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195
但是姜家说的是答谢宴。
答谢宴就是离家多年的赘婿回门宴,算得上是一个还算大的,正式的宴会。
收到这份请柬的人家无一不是当年姜家婚宴的宾客,得了消息,哪有不去打听的。
可能也不太需要打听。只要有心人盯着姜家大姑娘的行踪就能发现,这些日子姜秉儿外出去铺子巡查时,身边多了一个高挑俊朗的男人。
那模样,曾经见过的人几乎都能认得出来,是那位曾经一直跟在姜秉儿身边的奴隶阿云。也就是姜秉儿之后的夫婿,失踪了的那个。
还真是原本的人,又回来了?
听知道一点的人说,姜家这位姑爷是在京城,许是之前姜大爷去京中做营生的时候又领回来的吧。
具体内幕没人知晓,只家家户户都在提前准备礼物。
姜家离开三年,再回来的时候带着京中的铺子,一路收回的产业,相比要以前也没有逊色,甚至还隐隐有种更上一步的感觉。不提其他,维持好现有的关系也是极为重要的。
而姜家也忙。
姜家回来大半年的时间了,这还是头次要举办宴会。
由大奶奶拨款,姨娘亲自操办,将正堂重新收拾了出来,还专门辟了一处院落,装扮打点。
姜秉儿眼睁睁瞧着正堂左右树上挂了红绸子,有些震惊。
“回门宴还挂红?”
太喜庆了吧?
姨娘振振有词。
“姑爷头一次在家中来,又是答谢亲朋好友,你不给他挂两绸子,怎么彰显他在家中受宠?”
姜秉儿不懂,但大受震惊。
甚至小声嘟囔了句。
“……还能委屈他了不成?”
她可没有那么多复杂的事儿,从不委屈旁人。尤其是提了名入赘到她家的赘婿。
姜秉儿想了想,还是趁着没事时低调外出了一趟。
在满玲珑楼里,上上下下全都看了一遍,最后选了一个合适的礼物,包装了起来。
既然是他的答谢宴,还是给他点好处吧。
到了姜家的答谢宴正日子,姜秉儿按着规矩穿了一身胭脂红裙,腰系金丝,垂着一条玉环,上臂戴着一只臂钏,铃铛叮铃铃。
而云溪奉则是一身红色暗纹刺绣圆领衫,和她一样腰系金丝,垂挂玉环。
不同的是,云溪奉还多佩戴了一只硕大的荷包。也亏着他个儿高腿长,才显得没有那么不协调。
那是姨娘亲自绣的荷包,图案还是麒麟图。
云溪奉拿到这个荷包很是不解,他没有佩戴荷包的习惯,还是姜秉儿见他攥着荷包不知何意,夺了过来给他挂在腰间。
“待会儿你荷包就敞开,他们给你塞银票金豆子就接着,给他们斟一杯酒水答谢就是。”
姜秉儿给他叮嘱了声。
这就是通城的习惯了,阿娘说新人头一次见亲朋好友的答谢,亲朋好友都是要当场给贺礼的,不是那种上了簿子的随礼,而是彰显亲厚关系的小礼物。一般情况下都是依着关系亲疏,塞金豆子,玉镯子,银票子。
云溪奉挑眉,低头看了眼腰间的荷包。通城还有这种风俗?
他若有所思,看来京城在有些地方还是比不上通城。
回去后,可以和陛下建议建议。
姜家门外挂了不少的炮仗,几乎铺了小半条巷子,等着宾客来,一串炮仗一串炮仗地点,噼里啪啦极为热闹。
登门的宾客都是带着笑脸和礼物,进门就是恭喜声不断。
而按着规矩,姜秉儿和云溪奉要在门口迎接前来的宾客们。
通城的宾客大都是看着姜秉儿长大的,私家关系,她见了人叔叔婶婶姨母姐姐的,嘴儿甜的抹了蜜似的。
云溪奉不认识人,都是跟着姜秉儿叫人。
“秉儿长大了啊,姑爷可真俊,前几年在哪儿发财去了?”
云溪奉说得还算简单。
“去了军中,如今在京中。”
那些宾客哦哦答应着也不知道听明白了没,等宾客们入内后交换了一下得到的消息,大概猜出来云溪奉现在该是个小武官。
没官职在身上,不可能有这么让人见着胆怯的气度。
但官职大了也不对,哪会老老实实入赘的。
只能是有点能力的小武官。
看来姜家的确不错,姑爷是做官儿的。
众人都进到正堂,纷纷落座,都是熟人你来我往谈笑风生。
今儿的重点是姜家的姑爷,话题也都落在姜姑爷身上。
“姑爷前些年走得匆忙,不曾想还有再见的一天啊。”
这是和姜家关系好的,不阴不阳刺了一句。
云溪奉当着众多宾客的面,躬身行了个礼。
朗声道:“当年家中小弟危在旦夕,云某失信婚礼,是云某的不是。”
都是姜家的亲朋好友,也都是曾经见过姜秉儿最难堪一面的人们。
他弯下腰行礼,解释了当年的事。
姜大姑娘并非被抛弃,成为笑话,而是与人命关天的大事有关。
通城人也不是那么不讲道理,见姜家都接纳了他,也说明了当年事出有因,索性就算了。
“姜姑爷当年既然错了婚宴,今儿就得补上。这杯酒,姜姑爷要与我喝了!”
