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突如其来的菜谱4
她按照往常一样把东西摆放好,捏着筷子吃饭。心下突然想起昨天的那个奇怪软件,兜兜转转又点了开来。
里面没有红点,也没有人说话,除了昨天说过的话仍然保留了记录以外,一切都像是虚无和梦境。
像只是余栀一昨晚做的梦。
“喵~”
余栀一看向跳上窗台的橘猫。
这位简直是常客,根本就不知道它是怎么飞檐走壁跳上二楼窗台的。
虽说来过很多次,但它却是一点规律都不给余之一留下。有时候十天半个月来一次,有时候又隔一天来一次,总之就是时间不定,间隔不定。
“你来啦。”
“那你等下,我去给你搞点吃的。”
“喵~”
橘猫看上去好像有点馋她汤碗里剩下的半碗面,眼睛直勾勾望了过来,身体做出了一股子要冲锋的样子。
“不可以,这你不能吃。”
“我去给你煮小鱼。”
面条里余栀一今天还放了辣椒,小猫当然吃不得。
谁料平时乖巧的小猫今天就像发了狂似的,猛地往面碗撞来。
余栀一还没来得及反应,面碗就被橘猫给撞倒了,面条软哒哒地混着面汤洒在了桌子上,面汤有逐渐往地下滴的趋势。
而始作俑者,正一脸享受地舔食着洒落在桌上的面条。
“停停停!”
余栀一拍了下橘猫的背,强制把它带离了桌子,放到窗台上。
“在这儿呆一会儿。”
可能是愧疚,知道自己做错事了怕被骂,还没等余栀一开始收拾,橘猫就又飞檐走壁离开了这里。
余栀一愣了下,摇了摇头。
二楼卫生间有抹布,余栀一先用桌上的纸巾暂时擦了下,这才走向卫生间把抹布拿了出来。
等到她收拾好残局,那只橘猫还是没回来。
余栀一端着盘子正要下楼,余光却瞥向了桌沿。
刚才可能没有擦干净,桌沿还有些污渍。
余栀一有些怕汤汤水水沿着桌沿到了桌底,但她又没收拾到。她放下托盘,拿着抹布蹲了下来。
她准备擦一下桌沿和底部,不怕万一就怕一万。
余栀一擦干净桌沿,又低了低身子,看向桌底。
本来是想看看哪里有污渍的,但就是这一看,彻底让她愣住傻了眼。
原本要擦上去的抹布也停在了半空。
本来什么都没有的桌底,此时多了两个不明物体。
一个是带着金属把手看上去可以打开的木盒,而另外一个,是在木盒旁边的红色按钮。
两样东西挨得很近,但用途不明。
余栀一身体就像过电一样。
她仔细考虑了下家里来了陌生人,然后给她搞了这两样东西在桌下的可能性。
自己几乎一直在这里,更何况二楼还安了防盗门,陌生人要打开两个门来这里搞这些不太可能。
这种可能性几乎是零。
那么还有一种,就是和昨天出现在手机里的奇怪软件有关…
红色的按钮不知道到底是什么开关,余栀一虽然很好奇,但她不敢按下去。
旁边的木盒子倒是有几分像信箱。
余栀一稍微犹豫了下,伸手搭在了木盒子上的金属把手上。
她稍微扭动了下把手,木盒门就被打开。
还没等她打手电去看木盒里的构造,一个信封就径直掉了下来。
非常突然,只看见有什么明晃晃的东西掉了下来。
她下意识往后跳了一步。
等到看清是个信封之后,她这才走上前。
信封上一片空白,什么都没写。余栀一把信封拿起来,把手里的抹布放到桌上,暂时站了起来。
信封没有被完全密封,上面有条缝。她沿着那条缝把信封打开,瞬间看见了里面的纸张。
抖了抖,纸张立马从信封中出来。
是稍微有些厚度的一小叠纸。
余栀一低头看去,纸上密密麻麻地写着…菜谱?!
如果她的眼睛没有出问题的话,纸张上这什么“糖醋小排”“蟹粉狮子头”“鲜笋蒸鱼”….以及后面数页写着菜名和详细过程的,好像就是菜谱?!
