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再次相见
一家家走下来,见荀应淮比他人都要快的反应,此刻便知晓了他并不是一个空有皮囊的愣头青。
担心荀应淮转头赶人的梧枝连忙行了一礼,出声把荀应淮叫住:“这位郎君,若是京中有人以债负质当人口,应如何?”
以役偿债[2]的部分荀应淮背得很熟,他下意识回答说:“那自然是仗责一百,再人放逐便。”
梧枝点点头接着道:“若是那人乃位高权重者呢?”
荀应淮听到这颇有些大逆不道的话,太阳穴突突一跳,这才正视那位背着烛火的女使,声音不可避免的染上烛烟,略微低沉的回答掷地有声:“若是贵臣,抑或是天家,也是一样,立偿之,奏裁。”
她问的这个问题,并不是凭空而来,事情发生在两年前,即使消息传递不便,可这事就赶巧发生在通州,他们这群举子日日夜夜研析各种刑案作为考题,不知道也难。
深陷这案子里的不是别人,正是当今陛下的亲生姨父,一辈子插科打诨的过,临了老了犯下错,侵街[3]占了他人的屋舍,陛下也只是高高拿起,念在亲戚一场的份上轻轻的揭过了。
只说姨父年纪大了,去通州待几年“服役”也就过去了,欠的钱也由他这个做侄儿的还罢了。
这件事在朝中争议了几天,最后是这个结果收场,于是谁也不好再议论了。
总不好指着陛下的鼻子说他这件事做错了吧。
那可真是无法无天了。
话毕,荀应淮也沉默了,谁都没有把话摊开了讲,可他就是明白了。
这位女使背后的人,有这个胆子跟上头那位对着呛,那个人要么是权势滔天,想取而代之。
要么,就是天子近臣,知道此举不妥,却没有办法扭转,所以才把这件事作为考题,说给将要科考的举子听。
所期待的,就是有志之人的出现。
他有的东西不多,能给的只有一腔孤勇。
“你家主子有说不出的无可奈何,荀某愿尽绵薄之力。”
烛火映照在荀应淮清俊的脸庞上,让他的五官更显得立体了起来,带着一往无前的决绝。
如此,就是答应了。
梧枝心中微讶,“公子不想知道我家主子是谁?”
寻常人乍然遇到这事,都会慌不择路,恨不得刨根问底,想要知道自己将要效忠的人究竟是谁,是好是坏,要不要好处。
公主的回答都是不回答,只有荀应淮,她说:“他要是问了,就告诉他实话吧,如果没有,”章颂清当时顿了一顿,仿佛和荀应淮认识好多年般熟悉,叹道,“他不会问的。”
真的如同章颂清的猜测一模一样,荀应淮接着补了一句,似乎是为了打消梧枝的困惑:“既然你家主子有这个胆识,荀某为了他这份信任,也无所谓问个究竟了。”
“日后公子若有什么需要的,派小厮来吩咐一声就好。”说完躬身。
梧枝眼见差事办妥就离开了。
剩下母子二人在厅前,只余下两道呼吸声交替着。
他们家的蜡烛不是什么好材料的,烧了半晌就见了底,慢悠悠的晃着,半死不活的残存一点点的光亮,连两个人的眼睛都照不分明。
等到梧枝脚步声远到听不到,荀应淮沉声道:“母亲,今晚不能睡了。”
“儿子,速速离开上京,哪怕开考前两日紧赶慢赶从城外进来,也好过趟这浑水。”
作者有话说:
注释:
1.行老:《东京梦华录》中说:“凡雇觅人力,干当人、酒食、作匠之类,各有行老供雇。”行老就像是现在的中介机构。
2.这段关于债权问题的话参考了《唐令》,《宋刑统》,《包公墓志铭》,有改动。
3.出自《续资治通鉴长篇》卷一二,侵街就是现在的违章建筑,在当时的法律中是要拆毁赔钱的。
感谢在2023-02-03 14:51:03~2023-02-07 01:15:08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溪团子 12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5章 再次相见
◎“小郎君,我们借一步说话。”◎
一改梧枝面前的腿脚不便,荀母手脚麻利的收拾好包裹,把一堆东西塞到荀应淮手上。
“早些时候我就让淳哥儿他们领着泫儿走了,你哥哥他们没必要惹火烧身,我就说是钱不够了,留个小厮陪着你就好,让他们先回通州等消息,没让那女使看出来。”
“劳烦母亲了,是我引起的祸事,却连累你们也遭殃,”荀应淮眨了下眼睛,“走水路颠簸,但也快些,只能如此了。”
说话间最后一点火光也熄灭了。
遇到这种事,荀应淮也没心思再多废话,事发突然,一些寻常的生活用品是不能带了,收拾收拾书就径直带着母亲往夜色中走去。
马车内
“公主,事情都办妥了。”梧枝上了马车,语气轻快的和车上的章颂清一一禀报,说着拿拳头捶了捶自己的腿,好松松筋骨,走了这么多家,就三四个是堪用的。
“公主果然是料事如神,那荀家的果然什么都没问呢。”梧枝说完了在荀家发生的经过,捶着腿,对坐在一旁的章颂清夸口称赞道。
却见章颂清没有露出一丝一毫的喜悦表情,反而砸吧出一点不对劲出来,转头问她:“你是说他的母亲一直在堂上,问那两个问题的时候也是吗?”
Tips: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www..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天作之合 甜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