带头的是从小看着姜秉儿长大的赵伯父,直接在桌上就倒了满满两杯酒,塞给云溪奉。
姜秉儿头疼,想拦着吧,但是又不好拦。只云溪奉那个破酒量,两口就得趴下吧?
“伯父看得起我,是伯父大气。”
云溪奉接过酒杯,淡定地和赵伯父喝了一杯酒。
而后赵伯父哼了一声,给他荷包里塞了一个大大的金锭子。
沉甸甸的。
“姜姑爷,你在军营里当伍长还是百夫长?我有个侄儿厉害了,才二十出头就当了千夫长,我说他的名儿与你,你若见着他,可让他照顾照顾你。”
说话的人只知道军中一些基础的小官,并不知道军营也是分谁的帐下。
云溪奉认真听着,还问:“他叫什么?”
那人痛快地说了。
“你是秉儿的夫婿,就是我们通城的女婿,在外头,通城人要照顾通城人。”
云溪奉认真点头:“云某记下了。”
回头查一查看此人在不在自己帐下。得多照顾些,都是通城人。
姜秉儿在一侧听得笑眼弯弯。
倒是也没有说什么。之后亲朋好友们再举杯给他塞金银,喝酒,她也想通了。让他喝个痛快。
通城来姜家的宾客大部分都是商户,但是也不绝对,还有一些地方小官。最大的就是通城如今的通判。
那是当年接了崔通判职位的人,也是和姜家关系不错。
袁通判带着自己的妻儿一起来的有些迟,正堂里已经推杯换盏起来,有人见着袁通判,主动起身给他行礼问好,袁通判都是客客气气地拱手还礼,十分低调。
“大姑娘,还有姑爷今儿好日子,贺喜……”
通判笑呵呵地抬手要恭喜,忽地看清陪在姜秉儿身侧的那位新姑爷身上。
个儿高,肩宽腰细腿长,一身红衣格外俊朗,腰上戴着一个通城风俗的荷包,这就是新姑爷的打扮。
手里端着酒杯,脸上喝的有些眼神迷离,被一个老爷子拍着肩膀叮嘱他要对媳妇好,他还在认真的点头。
这该是新姑爷了,但是,但是这张脸,怎么和他在京中述职时见过的大将军一模一样?
“大将军?!”
袁通判腿颤啊颤地,声音也走了音。
这一声响亮的大将军给正堂里的宾客弄糊涂了。
哪里来的大将军?
哟,这不是通判大人么?通判大人在喊什么大将军?
大将军?
通城人大都是一辈子在一个城中过活,知道的官职有限,但是无人不知大将军云溪奉。
通判那可是通城的大官,他喊大将军,那一定是大将军来了!
在座的宾客下意识起身弯曲膝盖,都跪了下去。
姜秉儿错愕地瞪大了眼。
等等,袁通判怎么认识云溪奉?
他当年和阿云没有怎么见过,但是他又怎么能见过大将军呢?
她疑惑地回头。
云溪奉迟疑了片刻,他的记性算是不错,来京中述职的一些地方官他多少有些印象,这位袁通判那他印象可就别的地方官多了许多。
当年袁通判来京中述职,他派人堵了人,专门找他问过姜家一些事。
“袁通判。”云溪奉微微颔首。
袁通判扑通一下跪倒。
“下官见过大将军!”
“草民见过大将军!”
“无须多礼,诸位请起。”
云溪奉喝的有些多,勉强才找到一点清醒意识,请了诸位起身。
等通城的大家都慌慌张张爬起来后,不由得将目光移向云溪奉。
这位老实,听话,又低调的通城新姑爷身上。
他是大将军?
那……他们刚刚都做了什么?
拍着大将军的肩,给他灌酒,劝他本分,让他在家要有赘婿的样子?
正堂里的气氛有些僵硬。
无一人敢说话。
姜秉儿啧了一声,果然,知道了他的身份,没人能自在的起来。
这下有些难搞了。
“栖栖。”
云溪奉带着一身酒气一步步走到姜秉儿跟前,有些委屈地垂下眸。
“抱歉,这次答谢宴,我又弄糟了。”
“能……能原谅我吗?”
姜秉儿直勾勾盯着他。
他喝多了酒,说话有些迟缓,脸色有些微红。垂着眸,这般乖巧的样子……
让姜秉儿不由得心中动了动。
姜大姑娘露出了一个灿烂的笑容。
“能呀,只要你等下……乖乖听我的话。”
她忽然想……试一试这么乖巧的云将军了。
作者有话说:
云团子:委屈,媳妇,贴贴
红包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