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传承最后的答案。231
对蛮人的仇恨早已刻入众人的血肉中,多余的话已不必多说。
于是在京军与天锋军战线胶着时,她安排的援兵及时赶到,替天锋军扳回了一程。
谢初领东宫亲卫军杀入阵中,对沈清容道:“云书让我转告你,存放军械的位置在另一边,我带你们过去!”
谈话时,沈清容恰巧看见了李谦。
他绕过横七竖八的尸首走上前。
“......师父?”
李谦没有说话。
他的眼睛大睁着,灰白须发上尽是血迹,唇旁似乎还凝固着笑意。
沈清容阖上他的双眼,又低唤了一声,“师父。”
谢初扫视着周遭,提醒着:“时间不多了。”
“我从来没叫过他师父。”
沈清容看着那具尸首,眼神中似有波光在闪。
但他没有时间犹豫。
他听厮杀声渐近,咬牙起身,“扶松,你们随谢初去看一看。”
*
黎云书一路杀至密室之外,又重伤了试图阻拦她的京军之后,独自潜入暗道。
她行过之处,夜明珠次第而亮,将整个密室照得光怪陆离。黎云书按照李谦的说法操纵入门处的机关,夜明珠转了照明方向,墙上的诗句在微光中斑驳呈现。
四面墙壁印着密密麻麻的字。
光亮折射在地上,隐隐现出一句话:“大邺之本,在乎......”
没有了后文。
恰在此时,石室外传来了轰隆声,地面剧烈晃动。
她避开碎落的石块稳住身形,开始看起了四面墙上的诗文。
按照李谦所说,每一个文字之后都藏有机关。她只要从不同诗文中找出“苍生”、“公道”二词,以手覆上触动字后机关,这个局便能解。但如果错误超过三次,机关就会彻底卡死,再难打开。
其中,“公道”这词被焚毁了一大半,是李谦凭着笔画加积累猜出来的。不出意外的话,凭这两个词足以解开密室。
墙上的文段出处极杂,更是凭晦涩难懂的上古文字所写。幸而她学过皮毛,勉强能看懂文段。
黎云书才刚刚找到“苍”字,石室便被火炮打了个正着。她后跌了几步,看石门的裂缝隐隐透出光亮,匆忙顺着光去找剩下的字。
一旦石门破损,阳光掩盖住夜明珠的光,这些墙壁上的文字就很难看清楚了。
石室外攻势渐近。
地面一阵又一阵震颤。
她在拼力稳住身形,像是在拯救暴雨中颠簸的船只,力挽这个动荡乱世。
苍生。
公道。
她一个字一个字找。
透过石门的罅隙,两方的杀声渐渐逼近。
唯独石门之后,这间藏着最后翻盘机会的密室,用数千年的积淀隔绝了一切干扰。
黎云书起先是在找字,看着看着,竟不由自主地陷了进去。
上面记载了许多历史神话,从远古至今,从天地到人。
古时,有愚公为后世而移山,年过九十仍坚持不懈。
如今......
有人宁肯被所有人忘记遗弃,在茫茫雪原上牧羊,也不改其志[1];
有很多人为了守住民族最后的气节,十万余人紧随幼帝,相继投海而死[2];
有一群人记录下他们,代代相传,才让这么多人没有埋没在历史之中。
黎云书找到了“苍生”。
她继续找着。数万代白骨垒起来的历史长河之中,有人死谏奸臣,有人为民起义,有人身处牢狱中用血写下“何憾于天”的誓词,在面临死亡时慨然长笑:“持此一念,终可以见先帝于在天,对天下万世矣!”[3]
黎云书找到了“公道”。
刀枪碰撞与画角声一点点近了。火药炸在石门之外,飞溅起的火星透过裂缝渗入,连她都觉出了灼热。
可是没反应。
她触动了这四个机关,看着夜明珠光线一变,竟是提醒她还有一个答案。
黎云书的后脊唰地漫上寒意。
怎么还有?
还会有什么答案?!
光斑在地上浮动。
又有轰炸声在耳旁响起。
而她全身血液凝固,几乎是僵在了原地。
——不。她不能慌。
黎云书逼着自己冷静,看着密密麻麻的古文字,大脑运转近乎过速。
她一目十行地在墙壁上翻找,企图通过微弱的关联找出最后一个可能。
但收效太低了。
那古文字足有万字之多,又难以辨认。便是先前的两个词语,字都分布在不同的墙面之上。
从一万字中猜测每个字之间的联系,并推断出最后一个答案是什么......这途径简直比大海捞针还难。
黎云书很厉害。
可她不是神仙。
又是“轰隆”一声巨响,石门难以支撑,坍塌了一小半。
墙上字迹顿时变浅,她猛然转头,听蛮人用熟悉的口音扬刀厮杀,见京军为了护她拼命抵抗。
她没有时间了。
但那个答案是什么?
