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024 顺其自然的好 “第二十四章44
陆谨仔细听着,在心中思量着:“哥哥这是要先声夺人。”陆瑶觉得这样说也没有错,如果不让上位者记住,像他们这样的没有背景的人,也很难出头的。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活法,而她哥哥是有大志向的人,自然要为自己早做打算。
陆谨问道:“那二姐……二姐真的想入太子府吗?”
陆瑶单手托着腮,想了下说道:“以前可能没有,只是如今她觉得看见了这个机会,就有了这样的想法。”
陆谨蹙眉道:“二姐一直想要高嫁,可是家世不行,所以需要很好的名声来引起旁人的注意。”
陆瑶看向苦恼的陆谨,伸手敲了敲他的额头:“既然想明白了,怎么还皱着眉头,和个小老头似得,好丑啊。”
陆谨看向陆瑶,问道:“姐姐呢?姐姐想过嫁什么样子的人吗?”
陆瑶有些诧异地看向陆谨,在去书院之前,陆谨还是个每天傻乐的孩子呢。
李氏闻言问道:“谨哥你怎么忽然关心起你姐姐的亲事?”
陆谨也没隐瞒,说道:“我同窗与我提过,他姐姐十四就已经说亲了,说是早些定下来,也免得到了年纪再选,选不出合适的了。”
陆瑶看着陆谨严肃的模样就觉得好笑:“我自然是想过,哥哥也说会帮我选个合适的。”
陆谨赶紧问道:“要什么样子的?我也要帮姐姐选,你们选好也得让我看,我觉得可以才行。”
李氏被这对姐弟逗笑了,屋中也没有外人,她就没阻止,不过提到女儿的亲事,她忽然想到了赵子苓,只从这几日来看,赵子苓不光医术好、脾气好,还很有耐心,为人也知礼。
陆瑶说道:“肯定要脾气好的,家里简单些,没那么多乱七八糟的事情,剩下的我就没想过了。”
陆谨等了半天,才等到这样的回答:“姐姐,我对你很失望,你要求太简单了。”
陆瑶眉眼弯弯的:“简单吗?可能我就想要简单点的生活,总比每天针锋相对的强,想想祖父和祖母那日子,身边人都在互相算计,想要压对方一头,还不够累的。”
陆谨想了想觉得也是:“姐姐你说二姐怎么想不明白呢?”
陆瑶又敲了敲陆谨的头:“每个人想要的不同,不能用一个人的想法去要求所有人,难不成你喜欢吃甜的,所有人都必须喜欢吃甜的?”
提到吃的,陆谨又想起刚才的事情问道:“姐,你吃的药膳味道很奇怪吗?”
虽然这几日吃的药膳味道都奇奇怪怪的,可那也是人家赵公子的一片心意:“你功课做完了?一会哥哥要检查的。”
陆谨哀嚎一声,拿着被陆瑶修改过的诗去誊写了,嘴上还嘟囔着:“我还以为可以暂时不用念书了,没想到哥哥比先生们布置的功课还多。”
陆瑶继续扭头看着外面:“你知足吧,在书院一位先生要教那么多学生,跟在哥哥身边,哥哥只教你一个,多大的福气。”
陆谨虽然也很崇拜兄长,却不似陆瑶这般:“这福气给你要不要?”
陆瑶也不惯着弟弟:“等我好些了,我也要继续做功课的。”
陆谨说道:“那你赶紧好起来,我们一起做功课。”
陆瑶笑着答应了下来。
陆谨虽然嘴上抱怨,可是做功课的时候格外认真,他先静了下心才拿起笔。
李氏坐在一旁看着他们姐弟斗嘴,脸上的笑意就没消失过,等陆谨写完陆庭布置的功课,拿着去寻陆庭的时候,她才温声说道:“我以为你会告诉谨哥的。”
陆瑶有些茫然:“娘要我告诉弟弟什么?”
李氏放下手中的针线,说道:“让陆嫣得了第一才女名声的那些诗,大部分都是你写的。”
陆瑶这才明白过来,她靠在椅子上,说道:“银货两清的事情,她出钱买,我愿意卖,没什么值得说的。”
以前她不会说,以后也不会说出去的,她不在意那些虚名,也没想着离开后就去毁了陆嫣,或者和陆嫣争的水火不容,她就希望分家后,他们就是普通亲戚,逢年过节上门走个礼,剩下的时候各不干扰最好了。
陆瑶笑盈盈地说道:“做生意讲诚信的。”
李氏却知道不是这样的,事情不是女儿说的那样,女儿帮陆嫣写诗,并不是为了赚钱,开始的时候是被陆老夫人和林氏逼着,因为当初的事情,女儿也不敢太过违逆她们,这才退了一步,提出写诗可以,需要她们花钱来买,女儿不过是在被逼无奈下寻了另一条路而已。
好像再再苦的事情,在女儿眼中都是另一条出路,也可能因为女儿这样的性子,才能写出那么多好诗,又能在陆府那样压抑的环境中成长为如今模样。
李氏不再提过去的事情,却惦记起另一件事,晚些时候李氏寻了单独与陆庭说话的机会,小声问道:“庭哥,那赵公子可订亲了?”
陆庭本以为母亲是有事情交代,没曾想是问赵子苓的事情,他想到出发前老师与他说的话,赵子苓是赵太医的幼子,和长子不同,赵太医并不准备让赵子苓走太医这条路,按照赵太医的说法,赵子苓虽然继承了他的医术,为人却有些单纯,不适合在宫中当值。
那会陆庭也有些疑惑老师为什么特意与他说赵子苓的事情,只以为老师是想让他先了解一番,路上对赵子苓多加照顾,谁知道老师接着说道:“赵太医家中简单,没有那么多牵扯,赵子苓还没有亲事,你沿路可以多与他相处观察一下他的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