余栀一也顾不上还没收拾好的桌子,拿着手上的一叠纸就走进了房间。
纸张上菜品一共有十二道菜谱,其中八菜一汤一主食,剩下两道是甜品。
粗略晃了一眼便觉不得了,余栀一去了趟卫生间,洗过手之后又坐到了窗边书桌,仔仔细细地翻阅起来。
菜谱上把每道菜的选材、制菜前的准备,详细步骤都写得清清楚楚,余栀一不知不觉就看入了神。
更让她奇怪的事,明明只是在看菜谱,可脑子里却像是在实际学习练习,有种积累几十年的功夫瞬间汇入她身体的感觉。
等到她看完,便觉脑袋一片清明,更离谱的是,所有菜品和详细说明都进了脑子里。
她的手有些蠢蠢欲动。
很奇怪,真的很奇怪。
自己记忆力根本就没有这么好,不可能刚看完就能记下。
余栀一抿了抿唇,刚才还充满欣喜高兴的脸此时带了些复杂情绪。
*
与此同时,另一边被流放厘城的祝楚一家,正在尝试种地。
历景十六年,祝家因贪污朝廷灾款而被处刑,皇帝气怒,所有和祝家有关联的都受到了牵连。而祝楚一家,作为祝家主家远得不能再远的旁支,也因此被流放。
不过比起被刻字为奴为婢的人又或是在途中受不住暴刑死去的人来说,祝楚一家却是好上了不少。
祝楚家的人为官时事情办得极好,再加上与罪臣关系实在太远,因此说的流放也只是贬为庶民此生不得再到首城而已,自由并没有完全受限又保住了命,已经是幸事。
也正是因为如此,没有人眼红盯着也没人多加刁难,再加上路上祝楚提前准备了些钱财,虽说边塞苦寒,但有不少钱,加上一家人都在,倒是适应适应也能过下去。
只是这适应对于他们来说,着实有些困难。
这厘城靠近边塞,一年四季都让人冷得受不了,到了冬季更是如此。除了环境的恶劣之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饮食习惯大有不同。
这里吃的一般就是缺少调味品的白水煮肉和一些个不见绿叶的菜,而这里的人仿佛已经习惯了,就是爱吃这些个腌菜和白肉。
祝楚一家老家在江南,来到首城上职之后虽然也要适应不同的环境和饮食,但好在首城在天子脚下,它繁华,什么东西都应有尽有。
那时候祝楚一家倒是过得很好,也没多少思念故乡。
可现在情况大有不同,厘城偏远,大多数想要用来做菜的香料都没有,很多在首城看上去很寻常的东西,在这里都买不到。
祝楚一家抵达厘城之后,等到那股子劫后余生的感觉过去,又差不多安置了下来,一家子上下的思乡之情却是再也掩盖不住了。
“以前有份好吃的青菜摆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现在我只能悔恨。”
家里最小的孩子,八岁的祝泊安,看着一片贫瘠的土地,默默擦了擦泪。
“好了,别在这儿假哭,有时间多去看看书。”
大哥祝泊庭看向蹲在一边假哭的二弟和小弟,白了一眼。
书当然不是流放的时候带来的,书几乎是靠祝泊庭和祝楚回忆写下来的,还有就是厘城买的。
十四岁的祝泊嘉撇了撇嘴,“都来这地方了,以后也回不去了,还看什么书?”
倒是祝泊安鄙视地看了他一眼,又对着还在研究种地的祝泊庭甜甜笑了下,说得话意有所指,“大哥说得对,不识字以后被人卖了都还傻笑呢。”
祝泊嘉脑子里还在想昨日四处玩了一天,没人拘束他的日子,一想到这是以往在府内不曾有的生活,他嘴角就止不住上扬。
可听见祝泊安这话,瞬间就明白是在内涵他。
他敛了敛笑意,“我那是在找能让我们家过得更好的法子!你这小子不懂还瞎说。”
“我…”祝泊安做了个鬼脸,还准备说些什么,下一秒就被祝泊庭打断。
“行了。”
大哥一声令下,俩人屁颠屁颠回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