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晋.江.独.家.首.发198
周瑭……周瑭快要被撩死了。
他动用了熟背的上千部诗书礼易, 才勉强压住了那一腔烈火。
随着烈火愈发的旺,他们离大婚之日也愈发近了。
岁月不居,春序忽至。
边关已定, 薛沄班师回朝。
周晔伤势好转, 已经可以趁周瑭上朝不在家的时候,偷偷搬着竹梯上房顶遛鸟了。
梅花盛放的时节, 周瑭亲手收集了侯府里的梅花瓣,留存下它们最美的那一刻。
待到梅花凋零、嫩叶初发时,他攒下的花瓣已然阴干, 正好用来制作香料。
接下来是缝制香囊。
日子在一针一线之间穿梭不休,香囊上渐渐缝出一颗高大的、毛刺刺的仙人掌。
然后,在仙人掌身旁,又多了一只毛扎扎的炸毛白兔兔。
周瑭看着自己手里的香囊,忍不住失笑。
“现在看着确实不太美观, 哥哥小时候是怎么夸得下口的?”
“不过, 就算有瑕疵、不完美, 就算在别人看来奇形怪状……他也会很喜欢的吧。”
就像哥哥喜欢他一样。
也像他喜欢哥哥一样。
周瑭把梅花香料装进了新绣好的香囊里, 以备大婚之日赠与对方。
二月初六,良辰吉日。
宜嫁娶,宜移徙, 宜合帐,宜祈福。
不过他们的婚事不算嫁娶, 也不必移徙。
婚前他们便宿在武安侯府,婚宴在侯府举办,婚后仍然一起居住在府内。
从青梅竹马之年, 到白发苍颜之时,侯府承载了他们太多的过去, 还有说不尽的未来。
鸣鞭响炮,鼓乐喧天,贺婚者如云。
晌午宴请宾客,府中设了八十八道流水席以及佳酿千盏,供宾客们享用。
周瑭一身绯红吉服,在人群中谈笑风生,迎宾待客。
恢复男子之身后的半年里,他的相貌没发生太大改变,只是眉毛不必修理了,喉结也不必遮掩了,此外还长高了那么一二分,肩背也更开阔了。
少年的身躯在悄然成长,正如这肆意滋蔓的明媚春.光一样。
“以前怎么没发现?”薛萌拍他的肩都有些费尽,“这个头,这剑眉,这肩,这大长腿……分明是个顶受欢迎的俊俏郎君。怪不得上回七夕游街,还有小娘子询问你姓名呢。倒是我眼拙了。”
周瑭比她高半头,和她说话得略低着脑袋,不过笑容还像小时候那样腼腆。
“以往若有无礼之处,还望二姐姐莫怪。”
“罢了,我当你是个姊妹的时候,也没少捉弄你。”薛萌扫了一眼他的前胸,笑容染上了些许揶揄,“就当是一报还一报吧。”
周瑭瞬间回想起了前胸被塞馒头的至暗时刻,脸上更窘了。
薛萌笑道:“不过说实话你女装扮相挺美的。有时间姐姐再帮你打扮打扮,如何?”
不等周瑭拒绝,她便凑到他耳边:“夫夫之间偶尔也是要一点特殊的小情.趣的,对吧?”
周瑭:“……”
从二姐姐看的那些话本推测,断袖这方面,她可能真的比自己更懂。
他轻咳一声,抓准机会溜了。
席间瞥见了流水席上的孜然羊肉,不期然便想起了贺子衡。
二姐姐还没有成婚的打算,不过听说,贺五也一直没有婚娶。
或许他还在等着她。
能等到吗?周瑭不知道,也无意插手。
二姐姐嫁不嫁,是她的自由。
而且在丛云将军的战神之名打响以后,京中对女子嫁娶的规矩宽裕了许多。
许多开明的父母不再强求女儿在十五岁前出嫁,而那些二十岁以后还待字闺中的娘子们,也渐渐的不再是乡里的笑料。
这都是母亲的功劳。
周瑭正暗自欢喜着,余光中捕捉到了一个熟悉的人影。
“方先生!”他眼眸一亮,立刻迎了上去,“我还以为先生不会来了。”
方大儒捋着胡须笑道:“老夫也没那么不识变通。你们俩都出息了,那龙阳断袖之说也是美谈,倒无伤大雅。”
随即他叹道:“可你怎么就是个郎君?老夫还以为当真教出了个探花娘子,可惜、可惜……”
“先生莫急。”周瑭笑道,“阿娘和阿兄各拨了一半御赐的奖赏,用作兴办女子学堂。先生若有意,不过几年,定能教出一个状元娘子来!”
“而且……”他回想着现代的高考、考研盛况,笑了,“等到几百年后,举人、贡生、进士里的小娘子,比郎君还要多呢。”
方大儒虽难以相信,但还是笑道:“那老夫便拭目以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