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借三轮车
对此,黄翠香非常佛系。
……
接下来,卫蘅连着帮奶奶喂了猪,又剁了猪草,还劈了柴火,去水井挑了两担水……干完这一切,她才彻底的得到休息的时间。
刚好,到了午饭时间。
姐姐卫菡已经在灶房里,炒了两道菜,一道烧茄子,一道炒苦瓜,她做完这一切,就去喊卫蘅吃饭,并把在邻家玩耍的弟弟,给叫了回来。
卫家的灶房,建在主屋的后面。后面不止卫蘅家的灶房,奶奶、四叔、五叔家的灶房,都建在这里,因此主屋后面有一排的小房子。
除了灶房,还有猪栏、柴房、杂物房……
与奶奶隔着柴房、杂物房,中间有一段距离,隔音效果比较好,想到此,卫菡才忍不住问妹妹:“阿蘅,你刚才跟奶奶嘀嘀咕咕的,都谈了些什么啊?”
卫蘅笑道:“姐,奶奶让我们帮她卖菜,还想让我们给她白干活,我就跟她扯了一通,她同意将她菜园子里的菜以市价一半的价格卖给我们,由着我们去卖呢。”
卫菡睁圆了眼。
卫蘅笑说:“明天我们继续去卖菜吧。”
卫菡好一会儿,才开口:“你是怎么说服奶奶那个铁公鸡的呀?”
卫蘅捡着主要的,说了一通。
卫菡忍不住笑起来,伸手点点妹妹的额头,说:“就你鬼机灵。”
要是换做自己,卫菡觉得,她一定别不开脸,最后无奈之下,肯定会同意奶奶的无理要求。
第11章 借三轮车
卫蘅嘿嘿一笑:“其实,奶奶一点儿也不难搞定,你想想她最怕什么?最在乎什么?就从这两方面入手,保管有用。”
听妹妹嘴上说的容易,可是,卫菡还是觉得好难,主要的原因是她有点害怕长辈,反正每次遇上长辈,她就觉得自己低了一头,更别说去想办法了。
哎~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关于这点,卫菡自己也明白,所以她不去纠结这个,想想,就问:“阿蘅,我们明天真的要帮奶奶卖菜呀?”
卫蘅:“当然去呀。”
奶奶的菜园子,少说也能摘个六十斤菜出来,就算赚个2、3毛一斤,那也是有十一二块钱的收入呀,不然这个年代,十几块钱打哪儿来?
卫菡:“可……泉山的集市好远。”
泉山的集市,在金安县下辖的另外一个乡,与安山乡比邻,距离卫家大概有7、8公里路,这还是卫菡大致估算的,平时走路至少要1个半小时左右,且它沿途的道路,经常有坑坑洼洼的,总之路非常不好走。
距离远的另外一个问题,是挑着一担子五六十斤重的蔬菜,光靠她们姐妹二人能挑得动吗?
对此,卫菡很怀疑。
卫蘅道:“距离是有点远,所以我们要想法子克服一下。”
说着,她伸手摩挲着下巴,思考起来……
关于这个问题,卫蘅其实心里已经有了两个解决方案。
第一个方法,是让奶奶把她的板车借给两人使用,这样,只要一个人在前面拉,一个人在后面推,就不用花费太大的力气挑担子了。
奶奶让自己这边帮她卖菜,为了赚点钱,她肯定同意把板车借给卫蘅使用。
不过这个方法,对姐妹俩来说,还是比较吃力。
第二个方法呢?就是借一辆三轮车来使用!
有了三轮车,可以一人骑行,另外一个人坐在车上,或者在后面帮忙推一推。不仅节省力气,有三轮车代步,她们的行动速度也能大大提高。
可谓是一举两得。
现在,问题就是从哪儿借一辆三轮车呢?
卫蘅的大伯、二伯家,都购买了三轮车,现在的三轮车都是人力脚蹬的,还没有电动三轮车出现,不过,虽然不是电动的,但它的价格也非常贵,因此大伯、二伯家买了后,都当宝贝一般呵护着,基本排除外借的可能。
这里,还得提一提卫家的一点小纠纷。
卫大伯是松阳村第一个买三轮车的人家,三轮车运送大米、苞谷、肥料……特别方便,见这么方便,卫二伯便想借来使用,哪知道卫大伯不肯借,心高气傲的卫二伯便觉得丢了面子,一气之下,就买了一辆跟卫大伯一模一样的三轮车。
由于三轮车宝贵,且大伯、二伯都是铁公鸡,只有他们占别人的便宜,没有别人占他们便宜的份儿,卫蘅相信即便是奶奶黄翠香亲自去借,也很有可能铩羽而归。
唉~
卫蘅很是苦恼,不由感叹道:“要是能借一辆三轮车来使,就完美了。”
三轮车?
卫菡突然眼睛一亮:“对啊,我们可以借三轮车来骑。”
卫蘅无奈道:“但大伯、二伯肯定不肯借呀。我们只能找奶奶拿板车来用,这样就比较耽误时间。”
卫菡眉眼弯弯的,语气十分轻快道:“你忘记我从哪里学会的骑三轮车了?我是跟海燕一起学的呀。我找海燕家借就好啦。”
陈海燕,是卫菡的同班同学兼密友,她家住在隔壁的陈家村,距离卫家很近,十几分钟的脚程,就能走到陈海燕家了。
陈海燕家去年买了三轮车,她特意拉着卫菡一起,学会了骑三轮车,卫菡平时去找她玩,两人经常踩着三轮车到处晃呢。
卫蘅听见姐姐的话,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呢。
Tips: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www..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年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