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学子们围在菇木前七嘴八舌地交流着经验,孙秀才瞥了一眼李治,示意他走到一旁。
“先生……”
李治连忙拱手:“唤我名字便可。”
孙秀才叹了口气:“李治先生,听说算术课的教学效果不太理想?”
想到两个班级学子们那如出一辙的糟糕的算术课成绩,孙秀才这话还是委婉的说法了,李治不说话了。
孙秀才小心翼翼地问道:“先生可想到什么好法子没有?可要询问一下少夫人……”
李治沉默了片刻,出声道:“少夫人曾给我出过一道题,我想,或许学子们能从这道题里发现算术的有趣之处。只是……”
李治无奈地摇了摇头,“只是这道题对现在的他们来说难度有些高了,我担心在体味到算术的趣味之前,他们先被难度劝退了,哎!”
一声重重的叹息,足以体现出李治的纠结。
听见李治这么说,孙秀才却一改方才的担忧,而是捋着胡须,试探地说道:“先生既然有了法子,又何妨试上一试呢?我倒觉得这些学子或许不似我们想象中的脆弱。”
有如此一言,孙秀才也是从这次的男女学子对立中得到的启发。
李治低着头,没说话,似乎是在思索孙秀才的话。
片刻后,他抬起头,看向不远处还沉浸在菇木出菇的喜悦中的学子们:“先生说得对,作为他们的先生,我不该对学子们如此没信心。况且,就算是他们因这道题的难度而退却,难道还能就此不学了吗?”
不知为何,孙秀才竟从李治的最后一句话中听出几分咬牙切齿的意味。
一阵凉风吹过,孙秀才拢了拢胸前的衣襟,收回看向学子们的视线,他转过头侧向李治微微点了点头:“如此,那便劳先生多费心了。”
做好决定的李治如释重负,他摆了摆手:“此乃治的分内之事,孙先生不必多言。”
此时一班、二班的学子们还围绕在菇木前津津有味地观察着菌菇的形态。
曾宇飞莫名感觉背后一凉,他侧过头看向一旁的陈山:“你有没有感觉方才凉飕飕的。”
陈山莫名看他一眼:“金乌上升,白日西斜,到今日午时之前,气温只会越来越高。”
曾宇飞张了张嘴,想说些什么又止住了话口。
很难形容方才的感受,就像是被人盯上了,背后发凉。
他回过头,身后空荡荡的,什么特殊情况也没有,斜后方只有孙秀才和李治先生站在一起不知在说些什么。
曾宇飞挠了挠头:难道是我感觉错了?
第八十三章
“今有雉兔同笼, 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①
当李治在黑板上写下最后一个字时, 身后的窃窃私语声越发明显了起来。
李治转过头, 对上台下一众迷茫的眼神, 他清了清嗓子,面容严肃:“这, 便是我们今日算术课需要学习的内容——雉兔同笼。”
话音刚落, 便有学子举起手问道:“先生, 以往的教学模式俱是先教授知识再出题, 今日怎的突然改了?”
又有学子附和道:“就是啊先生,这道题也太难了,我们尚未接触相关知识, 怎么能解出答案呢?”
“这也太为难人了吧!”
“……”
学子们会有这种反应早在李治的意料之中, 他心思一动:“此题据说是从外城传过来的,我也是见此颇有趣味便拿来考考你们,既然你们自认解答不出,我也不为难你们……”
还没等众学子松一口气, 便听李治又接着说道,“只是听说在朝城, 此题连八岁幼童都能在半个时辰之内解出来。”
李治顿了顿,装模作样叹了口气:“不过也怪不得你们,此题颇有难度, 早在前几日我与少夫人商议时,便心有犹豫, 只是转念一想,咱们边关学子总不能连八岁孩童都不如……哎, 既然你们觉得这题为难……”
“不,不为难!”
不待李治说出后半句话,便有学子抢白道,“方才只是乍一看没见过此种类型的算术题,现在仔细一看,好像也不是很难嘛!”
“就是,先生,你得对咱们有点信心,咱们还能输了那朝城的八岁小儿不成?”
李治但笑不语。
作为都城,这朝城的名头就是好用。
又有人问:“先生先生,少夫人也知道这题?”
“少夫人可解出来了?”
“以少夫人的聪慧定是不在话下,只是用了多长时间?不过也定用不了半个时辰!”
“咱们可不能让少夫人小瞧了去!十息我就将答案解出来!”
“嘿你小子,说大话可别带我!”
李治脸上的笑意越发深了。
他就知道,少夫人的名头比朝城还好用。
面对学子们提问,李治只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少夫人的算术自是极好的。”
只这一句话,便立刻让学子们一改方才推脱不已的状态,转而变得兴致勃勃、干劲满满起来。
李治捋着胡须,眯起了眼:“一日之内,不吝用哪种方法,只要解出了答案便算你们过关。”
Tips: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www..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美食文 基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