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尘埃落定178
武则天早就想找个机会除掉裴炎,现下长安城里关于裴炎谋反已经有了一首儿歌“一片火,两片火,绯衣小儿当殿坐!⑤”
其实这歌谣本来是徐敬业为了策反裴炎所作,裴炎当时看见相当不解,所以他真的见过骆宾王询问,让他给自己一解谜题。
其实裴炎那么聪明,并非真的不懂,这一片火,两片火,说的就是他的炎字,绯衣就是裴字,不就是说裴炎嘛!另外小儿两字是代表的是他的字,子隆,儿歌的意思就是裴炎当殿坐,表示他是可以抗衡武则天的⑥。
裴炎猜得出来,他当下不过是想要找个借口与骆宾王见面,这次见面中,他表达了自己想杀武则天,拥护李旦的想法。
可骆宾王的政治目的却与他不完全一致,他起兵自然也想杀了武则天,但他不想拥护李旦,想让徐敬业当皇帝,裴炎认为这不过是乱臣贼子!但当下他自己又无法杀死武则天,所以心中想着要借徐敬业的力量,当下没有明确表达拒绝,只是犹豫,但却送了很多黄金、白银、珠宝给骆宾王,做他们的谋反经费。
他与骆宾王的见面本来是十分隐秘的,但现下徐敬业那边已经兵败投降,那些降将巴不得讨好武则天呢,骆宾王的亲信自然都招供了!
这歌谣也被翻了出来,武则天正愁没理由杀了裴炎,如此,便赶紧快刀斩乱麻,非常迅猛的将裴炎抓住,下了大狱,然后才将歌谣传出去,这样一来,谋反之事,人尽皆知,即便裴炎的门生党羽,也无人能再开口为他求情了,武则天这一击,干净漂亮,裴炎只能等着死期,诛党猢狲散去,该抓的抓,该杀的杀!
如此,武则天登基之前的三个阻碍已经踢掉了两个,最后便是李唐王室了。
武则天自在必得,李元嘉却惶恐难安,现在的情况,他是明白的。
因此,他决定破釜沉舟,在收到武则天下达的让所有李唐王室去洛水祭天的诏书之后,他连夜秘密召集了所有李唐王室,共商对策。
他们分析了当下局势之后,李元嘉提出背水一战。
有些李唐王室是拥护的,他们觉得如果武则天登基的话,也不会放过他们,不如殊死一战,说不定能将武则天扳倒,他们可以收复李唐江山,并且认为作为李氏皇族,誓死守护李姓天下是他们应尽的义务。
当然也有犹豫不绝的,有人愿意为了姓氏荣耀去死,就自然有人愿意为了荣华富贵活下去。
李蔼便是这个想活下去的人,所以,他将李唐宗室的密谋连夜禀告给了武则天,想要保住自己荣华富贵和性命,实质上,武则天做出让李唐王室去洛水祭天的决定,就是想逼迫他们狗急跳墙,赶紧谋反!
不谋反怎么一网打尽,全部杀死呢?!
她听闻李元嘉决定谋反,心里非常高兴,但是又听见居然有很多人还犹豫,在心里鄙视了一番这些人,毫无守护自己姓氏的血性。
面上却先是假装很震惊,彷佛对李唐王室的背叛万分失望,她对李蔼道:“朕知晓了你的忠心,后续之事你要及时对朕禀报。”
李蔼一走,武则天马上命人放出风声:她要在洛阳对李元嘉谋杀沈熙薇之事进行审判,并且她要借着这个由头,对李唐王室大兴调查,一网打尽。
风声很快传到了李唐王室的耳朵里,这下子,之前犹豫的,现下也不犹豫了,这类人都是为了荣光富贵可以背叛自己姓氏之人,连皇族的高贵尊严都毫不在意的人,在素日里敛财之时,身上能干净吗?能够经得起查吗?各个身上都有点脏事儿。
如此,便终于达成了一致,要在洛阳背水一战,对武则天动手!
这其实正中武则天下怀,武则天就怕他们不谋反呢!
于是这场荒唐的谋反,还没有成型,就被武则天抓个人赃并获,毕竟有个告密者李蔼呢。
于是武则天便名正言顺的开始对李唐王室进行屠杀,因为是证据确凿的谋反案,必须彻查,这个彻查便是武则天要的斩草除根了。
当时,武则天用了一个在历史上非常有名的酷吏,周兴,这个周兴后来的结局,创造了我国人尽皆知的一个成语“请君入瓮。”
他长得十分慈善,也很少动怒,但这样一个人,却在唐朝人送外号“牛头阿婆”,因着他看着太善良,如女子一般的温婉,可却好似索命的牛头马面一般,杀人不眨眼,历史上那些残酷的刑具,很多都是周兴眉目含笑的发明出来的,周兴此人,一生只听命于武则天,效忠于武则天,直到武则天让他惨死,他便惨死。
但是现下,还没到那个时节,只说周兴接手李唐王室谋反的案子以后,李唐王室下场的凄惨,很多人受不了酷刑,惨死狱中,这个案子是武则天将李唐王室一举消灭的案子,十分的旷日持久。
不过那些都不用武则天再操心了,眼下,三个横在她面前的障碍已经全部消除,她离登基称帝仅仅一步之遥了,政治敌人已经全部既败,市面上的风气已经大有转变,现下女子已经大概率的参与到政事以及社会活动中去了,又有洛书出来,武则天的君权天授也已经铺垫完成,现下只要一切平稳有序,不节外生枝的进行下去,武则天一生的政治抱负便要达成了!
Tips: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www..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爽文 天作之合 美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