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制盐厂也同样顺畅,产出的盐开始覆盖周边城市,还有余力供应给其他地方,经过计算分析,新盐完全能够所有百姓所需。
跟宋朗旭预想的一样,盐供应充足了,各种盐帮菜应运而生,丰富了百姓们的餐桌生活。
为了韬光养晦,也为了研究出更多的东西,这段时日宋朗旭一直低调的研究着,并不冒头,只是其余人也不敢小看了他,等着他的下一步动作。
一年半之后。
在工部衙门旁边,衙门征收了一个院子,用来平时研究所用,时不时会传出奇怪的动静和声响,周围百姓起初还会被吓一跳,久了之后就见怪不怪了。
估计又是在倒腾什么新东西吧!反正到时候会知道的,等着呗。
现如今,老百姓的日子也是越来越好过了,许多生活用品都降了价,让大家都能买得起用得起,而且时不时还有便利生活的东西出现,让他们过的更好。
对于研究出这些东西的工部,百姓是带着敬意的,所以小小的动静,完全不是问题。
但是今天不同,从院子里冲出来一个灰头土脸的男子,一张脸糊的看不清五官,一激动还噗噗往下掉粉,他吐出一口烟,叉腰大笑道:“哈哈哈,我成功啦,我成功啦!”
“哈哈哈!”
声音响彻整条街,让人不由得避开此路。
“快,快去通知宋大人,告诉他,他想要的东西已经做成了!”
周遭的人拉住了他,“蒋大人,您先去洗洗脸吧,然后再试验一次。”
那灰头土脸的男子摆手:“不用试,我确定成功了!跟笔记上写的一模一样。”他想了想,“罢了,估计宋大人忙的团团转,我再次试一次等他过来,刚刚好。”说完也不等同僚反应,又是一头扎进了院子内,摆出了试验的架势。
同僚早就习惯他一惊一乍的样子,虽然咋呼了点能力还是有的,过会儿就好了。
第一百六十七章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 宋朗旭来到了工部,想要察看进展。一进门就看到他们各个欢天地喜,心里就猜到必定有收获。
果不其然,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研究, 水泥终于被鼓捣出来了。
看着地上放的浅灰色泥浆, 他高兴蹲下亲自上手辨认, 质地,颜色, 以及形状,都非常贴近他曾经见过的样子。
如果真的能够做出来,又该产生多少好东西?只要想到这里, 他就莫名兴奋。
蒋学文出去洗了把脸,把脸上的灰洗干净, 凑过来道:“怎么样,是你要的东西吗?”
“差不多有八成样子了, 稍微稀了点,再少加点水应该可以。”宋朗旭盯着这些,缓缓答道。
“那也就是说, 差不多完成了?哈!”蒋学文现场表演一个人猿泰山,激动垂胸口。
他有些失态, 但宋朗旭完全能够理解。不是谁都能按捺下性子,慢慢琢磨一个配方,日日夜夜坚持的。
宋朗旭本来只记得水泥是来自石灰石和黏土混合, 煅烧而成的,什么配比什么温度统统不记得, 他想着此事可以慢慢尝试,并不急于一时。但蒋学文自告奋勇接过这个任务, 觉得自己可以先试试。
他也没有空口说白话,从零开始学着了解建筑材料,摸索着配方,然后就是一次次的改进,吸取上次失败的因素,继续改进。
功夫不负有心人,总算是研究成功了!
此刻的蒋学文,激动的无以复加,语无伦次了。
听到院子里这么大动静,本不想来的钱尚书也来了,三步并作两步一瞧,“真成了?”
“还差最后一点,顶多就是三天功夫吧!钱大人,恭喜恭喜啊!”
“同喜同喜。”钱尚书美的找不到北。
半年之前,原先的工部尚书终于因为身体不支,告老还乡,空出了尚书一职。递补的侍郎有两位,钱侍郎虽然功劳大,却输于言辞应酬,有落败的可能性。
没想到隆庆帝考虑到工部更需要一个能做事的人,把钱侍郎提了上去,成了尚书。由此,钱尚书感激涕零,一心想要做出点成绩来。
这就是刚巧上门的业绩啊!
起初钱尚书听宋朗旭说过这个东西后,还有些不可置信,竟然有这样的好东西?!成形后坚固无比,可经受刀劈。也能轻松塑形,实用于任何地方,唯一的缺点大概就是难看吧。
但在那些优点前面,难看也不是缺点。
钱尚书为了保证消息稳妥,随后两天都来看,确定那个水泥干透了,的确是上好的建筑材料,坚固耐用。
迫不及待的,钱尚书就把此事上奏了,小心翼翼搬动着水泥块,想要带进宫去给皇上看。蒋学文还在发愣呢,宋朗旭推他一把,“快跟上啊,钱尚书并不了解细节,你可以说说。”
傻子,这种露脸的机会还不抓紧上?!
蒋学文顿悟,也顾不上别的,拱拱手道谢后,跟着钱尚书一共进宫了。
想必又是一场封赏。
宋朗旭连着立功,官阶升的太快,他有意低调处理,所以把这次机会让给友人。
他哼着小调,慢慢起身回家,刚刚到家,石头就迎了上来,帮着管理马车。宋朗旭随口问道:
Tips: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www..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穿书 明照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