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一更】39
家里没人不夸沈夏至。
而陆书阳呢,这几天没去县城里,也没去公社,都在很认真地去挑粪赚工分。
等到晚上吃完饭,陆书阳就会特意跑一趟柳南村。
他打着去看自己老丈人的名义,就是想去看看,孙巧燕和沈振军到底有没有发现家里没有了一条金链子。
经过他几天的观察,陆书阳得出一个结论。
这条金链子,绝对不属于孙巧燕和沈振军。
这几日,家里面除了暗沉沉的充满丧气,要不就是在提防他去捣乱。
不过陆书阳可跟柳南村的村民打成了一片,现在整个柳南村都知道,沈家的大姑爷孝顺着呢,天天来看老丈人。
人家好心好意地留下照顾老丈人,但是孙巧燕两口子不领情,不给人家饭吃,还把人撵出去。
任由孙巧燕在外面怎么解释,都没人信她的。
可给孙巧燕气够呛。
以前都是可这她到处说别人的不是,她就不明白,现在怎么就反过来了?
陆书阳回家和沈夏至交换了信息,沈夏至琢磨着,“咱回头找机会把那条金链子拿回来咋样?”
陆书阳点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
“明儿就是八月十五了,大姑姐他们往年都回来过节不?”沈夏至问道。
陆书阳挠挠头,“我也不知道。”
“你咋不知道呢?”沈夏至很是诧异。
陆书阳解释道,“每年八月十五我也不一定在家,明儿我还得再出去一趟,要不,你和我一块儿去?”
沈夏至满心的好奇,“去哪儿?”
“去县城。”
沈夏至有些纠结,“我才第一年到你家过中秋节,就这么和你出去好么?”
“有啥不好的?”陆书阳不以为意,“明儿我跟娘说一声,你都做了这么多天棉衣了,也该出去透透气了。”
沈夏至笑眯眯地点头,“好,听你的。”
“这才乖。”陆书阳在沈夏至的脸颊上捏了捏,“多长点儿肉,捏着才舒服,来,让我香一个。”
“没正经!”
第二天一大早,陆书阳就和赵春菊说要出去,这次要带着沈夏至。
赵春菊就知道,她儿子安分这些天已经不错了,现在你想拘着也拘不住,不过有沈夏至一起的话,她也放心一些。
“你别把夏至给我弄丢了,出去安分一些。”
陆书阳美滋滋的,“娘,你放心把,等我和夏至回来给你们带月饼吃。”
赵春菊一听,朝着隔壁院子喊道,“吃月饼啊,那感情好,这可是城里人吃的金贵玩意,好几毛一块呢,你和夏至可不兴多带啊,太贵了,咱尝尝就行。”
对于他娘这种,随时都想站在王素芬头上的作风,陆书阳以前不理解,现在觉得他娘做的好!
陆书阳接着话头说道,“娘,咱家这么些人呢,那一人不得分上一块儿?夏至最近给全家做了棉袄棉裤棉手套啥的,我还想给夏至多买两块儿补补呢。”
赵春菊跟着应承,“你说的对,好好给夏至补补,夏至可太辛苦了,那棉衣服做的,比定做的都板正。”
王素芬在另外一边听着,心里那个不是滋味儿。
人家沈夏至天天自己找活儿干,自从沈夏至进门,老陆家的屋里院子里,干净的跟什么似的。
那两只鸡都比以前看着精神!
反而是他们家,原本以为娶了个媳妇进门,日子能更红火。
现在看看,家里先是欠了一屁股账,这沈立秋一天天跟个炸毛鸡似的,活不乐意干,就知道气她。
至于主动做棉衣服?那更是不可能的。
他们家八月十五啥吃的都没有,人家还要进城去买月饼,凭啥啊!
气不过的王素芬,又转头去找沈立秋麻烦……
沈夏至将家里都打理妥当,这才跟陆书阳出了门。
俩人先去开了介绍信,然后准备徒步去县城,毕竟只是一个多小时的路程。
走一段,陆书阳就会背上沈夏至一段。
沈夏至不让,陆书阳就背起她就跑,沈夏至怕摔下来,只能使劲儿搂着陆书阳的脖子。
“你还是放我下来吧,让人看见影响不好。”
陆书阳才不放,“你是我媳妇,我背我自己媳妇有啥不行的。再说了,你走路那么久多累啊,我背会儿,你再走一会儿省体力。”
沈夏至小脸红扑扑地趴在陆书阳的背上,坚实,宽厚,给了她无尽的安全感。
鼻息之间是熟悉的陆书阳的气息,沈夏至突然声音闷闷地,“陆书阳,我以后,只有你了。”
陆书阳知道沈夏至可能是想起了娘家人,他柔声说道,“沈夏至,你嫁给我了,这一辈子我都是你的依靠,绝对不变!”
沈夏至突然笑了,她伸手挠了挠陆书阳的脖子,声音柔柔的,“那我们以后多生几个孩子好不好?”
陆书阳觉得不咋好,孩子多了,他咋和沈夏至腻歪呢。“生一个就行,生那么多干嘛?”
沈夏至很羡慕别人家的亲情,“我要是有几个孩子,一定对每个孩子都好,不偏心。”
“你肯定不会偏心,咱们俩的孩子一定是有福气的。”
俩人走到县城,陆书阳心里盘算着,等想办法买辆自行车。
现在自行车要一百六七十块一台,更何况还得要票,这票实在难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