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他还得完成夫子布置的功课,背书等等。
  他娘吴氏对他管教很严,每天都会监督他完成任务。
  等几个小孩一出去,就见到吴氏过来了,隐隐的能听到吴氏进屋后在问:“大壮,今天夫子教了多少?你学到哪里了?夫子布置了什么功课?”
  大壮在娘亲面前要局促不安很多了,他乖乖的回答了娘亲的话,不敢撒谎。
  然后,房间里就传来了大壮的朗读声。
  每天大壮回来都要高声的读书。
  江启没签到书,便就没有走远,就在院里听大壮读书,一边听,一边在心头默记。
  然后他就发现,许是因为穿越的原因,自己的记忆力居然变好了不少,在认真记忆下,说是过耳成诵也差不多,大壮读了一大段,他竟能全部记住。
  江启惊呆了。
  他在现代的记忆力不算差,但也没到这种程度,多数是靠着理解透彻来记忆的,该背的东西也要花时间背。不像现在,他甚至都不算很清楚那些句子的含义,都能够直接记忆下来。
  不得不说,发现这一点还是很让他高兴。
  毕竟考科举,要背的书不是一般的多,基本上每一本每一句都要记下来,倒背如流,才能去参加考核。尤其考场上一些考官喜欢出截搭题,就是从两个不同的句子中截取几个字来组成一个新句子,这个句子甚至可能不成文,说不通,让你摸不着头脑。
  若是没把书本背熟,可能都想不起来这两句出自哪里,各自又是什么意思。
  可要是不联系它们各自的出处,掌握含义,那么你论述的观点可能就会出错,考试自然也就不合格了。
  所以有了这么一个技能,还真是挺不错的。
  江启继续听着,等江大壮读完几遍,他已经全记下了,看对方还要继续再读,他没再听下去,起身去找另一个小孩一起玩石子。
  又过了一会儿之后,那边房间里传来了吴氏发怒的嗓音:“你天天在学堂里究竟在学什么?昨天教的东西,今天再让你背你就背不出来了?”
  大壮吓的眼泪都出来了,哭着说道:“我给忘了。”
  “忘了,你天天都能忘了,让你爹买肉包子你怎么忘不了?”吴氏拿着一根棍子说道。
  这副场景在江家并不少见,几乎是每隔两天都有这么一遭。
  江大壮不喜读书,也在上面没什么天分,让他背书他就跟坐牢一样,屁股痒痒,时不时就要动弹。
  隔三差五,吴氏都会打江大壮一顿。
  几个孩子这会儿也玩不下去了,桃花小声道:“娘又在打大哥啊。”
  桃花是大房的小女儿,今年六岁。
  大房生的大壮、虎娃和桃花,分别是九岁、七岁、六岁。
  二房生的文生和杏花,六岁、五岁。
  三房是江启,四岁。
  虎娃没心没肺的道:“大哥又背不出来书了,幸好我没去上学。”想想大哥的痛苦日子,他就吓的打颤。
  要是他也去读书的话,恐怕大哥的今天就是他的明天。
  桃花白了他一眼:“你想去还不让你去呢,等以后大哥考上了,当了官,能去京城呢。”
  “别傻了。”虎娃毫不犹豫的说道:“你看咱外祖,考了几十年,还不就是个老童生。还有那赵家的,学了也十几年了,说是夫子老爱夸他,现在不也是童生,就咱大哥那脑子,他得考多少年啊!”
  私塾的夫子可没夸过他大哥!
  江启心说虎娃这谈论外祖的口气,可真是太孝了。
  童生是指考过了县试和府试的学子,而秀才是要县试、府试和院试都过了,才能成为秀才。
  考上了秀才才算有了功名,童生这个名头拿不出手,在村里算不上谈资,在大家看来,童生就和啥也没考的读书人是一样的。
  桃花听后觉得有理,点点头道:“还不如把那银钱拿来给咱们买肉包子呢。”
  想想就肉疼,读书可花钱了。
  整个村,也就他们家和那赵家,还有村长家那么正式的供孩子读书。
  第3章
  接下来几个孩子的话题一下子被转移了,大家开始怀念起肉包子的美味了。
  江启守着签到得来的十个肉包子,无奈找不到正当理由拿出来分给小伙伴,急得脸都憋红了。
  他想着,除了书本以外,以后他得跑山上去签到,到时候没准能得到一些兔子、野鸡之类的,那样也就能把东西明目张胆的拿出来了。
  他们说着话,院子门口也传来动静了。
  是出去干活的大人们回来了。
  上午的时候雨停了,所以下午江家人都出去干活了。
  江启跑了出去,看见进来的爹娘很是高兴,“爹,娘。”
  江兆恒放下手上的东西,抱起了儿子,“今天在家里怎么样?没哭吧?”
  小孩子经常打闹,虎娃是个爱占强的,所以家里几个孩子常有哭的时候,江兆恒有些担心儿子。
  江启摇摇头,“没有哭,今天大壮哥回来,给我们分肉包子了,肉包子可好吃了。”
  江兆恒抱着儿子,一瘸一拐的走着路,闻言道:“下次爹去赶集的时候,也给你带肉包子回来。”
  “好哦!”江启欢呼雀跃,“爹你真好。”
  “不过爹,你能教我认字吗?”

Tips: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www..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穿书 女配文

第3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穿成对照组的首辅儿子完整版章节

正文卷

穿成对照组的首辅儿子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