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鞭炮一响,黄金万两605
“哪夸张了,你是没见过陈阿公在那会,年年都是好几车的鞭炮,整条村都铺满了,从年三十一直放到元宵节,整条村全是雾,人都看不清楚,那会整个镇的人都来围观,可壮观了。”
赵金花搭话。
林晚晚:……
你还能再夸张一点。
年三十放到元宵,那得多少鞭炮。
“说起这个,自从陈阿公走后,我们村很多年都没拿过第一了。”
陈富刚说着唏嘘不已。
乡下人对于春节这种传统节日特别看重。
每年一到春节,各条村都会暗暗较劲,比谁的村有钱,谁的村鞭炮放的最久。
哪条村的鞭炮最先停,来年就会被其他村笑一整年。
那十年,上头虽然禁止搞封建迷信,但是其他村有能人罩着,依旧会偷偷放鞭炮。
而临水村,自从陈阿公走后,没人坐镇,压根不敢放鞭炮,年年拿倒数,年年被笑话。
“是啊,其他村都笑话我们村很多年了。”
李老太也跟着叹气,浑浊的眼里全是怀念。
想当初陈阿公在的时候,临水村多威风啊。
陈阿公有钱有势,人也仗义,护短,对同村人特别好。
在外面,只要说自己是临水村的,没人敢欺负他们。
甚至,只要在外面报陈阿公的名字,吃饭都不用花钱,大把人上赶着请客。
当初李老太男人烂赌,欠一屁股债,脚都被人跺了,没多久人就没了。
李老太年纪轻轻守了寡,还带着几个拖油瓶,眼睛都快哭瞎了。
陈阿公二话没说,带人把动手的那群人全废了,还扬言谁敢再动临水村的人就是跟他作对。
那之后,外面再没人敢动临水村的人。
事后,陈阿公还给了李老太一大笔钱,还让她在陈家当起了长工。
李老太就是靠着那份工作,把几个儿子女儿拉扯大。
这些事隔的太久,久到李老太都快忘记了。
“村长,我来搬吧。”
陈麻子撸起袖子就准备上去帮忙。
“滚!别整坏了。”
陈富荣嫌弃踹了陈麻子一脚,倒是没阻止他。
“我也来。”
“还有我。”
一群男青年兴奋的争先恐后上去帮忙。
除夕零点开始,临水村的鞭炮声一直响到凌晨三点。
方圆几百里的村落都熄火了,只有临水村的鞭炮还在一直响着。
凌晨三点一刻,临水村的鞭炮声停了。
“咋就没了?”
有村民惋惜。
要是能再烧久一点就好了。
当然了,现在也挺好的了。
今年他们村鞭炮声是最晚停下来的。
其他村基本响到2点多就停歇了。
“轰~”
天空闷雷炸响。
小孩子们齐刷刷看向天空。
就连在旁边打叶子牌的大人们也纷纷停下了手中的动作。
“咻!”
“轰!”
密集的爆炸声响起。
天空被炸成了白昼。
“是窜天猴!”
守夜的小孩子兴奋的又跳又叫。
“这谁放的啊。”
有人问。
“我瞅着像是地主家。”
有人回。
“不会是陈阿公放的吧。”
有老人嘀咕。
“陈老头,你又老糊涂了吧,陈阿公早不在了。”
“胡说!他昨天还跟我下棋呢!”
老人固执开口。
老人和陈阿公一个年代的。
随着同龄人一个个去世,老人也得了老年痴呆。
“别搭理他,又犯病了。”
“这陈家可真有钱,窜天猴不要钱的放。”
鞭炮一响,黄金万两。
窜天猴可是出了名的贵。
陈富荣这次买了一车斗的鞭炮,硬是一点窜天猴都没买。
这陈家一次性放这么多窜天猴,众人一阵唏嘘。
陈家的窜天猴一直响到凌晨五点。
响了整整两个小时。
五点后,赵辉家的院子也响起了窜天猴的声音。
很快,知青院那边也响起了窜天猴的声音。
再然后是扬谷场那边。
一开始,只有零星几家在放。
后来,越来越多的人一块放。
窜天猴放完了,村民们又放起了鞭炮。
“臭小子,你还烧,这炮仗我留着元宵烧的。”
李老太骂骂咧咧。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
乡下人对春节很看重。
年前,家家户户都备了很多香烟炮仗,打算初一十五烧。
今年村里收成好,李老太破天荒还买了几个窜天猴。
家里的鞭炮全被李二蛋嚯嚯完了。
李二蛋又想嚯嚯窜天猴。
这可是她准备十五的时候放的。
“没了再买。”
李二蛋刺啦一声点燃了引子。
“轰!”
窜天猴冲天而起。
李老太气结。
太糟蹋钱了。
不过想着烟花炮竹可以驱逐霉运,烧了就烧了吧。
没准多烧点,来年李二蛋就能娶上媳妇了。
“村里的日子真是越来越好了,连李老太都舍得放窜天猴了。”
钱秋菊感慨。
陈富荣:“是啊,今年多亏了陆知青那个大棚蔬菜了。”
因着陆景礼搞的那个大棚蔬菜,临水村今年过了个肥年,家家户户分到的钱特别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