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补16
沈知寒:真香。
他瞄准饭菜,一连吃了两碗饭,最后又添了一大碗蛋花汤,看的崔兰目瞪口呆。
明明饭菜和她之前炒的差不多,也就是宋郎君舍得下油而已,怎么就让沈知寒态度转变那么快。
崔兰不信邪,夹了一筷子。
她不明白,明明就是普通的山药炒肉,还有豆腐,怎么让她念念不忘,还想再来一碗米饭。
菜本来的味道没有被掩盖,反而更加鲜美。
崔兰当下决定,再来一碗。
两人争先恐后,宋景瞠目结舌。
“慢……慢点,小心吃撑了。”会消化不良。
她眼看着沈知寒又舀一勺米饭,埋头苦吃,她展眉笑道:“菜不够还有,等会还有母鸡汤,吃撑了就喝不下了。”
崔兰觉得此时的宋郎君可真温柔,顿时有些羞赧,怕自己狼吞虎咽的模样被耻笑。
她不好意思地收回了手,少吃些也没关系。
饭桌上,沈知寒眼疾手快,大半的肉片没了。原本还想装模作样的崔兰咽下口水,只觉得肚子咕咕,她赶紧叫道:“沈大人,也给我留点。”
宋景望着两人你争我抢,无奈的摇头。
饭后,崔兰洗碗,沈知寒挑眉,拌了几句嘴后跑到宋景的跟前。来青山县之前,母后曾说过这里的生活艰辛,从小养尊处优的他怕是过不惯,于是指了两个宫里的厨子,陪着他来。
沈知寒正和亲爹闹别扭,自然是想证明给家里人看,他并非不行。于是婉拒了母后的好意,这一路过来,吃完了干粮,各地的美食也都尝过,确实不怎么可口。
头一次吃到合心意的饭菜,沈知寒自然是不想放过。
要是能让阿景做自己的厨子,那日后吃饭问题是解决了。
他想的极好,自是没考虑过宋景愿不愿意。
乍然听到有人出钱雇自己,宋景倒也没生气,好奇问道多少钱。
她和程要关系还算不错,之前也打听过,银月楼的厨子一月就有二两,还会补贴油盐布帛。
要不是银月楼不招人,她或许一个人打两份工也不是不行。
沈知寒行囊里没装多少东西,只带了银票。可以说是,什么都没有就剩钱了,他翘起唇角,大方说道:“你说个数,不是很离谱,爷就答应你。”
宋景算了算,要是这次真的把贼匪除掉,又拉县令下马,那沈知寒这个新知县就是自己的人脉。
早市总归是不太适合油炸串串,至少青山县没人一大早就吃腻口的东西,要是沈知寒坐稳了青山县的位置,是不是夜市就能摆起来了。
说起来,宋景并不想离开青山县。
一是这里的风土人情同她前世的故乡极其接近,乡语相似。二则,积分兑换的那些东西,以及房子成本太高,一走了之就必须重新再来。
沈知寒身侧的南风看着极其靠谱,或许跟着他,青山县会越来越好。
正想着,墙外有了动静。
他们闻声看去,墙上一跃而下一个玄衣少年。
他佩着刀,沉眉敛容,活脱脱黑阎王。
崔兰叨咕两句,“有门不进,大白天耍什么威风。”
南风:……
他黑脸,直直看着崔兰,后者低下头,嘟囔两句后识趣地收好碗筷就离开。
南风想着自己所查到的事,语气有些焦急。
“爷,就如宋郎君所说,他的居所有人蹲守。”
“南风,吃饭没?爷给你留了饭,有什么先吃了再说。”沈知寒当主子这么多年,知道要体恤下属,才能让其卖命。
“爷,我还没吃,但此时不急。还有一个贼头,就躲在县衙里。您今日去述职,怕是会对你不利。”沈知寒没听,而是把崔兰炒的菜端出来。
着急复命的南风:“爷,现在不是吃饭的时候。”
沈知寒拉着他坐下,“吃!”
他求助地看向宋郎君,后者沉思,不知在想什么。
南风认命,在沈知寒的目光下,他以最快地速度吃完。
饭碗干净,沈知寒满意点头。
南风咽下最后一口米饭,吃得太急,只觉得喉咙火辣辣的疼。他赶忙喝了一口水,冲着主子说道:“爷,这下怎么办。”
沈知寒听了半岔,有些迷茫的盯着南风。
什么怎么办?
“既然县衙有贼,就一并抓了,问罪处罚就是。”接下去还能怎么办,难不成还放过要杀他的人?
宋景瞄了一眼沈知寒,见他眉眼真诚,竟没有一丝危机意识。这伙人是冲着他去的,整个青山县衙役都是安富海的人,官匪勾结,而他们就两个人,赤手空拳,还没救兵。
冲进去抓了?
那是羊入虎口,被人瓮中捉鳖了才是。
南风着急,“爷,您要是去了,就着了他们的道。”
眼见劝不住自家爷,越劝越是兴奋。南风最终看向宋景,眼神写满了,“宋郎君,你快说两句。”
宋景:……
不是她劝就会听的。
但被这样盯久了,宋景不得不开口,“沈大人,也许还有别的办法。”
沈知寒:“阿景不早说,什么法子,快说出来听听。”
“引蛇出洞。”
其实安富海的人并不希望沈知寒死在青山县里,任命的京朝官不管是因为什么而死,死讯上传,必然会引起怀疑。
安富海作为活到最后的大反派,绝不会如此蠢笨。
既然在县城里不能动手,那就将这群恶毒的蛇引出来,反将一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