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理解
沈夜皱眉思索了半晌,这才抬头道:“先盖房子吧。”
余潇潇同样问了为什么。
而沈夜的回答是:“咱们的房子虽然还能住,但就像小期说的那样,要是房子塌了我们就没地方住了。
而且读书这件事不用着急,我现在每天都有抄书,书肆的书我都有看,我能够自学,小期也可以让我来教。
开荒的事,咱们家也可以不用着急,我们一家人赚的钱完全能够够我们吃用,暂时也不用担心会没有粮食吃。
思来想去,盖房子就成了头等大事。”
余潇潇听着大儿子有条有理的分析,心里也更偏向盖房子,这样说的话,三个人也算是意见统一了。
于是,余潇潇就拍板决定,这三年来攒的钱用来盖一座大房子。
事情决定好,余潇潇就打算等春天忙过去就去找村长叔说这事。
万能的村长,谁让村长是村里权利最大的,三年的光景也让村长摸透了方圆百里的情况,对镇子里都比我们平常百姓了解的多。
所以有事情找村长准没错!
一如往年,余潇潇还是在家收麻杆做麻线。
意外就是这个时候到来的,三年来没有交过税,都让余潇潇忘记了,还有税收这么一回事。
这天,余潇潇一如既往的在家纺麻线,隔壁的五婶子找来了。
五婶子在院子外高声喊着:“潇丫头,快出来~”
在屋里忙活的余潇潇听到声音,只能放下手上的活儿,出门拉开院门,不解的询问:“五婶子你咋来了?是有啥事不?”
五婶子惊奇道:“你还不知道?村长让人都去村口呢,今天可是官差来收税的日子,我是来叫你一块儿走的。”
闻言,余潇潇整个人都愣住了,之前不是说免税三年吗?
哎呦我去,今年第四年了,我得赶紧找找原主记忆里每年税收收多少,可别妨碍了我的盖房计划。
终于,余潇潇在记忆深处找到了有关税收的记忆。
这个古代主要要交的税有田税和人头税,另外还有就是要每隔六个月服一次徭役。
田税也就是土地税,每年要收1/3的税,现在亩产基本是500斤左右,所以官府一般会收170斤粮食的税,若是粮食不够就得交钱,按一斤六文的比例换算。
人头税呢,就分两种了,不到三岁的孩子不用给交税,到了三岁的孩子就要开始交了,三岁到十四岁的孩子,每个人每年要交230文的人口税。
15岁就算是成年人了,每个人每年要交一两二百文银子,这个税是要交到56岁的,年纪超过56岁就可以不用交了。
另外就是养家仆奴婢也是要人头税的,还是翻倍交,每个人每年要交2两4钱银子。
想起来这些,余潇潇是真的都要绝望了,本来日子就够艰难的了,这还得交这么多的税,这可咋活呀!
可也不能不交,你不交人家就要把你抓进牢里去。
余潇潇表示好心疼啊,自己还曾经幻想等以后钱存够了,自己说不定还能过有人伺候的日子,现在想想,根本就是不可能的,就人头税都交不起……
五婶子看余潇潇就这么傻愣愣的走神,伸手推了推余潇潇道:“你楞啥呢,赶紧准备准备咱们去村口啊。”
余潇潇愣愣的回神,机械式的回屋拿银子。
自家三个人,两个孩子要交4钱60文,自己要交一两二钱,一共就得拿一两六钱60文银子。
余潇潇装好银子,心里苦笑着安慰,还好自家没有田地,不然又得出去一大笔钱,想想都肉痛的要死。
拿了钱出门,五婶子还站在院子门口等着呢。
两人一块去了村口,人都来的差不多了。
第32章 理解
两人一块去了村口,人都来的差不多了。
余潇潇四处张望,很多人都是一脸愁苦,像是几家有手艺的人家,表情都还好。
这不用说,余潇潇都知道这是为啥。
等着官府的人来了,挨个上去交了税,都哭丧着一张脸各回各家,丝毫不想在这伤心地停留,同时也是急着赶紧回家琢磨赚钱的路子,这三年来好不容易攒的钱,就这么出去了小一半,谁能不心疼。
明年的税钱都还没着落呢,哪里有空隔这儿耽误。
余潇潇也不想搁这等着了,赶紧回家,赚钱要紧。
谁也不能阻止,我今年盖房子的脚步,房子我今年一定要盖起来,不就是钱吗?
老娘能赚得到!
回到家,余潇潇继续纺麻线,想要尽把麻线全部纺出来,然后赶紧动工织布赚钱。
手上纺麻线,余潇潇的思绪却飘远了,为啥不能让自己穿成地主家的小姐,就是做姨娘余潇潇表示自己也能认了呀,哎~
难道是我不配吗?在现代是个穷崽,到了古代依旧还是个穷崽,就不能给自己稍稍改个命吗?
好想哭……难受啊~
哎~
现在余潇潇也算是有点理解,古人为啥重男轻女了,就按这人头税来说,不管男女都是同样人头税,但是男人可以出去干活做工,一年下来人头税至少是能交的起的,可女人就不一样了,这个时代本就对女人有着诸多限制,这就导致女人忙活一年下来,自己人头税的钱都可能凑不齐。
那剩下缺的钱从哪来呢,自然就是要从男人赚的多的那些里来,这样一来男女的差距就来了。
Tips: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www..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种田文 温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