大邺之本,亦即立国至今所依仗的……还能有什么?
黎云书目光在石壁上飞快略过,手心攥出了冷汗。
是什么?
到底是什么?!
就在此时,石室外传来舒愈的哭喊,“你们杀了李夫子,我和你们拼了!”
她耳旁“轰”地一声,脑中像是被人狠狠打中。外面的杀声,号角,哭喊......什么都听不见了。
危难关头,她竟不由自主地走了个神。
师父他……
死了?
他明明还有那么多知识没有传授给她。
他明明还说要替她教训沈清容。
她还想让李谦看着自己成亲……
甚至连最后一个答案是什么都不知道。
黎云书不知是有人改动了密室,还是李谦错看了答案。她的手抑制不住地颤抖,是急,是怒,是恨自己无能,是焦虑不安。
可就在那时,舒愈又一声大喊:“师姐,师父到底还同你说了什么啊!我们快……快撑不住了!”
还说了什么?
他说了密室的解法,说了许多刀子嘴豆腐心的话,还说……
“我教给你的一切,都是我、甚至前面无数代人的绝学。”
恍惚间,那个佝偻固执、脾气不好的老人又浮现在她眼前,正气恼地敲着竹杖,吊着眼睛骂她,“你死了,是想让这些学识失传吗?!”
刀光剑影逼近。
石门被攻破的前一刻,黎云书猛然醒悟,用最快的速度按下了两个字——
“传承。”
夜明珠的微光霎时熄灭,墙上的字不见了踪迹。随着“咔哒”一声轻响,地面传来机关运作的晃动。
她成功了。
但黎云书没有时间高兴。
她掐算着时间,咬紧牙杀入阵中。
鲜血如雨一般落在她脸上和衣衫上,满天的血雨如同被狂风卷起的落梅。她斩杀着蛮人,拼力往南边看去。
就在她回京途中,子序听闻了风声,往北边而来。
他称自己借来了大理蛊兵,但要在如此悬殊的情况下扳回一程,还需要研制更厉害的蛊。
黎云书策反了兵部众人之后,他亦悄悄潜伏在邺京附近,答应会尽早将蛊改良好,以便增援她和沈清容。
如果大理真的能助力,对敌蛮人和刺杀姜鸿轩,胜率会大大增加。
只是......
“沈清容。”
黎云书从包围自己的蛮人中撕开裂口,手已经疼到发软,剑尖也开始打颤。她深吸一口气,半是期许,半是绝望地想:“你可千万别做什么傻事。”
*
而那边。
两方的交战,越发逼近军械所在。
扶松一路拼杀至沈清容身边,“殿下,机关解除了,只差最后一步。”
“好。”
沈清容带着扶松见机撤离,一路撤进了掩藏军械的暗道之中。
有天锋军将士挡着,石门成功关闭。沈清容清扫了追进来的蛮人,领扶松绕了许多弯后,眼前豁然开朗。
他用火折子点燃了石壁上的炬火,看着地面上森然陈列的庞然大物,心潮澎湃。
它们有的形似战车,却套上了坚硬外壳,刀枪不入;有的身量细长,借底部的支架滚轮行动,上有数柄长刀并一个座椅,人若操纵起来,足够以一敌百。
而此刻,他们都如沉睡的巨兽,在火光之下泛着寒冷的光泽。
随着炬火的亮起,正中地面缓缓开启,现出了一方岩浆般滚烫的赤红。
从赤红中分出了许多细细的沟渠,通向为数不多的异形军械。只要有皇子投身进去,大邺皇室之血就会顺着这些沟渠,注入到不同的机甲之中。
沈清容向前走了几步,被扶松拉住,“殿下。”
“你跟着我这么多年,委屈你了。”沈清容拍了拍他的肩,语气稍缓,“有了这批军械,对敌蛮人不成问题。”
扶松心尖一寒,“你要跳下去?”
“姜鸿轩不是皇子,能征用军械的人只有我。你放心......”
他话没说完,忽听暗道传来异动,尾音陡然扬起,“什么人!”
沈清容朝异响之处掷出暗箭。
暗箭射落了什么东西,哗啦一响。
——是一顶玄色帷帽。
片刻后,一个人影提着长剑,自黑暗中徐徐行出。
“久违,沈少爷。”
姜鸿轩挪开掩面的手,映着脸上将好未好的疤痕,笑意森然,“或者我可以叫你另一个名字,五殿下,姜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