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102

  马车一路进宫,进宫后直接去到宋太后的颐宁宫。

  这条路燕迟走过几回,从前宫到后宫委实不太近。她暗自庆幸自己嫁了一个不太行的男人,否则昨晚若是折腾得狠了,今天她怕是连路都走不动了。所以说福祸相依,确实是有些道理的。

  宁凤举努力放慢脚步,密切关注着燕迟的状态。

  再是没怎么折腾,那也是初尝人事,燕迟多少有些不太舒服。她本来是不能忍痛的体质,一丁点的疼痛都能让她泪流满面。

  她眼里水光一起,宁凤举就停了下来。

  “是不是很疼?”

  “…也不是。”她吸了吸鼻子,抬着头不让眼泪流出来,“…我就是太娇气了。”

  哪有人说自己娇气的。

  宁凤举刚要有所动作,燕迟吓得往一边躲。

  “王爷,我没事的。”如果真让这男人抱着进去,只怕宋太后会更讨厌她。“你别管我,要不然别人还不知道怎么说我。”

  宁凤举岂能不知人言可畏的道理,何况是深宫之地,更是人言如刀,可杀人不见血。

  他没再动作,却是走得更慢。

  燕迟看着他那龟速到无处安放的大长腿,忽然又有恋爱的感觉。这男人还是有可取之处,多少能弥补某方面的不足。

  进到颐宁宫,入目便是一水的锦衣华服。

  皇帝和宋太后在上,母子二人并不相似。

  相比宁凤举肖母的长相,燕迟觉得皇帝可能更像先帝。从脸色上看这位陛下身子骨应该不怎么健壮,也没有那种看人一眼就让人不寒而栗的帝王之气,更像是一个温和的中年儒生。

  皇族的新媳妇新婚第二天给公婆敬茶,与族亲们认脸的流程和宫外相差无几,只是规矩更大礼节更重些。

  可能是因为宁凤举的缘故,皇帝对燕迟的态度很是随和。他没坐多久,受了燕迟的礼之后便离开。与他一同离开的,还有宁凤举。

  后宫以陈皇后为首,下面是妃嫔数人,再到公主皇子等。皇亲国戚以长公主夫妇为首,还有留王妃沈夫人这样的旁支,加上一众和欣玉郡主同辈的男男女女。

  在司礼女官的引示下,燕迟给年长者一个个行礼,然后后辈们又一个个向她行礼。

  这些人中她接触过的不多,也就和欣玉郡主略熟一些。欣玉郡主比她大几个月,但在称呼她为皇舅母时落落大方。而京华公主叫她皇婶时,明显有些心不甘情不愿,她只装作听不出来。

  “你是不是很得意?”

  “我很感恩。”

  京华郡主轻哼一声,用怀疑的眼神不太相信地瞟了她一眼,她则报之以一个羞赧的笑。在旁人看来,她们俩像是在窃窃私语,那些妃嫔看向燕迟的目光更是多了几分思量。

  陈皇后无子,膝下只有这么一个女儿。宫里但凡育有皇子的妃嫔都希望能得到正宫娘娘的支持,平日里没少巴结京华公主。

  身为宫里唯一嫡出的皇女,京华公主确实有骄纵的底气,她是任性娇蛮,但绝非心无城府之人。除去少女怀春错付魏启之外,她对宫里这些妃嫔们的心思可谓是拿捏得当。

  “你行事小心些,别给我皇叔惹祸。”她又压低声音对燕迟道。

  燕迟心里翻着大白眼,面上却是不显,“多谢公主提醒。”

  此时已有不少人朝她们看过来,京华公主也不便再多说些什么。她冷冷地朝那些人望去,娇俏的脸上有些不耐烦。

  众妃想讨好陈皇后母女,更想讨好宁凤举。

  宁凤举是男子,她们难以接近。如今燕迟嫁给了他,便成了所有人心中的一道桥,一道能接近他的迂回廊桥。

  京华公主正是知道她们的心思,所以才更加觉得烦躁。恨不得将燕迟叫到一旁,好好叮嘱一番。

  燕迟明白她的意思,又道:“公主放心,你说的我都记下了。”

  她心里的烦躁这才少了一些,暗道这燕氏还算识趣,于是重又站在自己母后身边。

  相比育有皇子的几位妃子,陈皇后显得有些与世无争,只是这样的与世无争并非她所愿,而是不得已为之。

  在书中最后的赢家是二皇子,二皇子的生母是陈皇后宫里的孟美人,这也是二皇子能得到陈皇后支持的原因。

  但是陈皇后这个赌注并不成功,因为二皇子未得势前韬光养晦,登基之后却是杀伐果决,不仅尊孟美人为生母皇太后,还夺了陈皇后的后宫之权。便是陈皇后的侄女小陈皇后,也和自己的姑姑一样没有儿子,甚至更惨的是连个女儿都没有。

  孟美人品阶低,自是不可能出现在这样的场合,那与陈皇后看上去最是姐妹情深的是三皇子的生母淑妃。

  不过现在呼声最高的却是大皇子,因占着一个长字,再加上颇有一些贤名在外,还是惠妃之子,在朝堂上有不少的拥护者。

  惠妃倒是低调,衣着打扮都不张扬,而且看上去也不是一个爱出风头之人,至少比淑妃更容易博人好感。

  燕迟想着书里的情节,只觉头有点大。她最烦后宅争斗,更何况是宫斗。所以宁凤举在书中避世清修,除了有向佛之心外,是不是还不想掺和夺嫡之争?

