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2
当年,备受宠爱的小公主不厌其烦地跟在楚修辰的身后,完全没有半点公主身份架子。
少年有意疏离,保持君臣应有礼节,不曾唐突,不曾亲近。
可小公主不在意这些,她只知道宫里人人都夸赞他少年才气,年少有为,是个良人。
因此,明明脸皮最是单薄的小公主,也能不厌其烦,像个小尾巴一样,跟在他的身后,甜甜地唤着修辰哥哥。
只是因为,她自幼就立下一个誓言,自己一定要嫁给一个举世无双的郎君。不能因为她是公主的缘由娶她,而是对方真心所求。
这些年,她一直在等,等着心目中的那位良人亲口说出,想娶自己为妻。
可即便如此,姜知妤这些年在他身旁嘘寒问暖,各种暗示,都没有结果。
她私底下也听人议论,说如今楚大将军不过是可怜公主痴心一片,估摸着说她命不久矣。
她不以为然,就算是石头,大概也会有被打动的一天。
她就是要嫁给楚修辰,娇纵宠爱着长大,这些年她还没有心愿是实现不了的。
无论时日还有几何,她的期许也算达成了。
她的眼眸投在不远处那通红镀金的烛火上,烛火突然跳跃了一下,灯芯噼啪作响,眼里仍旧带着一丝对明日的窃喜。
喜气腾腾,红绸铺地,今夜的含光殿,大约没有人睡得着。
嫡出公主,显贵将军,皇帝亲赐,大家都道这是一段佳话。万明帝更是着人修葺了偌大府邸,公主日后可随时回宫探视。
不仅如此,更是办得声势浩大,在宫中宴请群臣,令人艳羡。
·
婚房内红光映天。
“要我说呢,公主先前穿的桃红色好看是好看,如今却发现,这大红色配上身,这才是明艳动人呢! ”
半夏一路憋了一匣子的话想说,才说了几句,便被一旁几位喜娘给喝住,连连说吉时未到,不吉利。
“罢了,你们都先退下,今夜谁也别人打搅。”姜知妤隔着盖头回道。
众人启唇告退,只留她一人在偌大的婚房,仍旧端庄地将双手置于双膝。一旁的罗帐被小窗吹进的风打得不停摇曳着。
姜知妤身上的喜服金贵,早早便让宫里绣功精湛的绣娘准备着,衣料厚实严密,但此刻畏寒的她未免还是觉得凉意阵阵。
婚房外嘲哳,伴着雨疏风骤,她听不真切,但仍旧察觉到了脚步的逼近。毫不拖泥带水,门开了。
来者脚步很是轻,但许是鞋底带着水,擦过地上团花毯时,粘连声贯耳而来。
“五公主殿下。”
却是一个稍显稚嫩的女声从不远处飘来,尽是僭越的语气。
姜知妤扯下盖头,只见眼前胭脂红的纱幔在舞动,房内灯火通明。以及,不远处那位浑身还沾着从外头带进雨丝的姑娘。
一身素衣,倒是与这婚房格格不入。
“让您失望了,今夜来此的,不是楚将军。”女子冷声发笑。
“放肆!你,如何进的来?”
姜知妤朝着屋外唤了一声。出乎意料的是,本该守夜到通明的婢女,竟无一位在。
“公主可能是不知道吧,府内上上下下的人都遣散了,适才打了几声雷,许是您没有听见,今夜……自然是无人来服侍的。”女子并没有一丝畏惧,神色更加随意。
“你究竟是谁,来我这胡言乱语,滚……”
姜知妤此刻倒算清醒。她还从未被人如此不知礼数冒犯,还是在她的大喜之日。
“半夏,桑枝!”姜知妤又唤了一声。
许是有什么事情,她们被人支开了罢。虽说,她自己都有些不能确信。
姜知妤眼底闪过一瞬的慌乱,回眸时又对上了女子的眼。她正笑意盈盈,脸上的脂粉被雨浇得略显狼狈,一步步朝自己而来。
“五公主不知道吧?圣上中风昏迷不醒,生死未卜,而太子……则纵酒过度,已然薨逝。如今,整个公主府上上下下,恐怕只有您了。”
女子看着姜知妤一副从未经历变故的神情,又放肆着走上前,盯着她那织金团云锦制成的婚服,“只不过可惜公主,在这大喜的日子呀——”
姜知妤今日一直在强撑着精神。
从得知父皇昏迷那一刻起,她便冷下了脸。再顾不得成婚的规矩,便朝着女子扇去。
女子自然始料未及,径直栽倒在地。
姜知妤自己都感觉身上一股力量被抽离,手忍不住地颤抖着。
“你再放肆,咒我父兄,本宫定会撕烂你这张嘴!”
