见我,两次,宁清到底是什么意思?
我自认宁清的挚友,竟没有分辨出宁清和宁泓的区别,我又是个怎样不合格的朋友?
如果把宁泓的自来熟,归咎于他在我不知情的时候与我相处过两次,那么一切都说得通了。他专程来见我,或者说,嘲笑我,和我虚与委蛇的交锋,听我口口声声宣称是宁清的好朋友,再一举拆穿,定是一件颇有成就感的事情。
我看着宁泓的身影消失在道路尽头,转身走回办公室。
论文开个头,我本想润色一遍摘要部分的语句用词,现在却失了心情。
办公室里的气氛热闹极了,康岩峰用草稿纸搭建纸牌塔,信誓旦旦地验证他的新理论,毕绪桦抱臂靠在椅子上,看康岩峰的动作。
“干什么呢?”我问。
“邹老师,你来得刚好。”毕绪桦说,“来来来,下注,赌老康能不能搭到十层。”
“十层?”我看着摇摇欲坠的纸塔,“这不都七层了吗?”
“对啊,我赌不能,押一根雪糕。”毕绪桦说,“吴姐押两根雪糕赌可以。”
“我押一根雪糕,不能。”我说,“这东西一阵风就倒了。”
“小邹,你还是太年轻。”康岩峰一心二用,站在纸塔后不服气的反驳,他话音刚落,纸塔应声倒下。
我说:“看,是吧。”
“你这不厚道。”康岩峰说,“钓鱼执法!”
“我没有。”我说,“吴姐,两根雪糕。”
“我和小邹一人一根,我要酸奶的。”毕绪桦高兴地拍手,“每日一胜,心情舒畅。”
“我要绿豆的。”我说,坐在办公桌后,将桌面收拾干净,等吴娟姐买雪糕回来。
“老康,今儿不着急下班啊?”毕绪桦问。
“加班。”康岩峰说,“我重新做了个流体模型,加班把之前落下的补上。”
“小邹呢?”毕绪桦看向我。
“今晚不想加班。”我说,“昨儿夜里没睡好,回去补觉。”
“辛苦,听说数学系凌晨出事儿了?”毕绪桦说。
康岩峰问:“出什么事了?”
“一个学生想不开,爬楼顶吹风。”我说,“还好昨晚我失眠,接到他们班长的电话。”
“唉,现在的孩子。”康岩峰说,“津大这校区是不是风水不好啊,一年跳一个。”
“校区里本科生、研究生和教职工,加起来五六万人,一年跳一个是标准频率。”毕绪桦说,“所以,你劝下来了吗?”
“劝下来了。”我说,“一般真不想活的,哪儿会给别人救援的时间,随便找个桥跳下去,连尸体都捞不着。”
“说得对。”毕绪桦说,“小邹忒通透一人。”
“毕老师抬举了。”我说。
“雪糕来啦。”吴娟姐买了一兜雪糕,给我一支绿豆沙的,给毕绪桦一支酸奶的,剩下两支巧克力的分给康岩峰一支,自己拆一支。
“谢谢吴姐。”我说。
坐在办公室和同事闲聊一会儿,堵在心底的情绪略微消散了些,我暂时不去想宁清宁泓两兄弟的糟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