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章 卖鱼 可以问问竹哥儿6


  “这就去了,娘,你也早点睡,麦粒让竹哥儿一个人脱就成。”
  陶树关切的叮嘱道。
  “唉,我这老胳膊老腿的,的确干不了什么活。”
  陶老太看向了陶竹:“竹哥儿,锅里给你留着饭,你吃了再脱粒,累了就歇歇。”
  “好。”陶竹很快洗了手,进了厨房。
  厨房里飘着一股葱花饼的味道,味道不浓,但对于陶竹这种常年吃野菜杂粮的人来说,这淡淡的味道依旧香的要命,他一下子就闻出来了。
  脸上扬起一抹淡笑,他带着期待掀开了锅盖。
  一碗野菜汤,四个菜窝窝。
  葱花饼不见踪影。
  ……
  他收起了笑,一手端起野菜汤,一手拿起菜窝窝,如同从前那般,大口大口的吃了起来。
  吃完之后,他肚子彻底饱了,而院子里已经静悄悄的了。
  他爹娘和大哥大嫂都睡了。
  借着天上的月光,他开始给麦子脱粒。
  他家没有牛车,给麦子脱粒全靠他拉着一个石碾子去碾压麦穗,等脱够一百斤的麦粒,夜已深,他也累的浑身酸软,一动都不想动。
  歇了足足一刻钟,他起身将两个肉饼从板车上翻了出来。
  这次他没有狼吞虎咽,而是小口小口,吃的极其慢。
  他这辈子怕是再也吃不到这样的肉饼了。
  莫名的,脑中出现黎荞的身影,他咀嚼的动作不由一顿。
  回忆那少得可怜的细节,他心情好转了不少,脸上甚至还带了笑,今晚不仅吃了三个大肉饼,还被人尊重,也感受到了温柔……
  他这辈子都会记住今晚的。
  -
  黎荞刚回到家还未来得及把木桶背篓放下,黎谷的大儿子黎春生就来了。
  黎春生是来给回礼的:五斤今天刚磨好的小麦面粉。
  送走黎春生,黎荞清点了一下几家的回礼,心中满意不已。
  原身的情况,村里人都知道,所以这几户人家的回礼都是吃食。
  村长家给了二十个鸡蛋。
  三叔家给的是十个白面大馒头。
  与原身父母交好的叔叔家给的是两斤白米。
  再加上刚才黎春生送来的五斤小麦面粉,这些搭配着鱼,足够他吃上三天了。
  洗漱之后,他躺到原身那铺着一层麦秸的木床上,很快就睡着了。
  这一觉他睡得极其沉,等醒来时,天色已经大亮。
  睡足之后,当真是神清气爽。
  用陶罐煮了米粥和鸡蛋,再加上白馒头,一顿早饭就搞定了。
  早饭之后,他背上背篓,拎起木桶,去河边抓鱼。
  十一点半,背篓和水桶都满了。
  他去了村口。
  村口有三棵大柳树,三柳村因此得名。
  临近中午,在麦地里干活的妇人,纷纷归家做午饭。
  黎荞瞄准的便是这个群体。
  他刚把背篓和木桶放到柳树下,便有两位大婶推着板车走了过来,他便笑眯眯的开了口:“绣花婶儿,大妮婶儿,买鱼么?”
  “黎荞?”
  张绣花停住脚步,先是瞄了一眼水桶里的鱼,然后才看向黎荞:“你还真会抓鱼啊?”
  她家和黎谷家相邻,昨晚黎春桃宣扬黎荞会抓鱼的大新闻时,她根本不信。
  可此时看黎荞跟前那些鱼,原来黎春桃说的是真的?
  “我也没想到我竟然还有抓鱼的天赋,这些的确都是我抓的。婶儿,你们要不?可便宜了。”
  “如果用铜板买的话,大的六文钱一条,小的三文钱一条。”
  “还可以拿麦子换。一斤麦子换一条大的,或者是换两条小的。”
  黎荞笑嘻嘻的道。
  “哎哟,这么便宜!”
  张绣花听了这话,心思立马被吸引了。
  三柳村的这条小河,因为水流湍急,所以里面的鱼并不好捉,一般情况下,三柳村的乡亲想吃鱼,都是去集市上或者是县城买。
  草鱼一般是八文钱一斤,黎荞的鱼,大鱼看上去最起码有一斤半,最大的怕是得有一斤七八两。
  正常情况下,这么大的鱼最低也得十二文钱一条,可现在竟只要六文钱一条?
  若是拿小麦换,那就更便宜了,因为小麦是五文钱一斤!
  “我要五条。”
  张绣花将板车搁到一旁,上前去挑鱼。
  一旁的陈大妮见状,也走了过去:“我也买几条。”
  现在是麦忙天,此时没有机器,收麦子全靠人力。
  这是重活,哪怕是家境不好的人家,也会买些肉回来补补,不然身子扛不住。
  这鱼虽然比不上猪肉鸡肉,但好歹也是肉,炖成汤照样香喷喷。
  更关键的是,它便宜!
  更更关键的是,可以拿麦子换!
  对于恨不能把一文钱掰成两半花的乡亲们而言,花钱会让他们肉痛,他们更愿意用这种以物换物的形式买东西。
  所以,张绣花和陈大妮根本扛不住眼前的诱惑,把心思都放到了挑鱼上。
  每条鱼的大小不一样,她们得挑最大的!
  当张绣花和陈大妮挑鱼时,又有人背着背篓过来了,黎荞便吆喝道:“卖鱼!一斤麦子一条大鱼,两条小鱼,随便挑随便选!”
  这中气十足的吆喝,诱人的价格,再加上他浪子回头的大转变,立马吸引了所有归家人的视线。

第04章 卖鱼 可以问问竹哥儿6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独宠夫郎大结局章节

正文卷

独宠夫郎大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