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道歉
糟了!桃林,还有鸡舍!
梁云山已放下油灯,跑到院子里抄起木桶,直接在水缸里舀了一桶水,到了跟前一看,却只有柴房在着火。
幸亏柴房是单独的,跟别的屋没有连在一起,不过要是突然起风了也很危险,这屋顶还都是茅草的。
梁云山把桶里的水往屋顶泼了过去,陶成玉这边也反应过来了,跑到井边,拿两只桶轮换着打水。
外面干活的农人有的还没归家,不知谁大喊了一声:“着火啦!这边着火啦!”
人们听到后,再一看到这边有隐隐的火光,三三两两地拿着桶从家里跑了出来。
即便是仇人的家里着火了,人们也会伸手搭救一把,更何况陶成玉现在在村里的人缘还挺好,一呼百应,更多的人往这边跑来。
幸亏道路西旁的小水沟里还有上次下雨存的水,像刘四婶一家几口直接从家里提来的水。
人多力量大,一桶桶的水被泼往了屋顶上,不一会儿,明火便被扑灭,只有茅草深处还有星星点点的亮光。
这时,又稀稀落落地落了几滴雨点。
“太好了!要下雨了。”人们议论纷纷。
一大群人围在篱笆院子里,油灯被拿了出来,还有从田里经过的人举着火把,是以火虽然灭了,四周却仍是亮的很。
陶成玉被熏得有些灰头土脸,鬓发凌乱,大伙的身上也不比他好什么。
他规规正正站好,朝众人深深鞠了一躬,“今日多谢大家了,谢谢各位婶子大爷,谢谢乡亲们。”
一个嫂子打趣道,“不用放在心上啦,小陶,下次小心点就是,若你这林子烧了,明年天热时我们没地方挣钱啦。”
几个人嘻嘻哈哈地笑了起来,买鸡的大婶附和道,“就是,若是鸡也被烧了,下次我们去哪里买这么好吃的小公鸡。”
陶成玉笑得无奈,她们还以为是自己不小心点着了柴房,全无那种防人的心思。
李媒婆见儿子和他爹迟迟不归,出来寻他们,刚好看到这边着火,顺便跑来看个热闹。
满院子的亮光下面,却见人群后面那瘦小的影子,可不正是她家的二小子。
她出声喊道:“哎!子康,我让你去叫你爹回来,怎么去了这么半天,原来你是跑来这里救火了么?你爹呢?叫过了没?”
李媒婆的嗓门分外大,一时间人们的目光都看向他们俩。
梁云山一听这话,倏地盯住了他,紧锁眉头。
张子康看着他那如刀的目光,瞬间脸色煞白。
--------------------
第47章 道歉
=====================
张子康垂下眼眸,不敢看任何人,双手紧攥,不住地发抖,也没搭理李媒婆的话,火已经灭了,但他感觉自己像是正被架在火上烤着一般。
有人小声质疑道:“我们来救火都带着桶呢,他空着手救的哪门子火?”
一个瘦小的婶子倒是帮他辩了一句:“我提着一桶水吃力,这孩子,刚才帮我一起抬了一趟。”
李媒婆走到张子康身边,拉住了他的手,听到这话立即大声嚷嚷起来:“就是,我们家子康可不是爱看热闹的人,品行端方,像我一样,最是热心肠了。”
张子康甩了一下她的手,没甩开,小声咬牙道,“娘你别说了。”
“这孩子,真是,娘说的都是实话啊。”
这时,雨丝渐渐大了起来,人们也不再多逗留,安慰了陶成玉几句,便各自三三两两地回家去了。
李媒婆拉着儿子的手也要走,张子康挣了一下没挣开,鼓起勇气抬头往这边看了一眼,梁云山和陶成玉正静静地望着他。
忽然那脚步就再也迈不开了。
“怎么了,子康?等会儿该下大了,快走啊。”李媒婆疑惑道。
他不知道该怎么开口,嗫嚅了一句:“可是爹……”
“放心,你爹看到下雨会自己回来的,他又不会怪你,你这是因做善事耽误的。”
李媒婆力气比他大,攥着他的手,不由分说把他拉走了,还一边唠叨着,“这孩子,帮忙帮的火把都丢了,还回头看啥?别找了,没事,家里还有。”
这兵荒马乱的一夜,还好有惊无险。
这次的雨不是很大,天未亮时便停了,也算没有太耽误秋收,人们踏着湿漉漉的土地,去把田里剩下的粮食抢收回来。
陶成玉正和梁云山收拾残局,还好救得及时,柴房没有全部烧完,屋顶肯定是不能要了,但屋里的一堆农具基本没受影响,要不然,打这么多农具也要花上不少钱。
还有新收的南瓜,落了灰,被火星子崩得黑糊糊的,又被水泼雨淋的,只有把外皮削掉,这两天尽快多吃点,剩下的也不能再存放了。
柴房靠着的篱笆墙也糊了一片,还要重新修补。
梁云山见墙边掉落的一根木棍和别的不一样,顶端有未烧尽的织物残留,捡起来闻了一下,是松脂的味道,他冷笑一声,这个就是他那遍寻不着的火把吧。
陶成玉把柴房里的农具都拿出来了,正在用竹竿把屋顶的残灰敲打干净,木房梁也被烧了一半,到时候也要拿下来换新的。
阿黄正灰溜溜地趴在堂屋门口,它昨晚雨下大时倒回来了,回来后却惊觉自己没窝了,柴房顶都没了,只好跑他们洗澡用的小棚子里将就了一晚,天亮后免不了被一顿训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