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番外四385
二弟却不知道皇庄最重要的不是培养和皇祖父的感情,而是脱离皇子身份以另一个视角看世界,以及和那位博学多识的林大人探讨一切。
他从林大人信中得以窥见边境的情况,底层百姓的所思所想,以及发展经济对一个王朝上上下下的重要性。
文基有十万个为什么,林隽便有十万零一个耐心的解答。
那位深入地方的大人所掌握的东西是翰林院最好的侍讲研究十年书籍都学不到的。
虽以皇祖父的名义写信,想必那位聪明的林大人早已猜到背后另有一个好奇的小孩子吧。
此后两年皇祖父身体不好,他一直在身边侍奉。
送走皇祖父后父皇突然变得奇奇怪怪,同林大人生了龃龉,文基正不知如何是好时这对君臣转瞬又好了起来。
直到听说林大人要去东北,文基辗转反侧,最终鼓起勇气找到文烁请求同林大人一起出京。
“你想清楚了?”文烁眯着眼睛看向自己的长子,无形的压力在大殿中扩散。
“奴儿干都司寒冷无比,可没有京城好过。”他似要看到文基心中,细品他这番举动背后的目的。
文基拱手:“孩儿想清楚了,皇祖父常与孩儿说身为大文的皇子理应出去走走,见识过民间疾苦后哪怕不能成为国之栋梁也该知道不为百姓添乱。孩儿深以为然,孩儿也想效仿父皇当年所为,求父皇成全。”他抬眼定定的看向文烁,表明自己并没旁的心思。
文烁点着桌角,“咄咄”声回荡在殿中,半晌,他欣慰的笑起来:“我儿能有这般的想法,可见你皇祖父将你教得很好。”想到先帝,他眼里有柔软之色闪过,不论如何现实中的老父亲待他极好。
“你去吧,能跟着元卓学到几分我就没什么可愁的了。”
文基便这样黏上了林隽,死皮赖脸的叫林隽“老师”。
奴儿干都司的天可真冷啊,文基初到这边被冻得出不了房门。然而看起来仙气十足的乐安郡主和比他小几岁的原清、惟明兄妹俩都能顶着风雪行云流水的打拳,文基只得咬牙请教识枫师娘,苦练数月将冻掉的面子捡起来。
文基想不通林隽要如何经营这个苦寒之地。
他寸步不离的跟着林隽,看着他花大笔银钱从俄罗斯买矿;看着他在塔山卫划定地址建立钢铁厂;看着乐安郡主调试各种钢制品配方——一年、两年、三年,钢铁厂从一片冻土拔地而起,工人原本只有卫所的汉人,渐渐的苦兀人、达斡尔人、鞑靼人也加入进来,原本泾渭分明的汉人和土人交流来往,再不似以往那般剑拔弩张。
钢铁只是林隽的一部分布局,文基看见他不知从何处买来石漆,这样那样炼制一番就成了能帮助苗木御寒的地膜!
对于庄稼来说那可是无价之宝啊。
有这东西奴儿干都司也能种粮食了。
若非亲眼所见,文基也不敢相信林隽能将苦寒之地经营成大文工业重地。有林隽打的基础,此后数十年间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文朝彻底掌控了原本快要舍弃的奴儿干都司!
某日,文基请教林隽:“老师弄出这些好东西,对大文的百姓自然是好,但……”
林隽笑眯眯的看向他:“但又怎的?”
他一双长眼里饱含鼓励。
文基迷茫道:“但我们文家对大文的掌控在随之降低。”
商人知道海外能挣钱便会跑出去,听说某些地方的土地、爵位都是能用钱买到的,那样的商人还会是大文人么?还会对皇室服气么?卫所、工坊有人、有技术、有钱,他们不会生出异心么?甚至他偶然看到乐安郡主和惟明妹妹画的什么“飞机”、“汽车”图纸,倘或构想实现,普通人也能通过机器飞天遁地,那他们文氏皇族到底算什么?
百姓还会敬畏他们么?
林隽听完他的疑惑,感叹这位大皇子又是一个敏锐的。
——是的你没感觉错,这样下去你们文氏皇族要么被推翻要么脑抽将这些新事物禁止然后再被推翻,咳,有些过于刺激了。
他双手拢袖,轻声问:“殿下以为皇帝是什么?”
文基冷不防听到这个问题,被他难住了,磕磕巴巴道:“皇、皇帝自然是父皇。”
林隽笑起来:“臣以为皇帝、官员同工人、农民一样,归根结底都是一份职业。这是我们一辈子要从事的事业,需要拿出专业的工作态度。”
文基茫然的看着他。
“工作么,要么为的糊口,要么为的抱负。”林隽开始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臣之家当早已能够一家人生计,按说可以退休了,还这么往贫瘠地方钻自然为了实现心中那份理想。”
“做得好,臣自然能够长久干下去;做得不好,臣就该给其他能人让位、放弃这份职业啦。这便是顺应事物的发展规律,若臣偏要想方设法死犟着不撒手,对己身、他人都不好,届时就要流血。”
“人嘛,就是忌讳将自己看得太重,更忌讳将别人看得太轻。”
跟在他们后面的原清听得目瞪口呆,他扯了扯妹妹的袖子暗示:咱爹真的好大逆不道哦,不想过啦?
惟明优雅的翻了个白眼:大不了咱们带着姑姑卷包袱跑路,这也是顺应事物的发展嘛。
原清:……所以文基的忧虑也不是无中生有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