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正文完)236
“元老板好大的口气。”阿绫喝酒喝得燥,展开扇骨轻轻摇晃。
“说真的,公子,你和……那位,总不能一直这么凑合着吧?你不想进宫,他又不可能常常出宫,这多麻烦啊……”
阿绫抬眸,看着半空慢慢残缺的月亮,“元宝,你觉得,我和他,还会怕麻烦么?”
“也是……”元宝酸溜溜道,“而且,俗话说小别胜新婚,指不定这样别有一番滋味呢……”
臻安元年。
七月流火,各处完了旱,温度骤降。可玉宁却是块风水宝地,盛夏里时不时浇一场雨,入了秋也不冷。
一清早,天碧川边最大的宅府前便围满了人。
不多时知府大人与玉宁织造局监督先后到达,近两年以珍珠丝而名声大噪的“沈氏绣庄”今日迁址,除此之外,大家期盼已久的绣学也终于要露出真面目。
坊间传闻,这绣学有皇室背景,除了那手艺全玉宁数一数二的办学人沈如,还会有皇宫里的御用工匠坐镇。所以从这里学成出师,相当于捧上了金饭碗,甚至还有传言,玉宁织造局会优先从这绣学里挑匠人。
凑热闹的人将宽阔的道路堵了个水泄不通,吉时一到,沈如与知府共同拽下红绸,“如意绣学”正式开放。即日起到八月初五,无论是普通百姓,还是有意入学者,都有一次免费听学的机会。
知府大人和织造局监督便做了第一批听学人,与一众年轻女孩一同跟在翠金身后,从南门入绣学,穿过长廊和小而精巧的庭院,来到宽敞的绣房。
几十张卷绷绣架整齐排列,有专门的库房存放各类绣地与绣线,其中一个格子便是夺目的珍珠丝,许多人见都没见过,遑论拿一团在手中欣赏。
“我看,日后织造局也不必那么费劲地考核了,直接来你这里挑人就错不了。毕竟,时至今日也没人打破你那弟子十四岁入选的记录,他那副天碧川河灯,还挂在织造局的墙上呢。”
“大人说笑了。他的确是天纵奇才,可十四岁的时候,手艺终究还是嫩。”沈如顿了顿,“不过,今时就不同了。我如今老眼昏花,比不上年轻人了。”
“沈师傅不必自谦,您这手艺放眼玉宁,鲜有谁能相……”监督大人恭维到一半倏忽停住,直愣愣盯着门口。
两个人正抬一块一人高的座屏进来,紫檀木框太光滑,遮在上头的红绸不慎滑落。
绣房瞬间安静,几十双眼睛不约而同望着一个方向,跟着那屏从门口挪到屋子正前的讲桌后头。
知府和织造监督默默对视一眼,率先走到那块座屏前,众人也围拢过去。
“这是……”
“御龙观音。”沈如淡淡一笑,“大人,方才那话,可不是我自谦。”
天空密布的浓云层层叠叠变幻莫测,像一群狰狞的凶兽,遮蔽所有天光,黑压压自四方角落带着毁灭天地的气势涌向正中,一股让人喘不过气的压迫感扑面而来,叫人不自觉想躲闪。
可画面正中的观音大士却安然自若,静立金龙背上,双目微阖,持杨枝浇洒甘露,点点露珠好似点点星光,穿透浓云。
观音的面庞不过拇指付大小,神情端庄慈祥,惟妙惟肖,眉间一点朱砂红得像血,每一根发丝与眉睫都清晰自然,足下那条巨大的九曲神龙更是威风凛凛栩栩如生,龙鳞均匀细腻,光泽闪耀,目中不怒自威。
“这云里头是不是有字啊?”不知是谁眼毒,发现了这幅刺绣真正的玄机。
乍一看,黛色浓云里黑纹遍布,凑近细看才发现那竟是一片片密密匝匝的梵文。
知府大人盯着屏风良久,而后一声惊叹:“这是《妙法莲华经》!”
“大人好眼力。”沈如摸了摸这座屏的木框,“年后便开始绣了,前几日才送来,说是给我的生辰贺礼。可这么一个屏,放在绣庄实数暴殄天物,我便做主搬到这里,也希望每个入学的人都能看看,日后拿这个当个模子去奔,有朝一日也能成如此大才。”
“这,是不是有些太勉强了……”
“志不怕高。当年我哪里想得到,这辈子还有幸能教出这么个学生来呢。”沈如笑笑。
“阿嚏……嚏……嚏……嚏……”阿绫掩口,在门外打了一连串的喷嚏。
“着凉了?”元宝正包货,抬头看了他一眼,近日素阳秋老虎回扑,早晚凉,午间却燥热。
阿绫笑着摇摇头:“怕是老师在怨我,绣学开张,我不回去帮忙还在这里躲懒。”
“……那你倒是回啊,这边有我看着呢。”元宝将包好的衣裳递给送货跑腿的小厮,替他端了一杯薄荷凉茶。
“不了,等过了八月十五再回吧。”阿绫接过茶浅饮一口,清凉入喉。
绣学开办的头一个月,不乏凑热闹的人混进去,耐心耗完了,留下的才是诚心想学刺绣的。
再者,人多容易惹麻烦。
正想着,门外就来了麻烦。
杨清泽满头大汗,摇着扇子就进来了:“有喝的没?”
阿绫刚要开口,手里的杯子便被他一把夺过去,咕咚一声将他喝剩的半杯薄荷茶一饮而尽。
近日这纨绔来的勤,也不知从哪条路子得来消息,知道他们的桑园要给皇宫供货,千方百计来套话,想借机分一杯羹。他甚至还探听到几分阿绫的身世,知道他本姓叶,不姓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