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茶馆


  比如说因南方水患来的、家乡遭了蝗灾来的,还有京城附近的乞丐孤儿等等。
  人设写好,每个探子拿出自己的看家本事,秉承着绝不让同僚看轻自己的信念,演得兢兢业业。
  时柯完全不清楚内情,更何况即使露馅还有长风为他们打掩护。
  他想详细了解庄子地理位置。
  时锐垂首回话,“温泉山庄在半山腰上,村子在山脚下。附近一共三十三户人家,分成四个大道。”
  “村子一共有五顷地。新开荒的田地两顷,上等田一顷,中等两顷。全是山脚附近的田地。”
  时锐缓慢说着,这些全是燕文帝亲自批给时柯的,谁都不得克扣。
  西边有个庄子,是赵毅名下的。东边有个皇庄,皇帝不经常来,但是上头给了嘱咐,不能欺负人,还要多多照顾。
  在附近都是自己人的情况下护住时柯一个人,绰绰有余。
  他们山边就是田地,还有条河绕过山前,灌溉不是问题。
  “平常耕地产出如何?”时柯知道现代化的农田上千斤都很正常,大燕朝的估计就有个几百斤。
  事实上,比他想得还要低,一亩地产出也就三四百斤,这是收成好的时候。
  像是遭了虫灾、染上病害、灌溉不好太过干旱、或者水太多成了水患,这就导致田地产出砍半,严重的剩下三四成。
  除此之外,他们还要上税,朝廷的税、佃租的税,最后落在手里的只剩半成不到。
  这笔账算的很快,他又问了问庄子上的耕作工具。
  曲辕犁是有,但是需要的人多东西少。
  这是符合人设的,他们怎么说都是落难人士,曲辕犁这种东西一家一个不可能。
  还有耕牛、驴子,这些牲畜极少,一句话,没钱买不起。
  时柯果然没有生疑心,他计划了下这几顷地的种植情况。
  最后发现居然还有两亩水田。
  时锐记忆力很好,当下说明这两亩水田位置。
  “山上的河是淡水,经过这两亩地外头,直接开渠引水,人工造了两亩水田。”
  时柯点了点桌子,颇为高兴,“那就弄点稻花鱼。”
  时锐一愣,有点不明白他的意思,“稻花鱼是何物?”
  又是稻花又是鱼,听起来八竿子打不着一块去。
  时柯“啊”了一声,现在还没稻花鱼传到北方来吗?
  他详细地解释何为稻花鱼,养殖条件如何。
  说到一半,他突然觉得事情太多,直接道,“养殖条件多,我列个清单,改天、不,七天后你让人来取。”
  那银票也让他带回去,还让长风给他们添了一千两银票。
  大燕的耕牛贵,一头健壮的牛起码要三五十两。
  庄子送来的银票还不够一家一头耕牛。
  “买完耕牛犁地工具,再定些鲤鱼,鲫鱼鱼苗,不用太多,一共两百尾即可。”
  希望他的稻花鱼不会冻死。
  “请个擅长打理鱼塘的师傅来。”
  算下来,一千两银票真不太够花的。
  飘了,他真的飘了。
  时柯默默反省一下,很快抛到脑后。
  他出孝之后肯定要分家,住在京郊是个好选择。
  不是住不起京都,是他的收入来源不太好说,京都房子太贵,租房也不适合。
  而且,他在京都住着,和时府距离太近。
  若非他要走科举仕途,要在这儿上班,真想搬到其他省住。
  “改天我去庄子上看看,再整修整修。待分家后,我直接住进庄子里。”
  京郊离时府最远,进城时路不一样,最大可能性杜绝他们两房见面。
  如果有可能,他更想直接分宗,自立家门。
  完全独立出京都时家,想也知道不可能。
  时柯惋惜。
  时锐接了命令趁着天没黑走了,时柯去小书房回想稻花鱼的养殖要点。
  直到九点多才熄灯,这已经算是熬夜了。
  长风进来劝他休息,时柯惊觉外头已经漆黑一片,陷入安静。
  打更人开始巡街,宵禁开始了。
  桌子上摆着的纸张尚且没晾干,摆手对长风道,“晾干后我再去睡。”
  等时柯收拾好陷入睡眠时,长风反身回到书房,对着外头的月光,仔细检查时柯写的东西。
  上头没有放下对时柯的怀疑,文字之类的东西要严格检查。
  身为锦衣卫暗探,这是他的职业素养。
  第二天一早,时柯没察觉书房被人动过,照样写了两张稻花鱼养殖流程。
  之所以没继续写,因为他的同窗下帖子邀请他出门参加今年茶馆的四月活动——四季常青。
  第22章 茶馆
  这位同窗是那天来的四个人之一,也是唯一一个没有参加会试的同窗。
  代武,字文墨。
  其他人上值的上值,修书的修书,唯有这位同窗还在读书。
  正好打春,赶上这期的茶馆活动,便邀请时柯出来感受一下气氛。
  时柯欣然赴约。
  这又不是什么不好的地方,不算寻欢作乐,只是同窗之间的交流。
  东院得知这消息,时晏连忙让门房拦住时柯,想让他带着大侄子见见世面。
  哪成想晚了一步,时柯早早出门赴会去了!
  在茶馆前和代武见面,两人互相见礼,相视一笑,长时间不见的生疏霎时消弭。

第22章 茶馆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带着年集摊位穿成庶子后免费无删章节

正文卷

带着年集摊位穿成庶子后免费无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