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终章194
崇德两年大寒,燕国大军被尽数伏诛于京都,燕太子自刎身死,同日,南梁帝留下罪己诏,死于叛乱之下,后世将此称为‘京都之乱。’
叛乱结束之后的第一次上朝,皇宫明德殿内,议论纷纷。
“听说了吗?那天摄政王也在。”
“摄政王不是早就死了吗?”
“死了,西河玉京的十万大军能现在还在京都吗?谁有这么大的本事,能调得动玉京的兵?”
这话一出,众人齐齐的沉默了。
要知道南梁皇室现如今只剩下西河玉京一支……若前几天传言有误,北穆王保不齐就是……
众人头垂的更低。
“对了,周大人呢?他不是跟着相爷去了西河?”
“对啊,周大人一定知道内幕!”
一群人找的周大人,自打来就缩在角落里,手握惊天大消息一句话也没敢吱声,口中小声嘀咕着‘别来找我’。
哪知天不遂人愿,一群人一窝蜂的冲着周景围了过来。
“周大人,你与相爷关系近,你可知那日宫里发生了何事?”
“周大人,摄政王可当真没死?”
那可不不仅没死,还要娶相爷。
“我……我我什么都不知道。”周景头皮一麻,指指点点,“你们……你们这群人平日里自己不吱声,关键时刻总让我上,你们自己去问相爷。”
“之前就惹不起,现在……我们哪敢啊。”
“是啊。”
沈执清保住了南梁基业,大功一件,现在保不齐就连新皇都得让这点。
这话说的不假,新皇现在可不敢惹自家祖宗,以至于由着沈执清赖了一会床,等到人醒了,还被劈头盖脸骂了一通。
沈执清姗姗来迟,脚步踏进殿门,就看见周景被人围着追,他扯了扯嘴角,低呵出声,“都在这干什么呢?”
沈执清一句话属实将屋子里的一票人吓得不清,一群人脑子里就想到了那日之前接到的宫里来信。
是不去,还是死。
然后当天夜里,京都各大府邸就出现了各种出逃府上的108种方式。
一群人浑身上下打了个机灵,瞬间各站个的位置上,大气也不敢出。
一瞬间整个明德殿内鸦雀无声,就是这样安静的环境里,突然响起了一声轻笑。
很轻,却回荡在整个大殿内。
是谁这么不怕死……
沈执清偏头朝着身侧的人看了一眼,“很好笑?”
嵇宴握着扇子掩唇,“很久没见了,让孤甚是想念。”
沈执清:“闭嘴。”
一众人顺着声音朝着门口看了过去,只见那一身白衣胜雪的丞相身边立着一个身着玄金色宽袍的人,那张脸是这群人一辈子的噩梦。
摄政王……
然后沈执清刚要迈步上前,殿中的一堆人全给跪了。
沈执清:“……………………”
沈执清瞪了嵇宴一眼,迈步进了大殿,“还没过年呢,诸位这是在行什么大礼,都给本相起来!”
一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动也没敢动。
嵇宴跟着沈执清走了进去,“一个二个都聋了吗?相爷说的话都没听到?”
一句话,殿内大臣们纷纷起身。
这怎么感觉有哪里不对……若是之前,丞相说什么,这位摄政王不应该怼一个别的吗?
众人没想通,刚站起来抬起头,结果就看见那位摄政王将黑着脸的丞相,拽到了龙椅上,众人心头一跳,差点又跪下去。
沈执清:“你做什么?”
嵇宴扣着人的腰,“感受感受坐龙椅是个什么滋味。”
沈执清:“………………”
嵇宴摸了摸那龙椅的扶手,“舒服吗?”
沈执清拧紧了眉头,“不舒服。”
正所谓高处不胜寒,坐到这个位置上的人,最是孤寂。
“行了,你自己做吧。”
见沈执清又想起来,嵇宴看着下面的大臣凑到沈执清耳边低语,“多坐一会吧,说不定这就是最后一次了……”
沈执清:“你说的对。”
他背后有人,他为何不能大大方方的坐了。
沈执清索性直接靠在那龙椅上,将旨意拿起递给张全,“你来读。”
张全深知现在得罪这位摄政王也不能得罪这祖宗,欸了一声,就拿了那旨意读出声。
旨意内将此番事情的前因后果做了解释,并按功绩程度给了人奖赏,就连张全都赏了百两黄金。
周景听到最后也没听到自己,“相爷,我呢?”
沈执清一笑,看向张全。
张全会意之后,冲着台阶之下的周景出声道:“九卿之首周景周大人,此番功绩卓著,现擢升为丞相,统领百官……”
周景愣了,就连百官都愣了。
要知道此番功绩最为卓著者应是沈执清,可沈执清什么都没有要,并且将丞相之位让给了周景。
周景皱紧了眉头,“相爷,为什么?”
沈执清站起身,“燕国此次霍乱,乃本相一时不查只顾,另外三年前摄政王一事,也皆是因为本相失职,所以本相决定辞去丞相之位。”
朝堂之下瞬间议论纷纷。
周景皱紧了眉头看向了龙椅上坐着一直没有说话的摄政王,“殿下,您劝劝?”
嵇宴弯了弯唇,亦站起身,“孤尊重丞相的决定,另外,还有一件事孤要在此宣布。”
嵇宴看向下方众臣,将脚步停在沈执清身侧,“南梁帝已死,国不可一日无主,西河玉京为皇室最后的血脉传承,因此皇位便由北穆王接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