姜知妤虽养在后宫,但到底是皇后独女,宫里什么她没见过?
这种没有眼力见的人,自己随便寻个由头,就能像捏死蚂蚁一般简单地处决了她。
姜知妤有些泻了火气,但头上摇曳作响的珠翠和起伏的胸口却仍然在表明着,她在发抖,她在害怕。
女子掌心揉了揉自己的右颊,趔趄着起身,“这是事实,公主不要气坏了身子。您还是早些收拾吧,过不了多久,楚将军便会派人前来,他今夜领兵破城,怕是不得空与您洞房花烛了。”
姜知妤知觉得那两字分量犹如千斤,压得她近乎窒息。
破城?
楚修臣方及弱冠,就已出征御敌,独当一面,战无不胜,手握十万征北大军,又有一支精兵操持,他要在自己的大喜之日做什么?
“您以为,我是如何进得来的?”
她毫不留情地补充着: “今夜崇安城内刀光剑影。你的成婚之时,便是皇宫破城之日。”
女子并不想再解释,抖了抖肩上的雨珠,“信与否,全在公主。”
是夜,大雨泼个不停,顺着屋檐急速滑落,碎裂成迷朦的烟雾,院外偶尔闪起的电光,照得整座府邸都失了大喜的气氛。
姜知妤看着脚边踩得不成样子的朱红绸缎,以及被风雨侵虐着的灯笼,忽然觉得浑身湿透也算不得什么大的事情。
若不是有骁骑统领许昭元的表妹柳君君相告,她当真还在自己的美梦中无法苏醒。
那可是征北大将军啊,倾慕多年,她从未有过片刻的迟疑,他会勾结匈奴,逼宫造反。
百鸟朝凤的盘金嫁衣在未歇的雨中逐渐浸透,发髻上的镂空凤形冠也因跌落在地弃于一旁。
柳君君的只字片语自然不足为信,只是此时此刻,姜知妤的确在庭院里见不到任何人。
“殿下。”
抬首望去,面前的人身着一身大红直裰婚服,头戴银冠,腰上还系着一块墨玉,即便置身大雨之中,却依然不失往日风度,丰神俊朗,威严犹在。
姜知妤不知脸上流淌着究竟有几分是雨,几分是泪。
这门婚事,是他亲自用军功向圣上奏请的,人人都道楚修辰是那不可多得的国之良将,光风霁月。
姜知妤本就体弱,还是随从一旁搀扶着才得以堪堪站起。
“修、辰哥哥,”姜知妤在雨中的语气略带着颤抖,“府里的人呢,都去哪了?”
柳君君来历不明,她并不全然相信。她要听实话,从楚修辰嘴里亲自说出的话。
侍从苏铭看着姜知妤早已在大雨中面色煞白,连忙打着圆场,“公主,雨大着,小心淋坏了玉体,还是——”
“人……呢!”姜知妤如无根飘萍,手轻轻抬起,向往常一般,扯着楚修辰的衣袖。
只是这一次,语气从娇嗔烂漫,变成了委屈质疑。
“我父皇……皇兄……他们在哪里?”
没等到楚修辰有所回应,她恍惚间,便瞧见了他反手置于身后的,从不轻易离身的那把雪煞。剑身漆黑如墨,在黑夜里却仍旧闪烁着冰冷的锋芒。
大婚之夜,郎君执剑,本就不吉。
果不其然。
姜知妤如释重负般地紧抿丹唇,双目微闭,雨珠顺着她的眼睫汇聚流淌,心死般缩回了手。
她似笑非笑,“所以……都是真的?”
作者有话说:
光风霁月:出自黄庭坚《豫章集*濂溪诗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