  若是这样,确实是一个两双的法子。照目前的情形看,宁凤举似乎还没有归隐的意思,她是不是应该吹个枕头风什么的?

  这一通行礼受礼,她一应礼节都未出错。宋太后多少有点松了口气,可能是对她的期望不高,所以她能不出错宋太后就觉得很满意。

  礼毕,皇子和外戚男子先行告退。

  偌大的宫殿少了许多人,气氛也变得缓和许多。

  宋太后招燕迟上前,命人给她将凳子搬在自己的下首。此举是抬举她的身份,自然又让殿中众人侧目。

  离得近了,宋太后看她也看得更加清楚,当下眼神闪了闪。

  如此粉雕玉琢的美人儿,娇娇嫩嫩的仿佛能掐得出水来,单是瞧着就能让人软了骨头,也难怪举儿身患暗疾还能勉力行房。若换成其他的男子,得了这么一个尤物哪里还有饕足之时。

  得亏是这个燕氏,既受了举儿的大恩,自是会奉举儿为天,哪怕是床笫之间不如人意,想来能也甘之如饴。

  婆婆对儿媳的交待,大多离不了那几样。无非是叮嘱她以后要好生照料宁凤举的饮食起居,反复强调让她要如何谨言慎行以大局为重等等。

  燕迟听得认真,不时乖巧点头。

  宋太后更是满意了几分,最后总算是对她露出一个慈爱的笑容。这个笑容落在众人眼中,自然又是另外的意思。

  此次新媳妇见婆婆一切顺利,众人告退后燕迟被宋太后留下。与她一同被留下的,还有长公主欣玉郡主母女。

  长公主闺名宁玉致,和宁凤举长得有几分相似。哪怕是年过四十,神态中却无后宅妇人的那种深沉老练。

  “瞧瞧举儿这小媳妇,长得可真嫩。”

  她一开口,即引来宋太后不太赞同的眼神。

  “都多大的人了,说话怎么还这么不着调。”

  “儿臣在母后面前永远都是孩子,孩子再大那也是孩子。母后您就别教训儿臣了,免得被欣玉听到也说儿臣。”长公主没什么正形地身体一歪,“儿臣最烦一堆的人假模假式,既不自在还得忍着,实在是无趣得很。”

  宋太后似是对她的无状没眼看,眼底却是隐有宠溺。“也就易何惯着你。”

  易何是长公主的夫婿,原是长公主身边的侍卫。当年先帝和宋太后给长公主择婿时,确实是相中了人品才能都不俗的燕昭。无奈长公主自己不乐意,说什么也不愿嫁进世家里。后来燕昭娶了孔氏,长公主顺势闹着非要嫁给自己的侍卫。

  初时先帝和宋太后自是不同意,但拗不过长公主自己愿意,所以易和便成了长公主的驸马。这些年夫妻二人远离朝堂政事,日子过得很是舒心。

  宋太后还是皇后时可谓是手段过人,若不然也不可能在后宫屹立不倒,然而对于自己所出的三个儿女,她这个母亲称得上极为慈爱。

  长公主能如自己所愿嫁与平凡侍卫,宁凤举也能自己挑选合心意的女子,这一切都得益于她的爱护之心。

  “最惯着儿臣的,其实是母后您呀。”

  “没个正形,别让外人看了笑话。”

  “举儿的媳妇可不是外人。”长公主凤目含笑。“她是母后您最疼爱的小儿子的王妃,也是儿臣的弟媳,她可是自己人。”

  燕迟离得不算远,却也听不太真切。从气氛上看,太后和长公主母女感情极好,长公主在太后面前完全就是一副小女儿的模样。

  “福娘。”

  燕迟听到这个称呼,还愣了一下。见是长公主在叫她,她更是觉得意外。

  长公主朝她招手,示意她过去。

  她一眼看到宋太后并不算好看的脸色,心里有些打鼓。那日她对小崔氏说的一番绝非胡诌,而是有理可依。

  当年父亲差点就成了驸马,不知长公主这些年是否还有怨气?

  长公主笑眯眯地看着她,上上下下地打量着,眼神极其的随意,同之前那端着架子不冷不热的样子大相庭径。

  她心下惊诧,面上不显。

  “你这个名字,取得可真好。”

  “谢长公主夸奖。”

  她这个名字是生母孔氏所取,长公主偏偏提及这个,到底是随口一言还是有意的?

  “叫什么长公主,叫皇姐。”

  “皇姐。”

  “你不用这么拘谨,来,坐到我身边来。”

  燕迟作乖巧状,依言行之。

  堪堪坐下,便被长公主拉住了手。长公主眼神晶亮,盯着她的脸看了许久,一连啧啧两声。“瞧瞧这小模样,长得怎么这么好看。”

  粉面如羞桃,玉肌寒初雪,胸大腰细娇娇弱弱,便是同为女子见了都忍不住多看两眼,更遑论男子。这么水嫩的小美人,新婚第二天还能活蹦乱跳,瞧着像个没事人的样子,委实有些没道理。

  长公主那双和宁凤举相似的凤目微闪,划过一抹促狭之色。暗道自己那个喜欢吃斋念佛的皇弟,不会是娶个王妃回府当摆设的吧。

  “母后,举儿是不是不行?”

  宋太后闻言,心都跳到了嗓子眼。

第50章102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穿成女主早死的继妹免费无删+番外章节

正文卷

穿成女主早死的继妹免费无删+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