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没事就好6
天色彻底暗下来的时候,秦府的男主人秦伯民才忙完同僚之间的应酬。
男主人只有晚膳是在家里吃的,因此一天之中,晚膳最为丰盛。
近几日天气寒冷,雕花的红木桌上摆着用来暖身子的羊肉高汤。
羊汤醇厚,王静合怕秦伯民觉得腻还另外搭着几道爽口的下饭小菜。
“我让人收拾一间客房出来。二弟家的——思渊估摸着这几天就要到帝都了吧。”
秦伯民刚坐下,王静合殷切地给他盛出一碗羊汤。
她虽然看不上江南行商的二房,但是面子上总是要过得去的。
“嗯。”
王静合的祖上是孔圣人的弟子,王家更是依靠这个身份在先皇在世时封了爵。
因而她平日里最是注重礼仪,往日秦伯民对她做事还算放心。
但此刻他淡淡应声,表现得极为冷淡。
“怎么不见妩儿?”
他单刀直入,直奔话题。
儿子秦问津要准备春闱,一个月之前便给他单独开了小厨房。
只是为何秦妩没有出现在餐桌上?
听他提起“妩儿”二字,王静合立马脸色由阳转阴。
见她这般模样,秦伯民也猜到大概,他明白自从王静合身体好转之后,看秦妩是越看越不顺眼,明里暗里没少给她磨搓。
若放在往日他不会插手内宅的事,可今日他论事时遇到与长公主亲近的几位言官,言谈举止间都是对他的不满。
他伏小做低,好话说尽,才换来一句不明不白的,“秦大人对儿女是否过于苛责?”
这句话说得妙。
大半个帝都的人都知道,问津是他的亲儿子,秦妩是为救治他夫人的失心疯过继来的。
对待亲生的,哪里能用的到苛责二字呢?
想来是帝都中传了些关于秦妩的流言蜚语。
他继续舔着一张老脸,姿态放得极低,才在言官的口中把传谣缘由都弄清楚。
这才知道,秦妩的手上竟没有一点铺子!
饶是他不插手内宅的事,也觉得这太过分了一些。
我朝政治开明、商贸繁荣,先太后辅政时还推出恩令:凡女子开商铺酒肆者,税收减半。
因此等到女子差不多的年纪,略微有些家产的人家便会把准备给女儿做嫁妆的铺子交给女孩自己打理。
而今秦妩年后就要及笄,平日里不参加任何宴席聚会不说,手下更是没有一点的田产铺子。
秦府自己名下的田产铺子尚且不论。
只说那风华路上的秦氏丝绸,是整个帝都最好的路段,最大的丝绸铺子。
同时也是人家亲爹亲妈留给女儿的嫁妆。
这件事情别说那些言官们,大半个帝都的人哪个不是心知肚明。
如今他们将这铺子强攥在手里,怎能不惹非议?
秦伯民从没想到王静合能把事情办得这么不体面。事关他的前途,他说话的语气严厉了许多。
“今日是怎的又要罚她?你也不好对她太过严苛。”
“而且她也到了年纪,该给她几个铺子历练历练,我看秦氏丝绸就不错!”
想起那些言官们别有意味的话语,秦伯民就后背发凉。他们可都是盯着烂肉的苍蝇,但凡发现你一点错处,就别想善了。
见面前的人连自己亲生女儿的生辰都能忘记,王静合当下有些心寒,又听他提起——
“秦氏丝绸?”
她的声调都高了一些,不明白秦伯民今日吃错了哪一味药,竟帮着外人说话。
再说秦氏丝绸铺子,她是真有些舍不得,那可是她手里最赚钱的铺子!
“问津春闱在即,正是用钱的时候……”
王静合如此的目视短浅让秦伯民从进门时就一直压抑着的火气“蹭”一下子都冒出来了。
他一个堂堂四品大员竟要靠个二房的铺子挣钱?
“那你想怎么样?让那些言官参我治家不严,骂你主母不慈吗?”
真要是如此,他的官途、问津的前途可就全都到头了。
“你想让满帝都都知道问津有你这样一位母亲吗?”
见秦伯民这般激动,王静合也吓了一下,她也是世家大族出来的千金,她明白凭着自己的所作所为,如果言官真的参她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