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算计还是凑巧? ...763
尉迟兰派人找的时候,京城的大学和书院几乎走空了一半。
他认识的都是一些出了名的大家,给小孩儿启蒙不需要学问这么好的,但他除了这些也不认识其他人,只能让人推荐,总算是找了几个合适的。
只是这么一来一去,一个月又过去了。
京城的秋衣都换上了,宋莽都已经裹成球了,竺年还没回来。
竺婉更是应该得到了确切的消息,除了正经奏折之外,连一封家书都没有了,安静地在上都装死,就怕被抓壮丁。
到最后罗英也没了耐心,又拍坏了一张桌子:“竺大头还回不回来?早点退位,老娘好早点去南方!”
京城冬天这么冷,她想去海外吃冰。
她小爹也真是的,别人不着急,他就不想他老婆?也不担心他老婆又养个小白脸!
罗英腹诽,不好说出口。不过她本以为宋华就是宋萱养着玩的,有点感情,但是不多。但看这两人的感情,起码比竺瀚对常妃什么的要多。
好在这时候竺年稍信回来,是一封不怎么正经的家书,语气有点奇怪:怎么一眨眼天都冷了?
罗英见尉迟兰拿着家书不放,也不去凑过去看,问:“糕儿说什么了?”
尉迟兰的表情有些哭笑不得:“他说和小爷爷、王叔一起造了个好玩的小船,这几天就回京。”
“这几天是哪几天?”
“说不让等,小船容易坏,得边走边修。”
作者有话要说: 糕儿 ( ̄ω ̄):这是一个球。
大臣⊙△⊙:……
糕儿 ( ̄ω ̄):走一圈就过来了。
大臣⊙△⊙:……
糕儿(=?ω?=):你萌怎么都不说话?
大臣⊙﹏⊙ :我萌有点晕球。
(完)
第二百五十九章 噗噗船 ...
“莫名其妙的。”罗英觉得自己夫君越老越糊涂,一向靠谱的儿子怎么也好像被带歪了,果然是跟不靠谱的老爹待久了吗?
尉迟兰也想不明白什么船边走边修,还能让竺年这么高兴的。
按以前竺年对质量的要求,边说是边走边修了,正常使用三年内出问题,都要从图纸开始返修的。
正巧钱银在鸿胪寺闲着没事,就找过来自请任务:“我去探探?”
尉迟兰只恨自己走不开,当下就同意了:“去吧。”等半天,见钱银不走,“还有事?”
钱银对尉迟兰始终觉得隔了一层,说话没对着竺年说这么痛快,略带一点别扭地说道:“经费?”
尉迟兰就很吃惊:“鸿胪寺没钱吗?”
钱银比尉迟兰更吃惊:“我要带徒弟们去,鸿胪寺就一个清水衙门,哪来的钱?”
他们只是挂靠在鸿胪寺下面,户部又不知道他们是干嘛的,不会给他们额外批钱。
他也不是鸿胪寺的主管,不能说要多少钱就要多少钱。
尉迟兰就把笔放下了:“银鱼的账不是走的亲卫营的?”
鸿胪寺只是给银鱼有个明面上的身份,额外再给一份工钱。亲卫营那边才是大头。每年的福利待遇类似钱银这样的,相当于一名三品官员。另外银鱼的功绩不小,竺年可没忘记。碍于银鱼的性质,包括银鱼成员本身的性格,他们最后没有把功绩折算成官职,给了爵位,且给了实实在在的土地。
他们的收入不低啊。而且竺年对他们格外照顾,几乎包办了日常生活中所有的开销,到手的俸禄和其它收入都可以直接存起来。
钱银着瞪着眼看尉迟兰,不太想说自己把钱花哪儿了。
尉迟兰倒也不好问,吩咐小张公公从私库里拿了钱给他:“不够再来拿。”
钱银接了钱就跑,装满了铜钱的箱子在他手上轻若无物。
亲自拿了钱的小张公公用手比划了一个动作,只能感慨:“钱大人的武功深不可测。”
同样的经费,一般用铜钱比较多。金子虽然也通用值钱,但是花起来得先兑成铜钱。
可铜钱是真不轻。
尉迟兰听着,揉了揉额角:“好多事情得等糕儿回来了再商量,尽想着玩儿去了。”
小张公公笑了笑:“殿下肯定不是瞎闹腾。陛下……”陛下不太靠谱,“辰王不也在嘛。”
宋华怎么样,他不知道。
宋星在研究方面,向来是靠谱的。
两人聊了两句,权当是休息了。接下来尉迟兰还有大堆政务需要处理,小张公公倒是可以光明正大摸鱼,坐在后侧的小桌子上改功课。
这位立志当先生的大太监,暂时没法去小学教书,就把空下来的精力放在教育新入宫的宫人们身上。
新入宫的太监不需要再净身,规矩方面得格外严格一些。
眼看着竺年和尉迟兰要登基,后宫里头的规矩也得改一改。
这两位对一些方面没那么讲究,对另外一些方面讲究可多。
尉迟兰倒也没等太久,钱银的办事效率向来是可以的,出去没两天就传回了一本画册,上面画着一艘奇怪的冒着黑烟的小船。
备注一行小字:无需人力。
尉迟兰一看,勉强按捺住激动的心情,又等了五天,才等到竺年回京。
一号码头上,挤满了人,都是听到消息之后,跑过来准备看新闻的。
但是没过多久,就有码头的保安队出来维持秩序,把围观的人疏散到安全的地方:“前面危险,退回去退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