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金丝笼里的鸟13
赵栀虞行的很快,脸上没有任何恐惧,身上还带着匕首,在她看来,若遇歹人,拼搏一场就是。回到宫后,绿弦绿眠急忙迎上来伺候。
她挥退两人,拆了那封信,打开折起来的纸张,上面熟悉的字迹就是出自外祖父之手。
外祖父在信里提到,年前可来京城一趟看望她,许多年未见,很是想念她,还提到她幼时的一些事。
赵栀虞坐在桌前,捏着信一声不吭,心里有种说不上来的滋味儿,最后跟外祖父见面那年才十岁,七年过去,她对外祖父并没有多少感情和依赖。
但母妃不一样,母妃是外祖父看着长大的,母妃死了,外祖父在袒护凶手,虽说是在保护最后一个女儿,但做错事的人就该付出应有的代价。
外祖父只说年前会进京一趟,却不提何月何日。
“公主,喝些姜汤暖暖身子吧。”绿眠端着一碗姜汤走了进来。
赵栀虞轻应一声,接下姜汤,送到嘴边抿了一口,入喉很辛辣,姜味儿特别浓郁,她眉头微皱,直接仰头一饮而尽。
“公主,您走后太子妃来了一趟,奴婢说了您一时半会儿回不来,太子妃不信,在这儿等了两个时辰才离开。”绿眠将今日的事一五一十的禀报。
赵栀虞把信收好,没有将这件事放在心上,“我们在桉阳的人还在吗?”
“在,公主未曾说过让他们回来,他们都没有动身。”
“好,”赵栀虞心里有了个想法,语气平静:“让他们随时观察我外祖父的动静,一旦外祖父准备动身进京,他们就悄悄打探桉阳常府的动静,若是能碰见常嫣蓉,直接将人抓起来就是。”
之前的事,绿眠一直都知道,现在也不惊讶,平静应了声:“奴婢会找人告知他们。”
翌日。
赵栀虞去给皇后请安的路上,碰到了太子妃,后者见到了她,自然是要一起同行。
太子妃走到赵栀虞身旁,羡慕道:“皇妹昨日又出宫了?”
赵栀虞察觉到旁边的人想伸手挽住自己胳膊,往一旁挪了些,“听绿眠说嫂嫂昨日去找我,可是有什么事儿?”
太子妃嘴角微扯:“没别的事儿,就是想去皇妹那儿坐坐,聊聊天。”
过了会儿,太子妃问:“皇妹昨日是和谁一起出去的?”
赵栀虞就知道她不会无缘无故的过来搭话,淡笑了两声:“自然是四皇兄,嫂嫂又不是不知道,我与四皇兄向来要比其他兄弟姊妹要好。”
对于这点,她不瞒着。
太子妃脸上的笑有些挂不住,脚步慢了些,看样子是不准备再跑一趟,“皇妹快去吧,皇后娘娘刚才还念叨着你呢。”
赵栀虞不会与她客套,没有回话。
一个人去请了安,皇后那里还有嫔妃在,知道她不喜欢与人交谈,就没有留她多待,在她快要走出门时,提了一句秋猎的事儿。
“到那日你好好看一看裴淮止,如若眼缘还算不错,就早早把事情定下。”
赵栀虞只顾的往前走,就当是没听到这话。
四皇子生母宸妃笑道:“三公主心有大志,等她日后寻着机会出去见见战场,或许就会收了心。”
赵栀虞心有执念,不实现了,是不会收心的,保家卫国一直是她想做的事,奈何公主这层身份困着她。
皇后无奈摇头:“话说的容易,皇上哪能舍得三公主去战场呢。”
宸妃叹了声气。
赵栀虞回到宫,见到屋里的桌上多了幅画,画上的是一名男子,一袭白衣,眉眼间有些清冷的神韵。
她皱起了眉:“这是做什么?”
站在一旁的宫女福了福身,“回公主,这是申公公送来的画像。”
“谁的画像?”
“裴状元。”宫女回的很小声:“公公说,这是皇上吩咐的。”
画上的人是裴淮止?
赵栀虞来到桌前,低头仔细瞧着,这么一瞧,画上的人的确跟那些文弱书生不太一样,也没有太威猛,就与寻常男子一般,至于那张脸……
一幅画而已,看不太真切。
“收起来吧。”父皇都命人送来了,她再还回去多少有些不合适,况且收了画又不代表要收人。
“是。”宫女手脚麻利的收了起来。
用过午膳,赵川爻派人送了那把剑过来。
赵栀虞一眼就能看出是把难得的好剑,握在手里,爱不释手的看了好久。
*
眼见着快要到了秋猎的日子,赵栀虞又出了宫,原因是赋宴楼有人来找事。
要知道赋宴楼已经许久都没有人上门来找事了,就在今日,来了个狂妄自大还不长眼的老头。
老头进去点了两个菜,吃完就想跑,被小二抓到后反而气急败坏,把小二骂了一顿,或许是怕摊上事情,还把楼里的其他客人牵扯了进去,趁着楼里一片混乱,老头跑了。
正逢温公子不在楼里,另一个管事儿的许掌柜也跟着出去了,赋宴楼没有主事的人,只好往宫里递消息。
赵栀虞到了地方,被告知事情已经解决了。
“怎么解决的?”她想不到会有谁出面解决这样的闹剧。
小二:“那老家伙没跑多远就被咱们伙计给抓了,后面的事都是由一位白衣公子解决的,那位好心的公子也没留个姓。”
“最后给银子了吗?”赵栀虞比较关心这个。
小二心虚摇头:“浑身都翻了个遍,实在没有值钱的玩意儿,是那位公子代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