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109

  两个推着行李的日耳曼人种, 左顾右盼、表情烦躁,非常好认,苏净禾举着手里的牌子当先迎了上去, 问明了两人的身份。

  她先用德语, 后用英文, 对面二人明显都非常吃惊。

  “噢!你会德语!”

  苏净禾笑了笑:“我是这次负责接待工作的sue, 我会一些德语的日常对话, 但是再难一点的就不太行了。”

  见她搭上了话, 后面的副组长跟司机连忙去接两个专家的行李。

  苏净禾给两边简单做了个介绍,领着二人往外走。

  加上中转时间,诺德跟贝法足足坐了二十多个小时的飞机,贝法还好,诺德几乎是一路沉默,黑着一张脸,在车上不安分地扭来扭去, 时不时还发出嫌弃的声音。

  苏净禾只当做没有听见。

  到厂区的时候已经凌晨三点,她带着两人到了住宿的地方, 介绍说:“我们准备了两种类型的房间, 两位可以看看喜欢哪一间。”

  说着推门而入。

  她一开灯, 昏黄的光线从屋顶洒落,映照出屋子里的一应陈设。

  诺德跟贝法不约而同地发出了一阵惊呼。

  房间里是全套竹制的用具,包括桌椅、衣柜、床, 甚至桌上的杯子,床头柜的花瓶,都是竹子做的。

  床品是白色,看着非常干净,床旗上是笑容可掬的熊猫抱竹子图案, 可爱极了。

  “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贝法惊叹地叫道。

  诺德虽然没有像同伴这样□□裸地表现出自己对这间屋子的喜欢,可脸上的阴沉也减轻了不少,甚至还露出了笑容。

  苏净禾微笑着说:“这是特色房间,还有另外一种是按照普通酒店的标准来布置……”

  看完了两种房间,贝法跟诺德毫不迟疑地都选择了竹制主题的住处。

  苏净禾给他们介绍了各种用具如何使用,这才跟其他接待的同志一起出了门。

  一听到后面的门关上的声音,刘妮雅就忍不住问道:“这房间里什么都没有,隔壁那间套房可是早早就开始装修了,都是最好的家具,他们为什么不选?”

  苏净禾只好跟她解释国内现在哪怕是最好的家具,在他们看来也简陋得很,倒是其他具有当地特色,或者看着与众不同的东西,会让这些外国人感兴趣。

  刘妮雅叹了口气:“希望有一天,我们也能发展得跟他们一样好。”

  苏净禾郑重地点了点头:“用不了多久的。”

  两个德国公司派过来的专家很快就适应了这里的生活。

  苏净禾安排了一个英文流利的男同志住在他们隔壁,要是遇到什么问题,可以随时解答。

  等到筹备组的领导们从京里回来的时候,整个生产线的设备组装已经有了雏形。

  苏净禾没花多少时间就跟贝法处熟了,又过了小半个月,诺德也跟她成了朋友,刚到来时始终黑着的一张脸,也变得天天都带着笑容出出进进。

  他后来私下跟苏净禾透露,自己是因为在总公司的派系斗争中站错了队,才被发配到了中国。

  “他们都说这里的人又落后又野蛮,吃动物的内脏、爪子,工厂里条件差,工人还都是不能沟通的蠢蛋。”说起自己的偏见,诺德的一张白脸都红了,“我来了才发现,都是胡说八道!这里的条件虽然差了一点,可是人都又热情又善良,还勤奋聪明,做事也非常仔细认真,真希望让他们亲眼来看看,才会知道自己以前究竟犯了多大的错误!”

  “我以前去英国、法国的工厂里也做过技术指导,他们什么都指望我们去教,也不会主动过来学习,一天只上五个钟头的班,光是组装新机器,都用了半个月,可你们从上到下,不单是技术工人,哪怕是普通工人,也对这次引进的新生产线有很深入的了解。”

  苏净禾自然知道这些话里不乏善意的谎言。

  比如诺德他们公司卖给英国、法国的,无疑是最先进的生产线,而卖给他们的,则是已经被淘汰的生产线。

  而工厂里的工人们之所以能完全做到对诺德、贝法他们的指令,把机器以最快的速度组装起来,又对新的生产线相对熟悉,完全是聂正崖在所有设备配件上都标了数字,并且对工人们多次培训的结果。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英国、法国公司对技术指导不上心,是因为他们自己的生产技术也在同样的水平,就算将来专家走了,也能自己解决。

  而国内却没有这样的条件。

  诺德是机电双通的专家,贝法虽然弱一点,在机械方面也拿得出手。

  新生产线是通过继电器来操作控制系统,相对简单,复杂的是工艺和配方。

  苏净禾就跟聂正崖两个人打配合,联合所有翻译组的成员,带上厂里的专家、技术人员,一起拉着诺德、贝法两个人给他们上小课。

  合同上专家指导的时间其实只签了八个月,可到了时间之后,在大家的努力下,诺德、贝法两人硬生生拖到了十一个月,才依依不舍地走了。

  临别的时候,诺德已经学会了啃鸡爪,自己做鸭血粉丝汤,也早就不用饭堂给他单独准备什么面包果酱牛奶了,不但如此,早上去抢豆浆油条的时候,他跑得比谁都快,吃起螺蛳粉来,还会要求打饭的阿姨多放一份酸笋。

  同期军区一共新建了四个厂,引进了九条生产线,其他三个厂或多或少都出了问题,甚至有些到了最后,生产线也没有完全搭建好,唯有军需厂筹备组负责的这一个把生产线全部都搭建起来了,生产出来的产品全线达到了所有的指标要求,而从来意见多多的外国专家,对当地的工作赞不绝口。

  诺德和贝法走后的第二天,苏净禾与聂正崖就被军需厂的领导先后找去谈话,分别升了两级跟三级,还推荐他们去参加小范围的高考。

  “考得上考不上都不要紧,如果考上了,毕业之后照旧分配回我们这里,如果考不上,我就给你单独写转正申请。”

  领导笑呵呵地对苏净禾说。

第66章109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在七十年代被娇养大结局+番外章节

正文卷

在七十年代被娇养大结局+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