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后手
她又不傻,好好跟着娘娘她就是宫中最受人尊敬的姑姑,费什么劳什子要嫁到别人家伺候公婆丈夫,还得受小妾的气。
宁曦华乐了,没看出来小丫头还是不婚主义者,这观点有点超前啊。
“无妨,你也才十六,我还想多留你几年呢。什么时候有心上人了只管跟我说,我保管风风光光送你出嫁。要是没缘分遇不着也不要紧,跟着我也保管让你这辈子都不受人欺负。”
松依喜笑颜开,“谢娘娘!”
哼,她现在这个位置不知道有多少人眼红着,她才不会轻易将她家娘娘拱手让人呢。
第120章 后手
苏璧登基后,最首要的就是处理苏旭的事情。
怎么处理,大臣们却是争论不休。
一边认为新帝登基,当大赦天下,睿王毕竟乃圣上手足,虽罪不可恕,但仍当留其性命。
一边却是认为睿王谋害先帝,罔顾人伦,若是赦免其死罪,当是天理难容。
还没等众臣争论出个结果,却是先收到了孙贵妃自缢身亡的消息。
孙贵妃留下认罪书一封,将毒害先帝的罪责全部揽下,称苏旭半点都不知情,恳请新帝念及手足之情,留其一命。
明眼人都知道孙贵妃这是想用一死来保全苏旭性命。她死了,毒害先帝的罪名也有着落了,苏旭最多也就是担上个谋逆之名。
相比起谋害先帝,世人对这种皇子夺位失败的谋逆之罪要宽容的多。新帝但凡不想背上残害手足之名,也会让苏旭活着,维护其仁君的形象。
果然,新帝最后仅以谋逆之罪,削去了苏旭的爵位,将其贬为庶人,幽禁在西苑。
又念在睿王妃无辜,其兄护驾有功,恩准其与苏旭和离归家。
孙尚书和兵部侍郎等一众苏旭同党,则是全部被革职查办,流往冀州。
百官和世人皆称赞新帝仁慈,可宁曦华却不这样想。
连她都知道斩草要除根的道理,苏璧会放着苏旭这么一个定时炸弹在这,等他什么时候再整出个幺蛾子?
“你不会真打算就这么放过苏旭吧?”
宁曦华一脸怀疑。
“怎么,皇后不信我?”
苏璧笑着问她,他跟从前一样,从不忌讳跟她讨论前朝政事,也从来没在她面前称过“朕”。
“就是觉得,你这么阴……机智的人,肯定还有后招。孙贵妃一死,你对苏旭就这么轻飘飘的放过了,这可不像你的性格。”
苏璧闻言挑眉,“我什么性格?”
遇神杀神遇佛杀佛,旁人左右不了他想法的性格。
但她哪敢说真话,只讪笑吹捧道,“杀伐果断的帝王心性!”
苏璧勾起了嘴角,也不拆穿她。
“初登基,世人想要一个仁君,那我便给他们一个仁君。但要不了多久,就会有人求着我放下仁慈,做一个屠戮手足的明君。”
宁曦华撇了撇嘴,就知道像他这么阴险的人肯定还得暗地里使坏。
苏璧却是一把搂住她的腰,在她耳边磨了磨牙道,“皇后的神色似是有些不满啊?”
“我没有,我不是,你别瞎说!”
宁曦华急忙否认,她可不想又被他抓住个把柄再被折腾的下不得床来。
“你有,我看到了。作为赔偿……”
苏璧却不听她狡辩,直接将人打横抱起,进了内室。
宁曦华:……艹,失策,又被他给拿捏了!
……
几日后,京城的茶楼酒馆却是突然开始流传起了一件秘闻,说是年前猗州瘟疫乃是人为,幕后凶手就是如今被幽禁的废王苏旭。
京城百姓突然想起了新帝还是太子时,被一猗州人当街拦住车驾,当众喊冤的情景。
当时许多人都围观了,那人可是清清楚楚说的是猗州瘟疫是人为所致。
后来发生宫变,先帝去世,新帝登基,他们反倒把这惊天要案给抛诸脑后了。
难不成还真是那个废王做的?百姓们议论纷纷,越想越觉得有可能。
喜欢聚集在听风楼议论朝事的文人雅士和秀才学子们则是更为笃定。
“我有一叔叔乃是临华宫幕僚,据说宫变当天,圣上本打算亲自向先帝呈明猗州瘟疫的事情,可还未等有结果,废王苏旭就带兵逼宫了!”
那学子一副“你品,你细品”的高深表情。
众人恍然。
“怪不得那废王毫无征兆就反了,肯定是心虚了啊!投毒猗州,残害那么多百姓,先帝必然容不下他!”
“就是,那帮子老古董大臣还以仁慈之名逼得圣上留废王一命,却没想过对他是仁慈了,谁对猗州去世的那么多百姓仁慈啊!”
“我就是猗州的!我祖父就是因瘟疫离世,当初猗州近半房屋都挂上了白幡,哀哭声满城皆闻!若不是当今圣上和皇后娘娘力挽狂澜,今天猗州怕已经是尸横遍野了!”
一位猗州的学子情绪更是激动,每个亲历过瘟疫的人都不会只将此事当做轶闻。
众人受他情绪感染,也纷纷亢奋起来。
“我们读圣贤书之人,绝不能让此等祸国殃民之人逍遥法外,安度余生!”
“对!我们一起去向圣上请愿,请求彻查猗州瘟疫案,还猗州百姓一个公正!”
众人群情激愤,为了心中的公平正义,结伴前往宫门口请愿。途中一些百姓听闻前因后果,更是自发加入其中,致使请愿的队伍越来越庞大。
Tips: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www..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