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综琼瑶4
因为太后娘娘在五台山礼佛,老夫人一进宫便直接去拜见皇后了。
皇后这段时间一直在暗中查访各大家族的适龄男子,给兰馨挑选额驸。骥远也在名单之中,皇后也曾满意,毕竟他他拉氏虽然不是满洲上三旗的贵族,但也是旗人身份,家里又人口简单,努达海这么多年都未纳妾,与雁姬也是恩爱。骥远本人也没有纨绔之气,很是崇拜自己的阿玛,立志要入军凭本事拼个前程,年龄上也合适。洛琳性格也还是好的,并不刁蛮。这样的人家想来该是厚道的,兰馨若是嫁过去必不会受气。不过因为皓祯的事,皇后并没有确定下来,而是准备多看看再说。这不就出现问题了吗?
因为老夫人的动作快,新月与努达海的事才刚刚传进宫,皇后也才知道,不过皇帝那边倒是早就知道了。因为努达海和新月在军中的行为,比如共骑一马啊,河边谈心啊,等等,都被君瑾瑜安插的人传得军营里沸沸扬扬,窃窃私语不断,士兵们忙着八卦,训练起来都不认真。军营里的大小统领都很恼怒,乾隆的心腹也悄悄上了密折。乾隆看了自然生气,但是偏努达海刚打赢了仗,倒不好立即处置,只好先按下,准备等过段时间再寻个由头处理了他。所以,新月身边被安排了几个嬷嬷,特意吩咐她们盯紧两人,千万不可传出有损皇家名声之事!
老夫人道明了来意,便要磕头请罪,皇后虽然暗恨新月不检点,努达海拎不清,是个不知羞耻的,但是,这段时间君瑾瑜派人暗中提点,皇后和容嬷嬷都已经恢复精明了。皇后见老夫人这般行动,便知雁姬等人并不如此,也不怪罪她们,只是有努达海这样的阿玛,骥远是万万做不得额驸了。“此事本宫已经知晓,老夫人不必惶恐,只是要好好培养后辈才行!”
老夫人听皇后此言心中顿时松了一口气,想来皇帝便是要处置努达海也不会牵连全府了。老夫人心中既有放松,也有难过。努达海是自己的儿子,老夫人却要亲手放弃了他,如何能心痛。但是,他如今已被迷失了心窍,得罪了皇家,自己不能看着他毁了他他拉氏。好在骥远是个好的,好好培养,将来必能撑起他他拉氏。
与此同时,福伦一家听说有个新月格格进京,努达海抚孤,眼睛一亮便打起了尚主新月格格的主意。这新月虽说孤身一人,荆州之事也有端亲王的责任,但如今端亲王已经殉职,只留下一双儿女,皇家为显皇恩浩荡,必然会加恩克善世子和新月格格。听说上面已决定由克善原爵承袭,想必新月格格也会有所恩典,说不得便会施恩于额驸,若是尔康尚了主,福家很可能会因此抬旗。再有,新月格格由努达海府上照顾,这可是跟努达海搭上关系的好机会,要知道努达海可是有实权的将军!越想福家一众人等越是满意,福伦的夫人忙进宫去找令妃,准备让令妃帮忙促成此事。令妃也觉得这事可行,若是成了,将来也能给自己添一大助力,并应了下来。
要说这令妃不愧是从一届包衣宫女爬到如今的位置的,果然心机手段都不缺。前面虽然因为同福家算计晴格格的婚事惹得太后皇帝齐齐禁了她的足,安分了些日子。后来没多久,令妃便又寻了机会让乾隆这个记吃不记打的原谅了她,虽然碍于太后的意思,还在禁着足,但却有本事哄得乾隆往她那儿跑。而如今皇后一心教养十二阿哥永璂,对于乾隆的一些抽风举动也不再“忠言逆耳”了。不过君瑾瑜也没指望一下子就能收拾了令妃和福家,反正等还珠剧情正式开始后有的是机会。
再说令妃虽然也想促成尔康娶了新月一事,但经过上次的事情,也不敢太过插手,于是便在乾隆来时,委婉表达了福尔康也到了年纪成亲了的意思,又一转话题,说起克善小小年纪将来不知道能不能过撑起端亲王府,又提起新月格格,不知道是个怎么样的孩子,倒想见见呢,可惜自己禁足了。总之,一句话七拐八拐,暗示乾隆给尔康和新月赐婚。
而此时乾隆心里虽然原谅了令妃,但对福家算计太后一事还记着呢,要不怎么说皇帝都是小心眼呢。乾隆觉得上次的事肯定是福家撺掇着令妃的,自己后宫里的都是些善良美好的女子,就连皇后也越发有孝贤的品度了,这段时间顺眼了不少。所以,乾隆现在对福家还是不满的。不过,尚了新月也未尝不可,正好省得新月跟努达海再闹出些什么丑事,想来嫁了人,两人也就安分了。于是,乾隆大手一挥,便给新月和福尔康赐了婚。福家也没抬旗,不过是将福尔康一人抬到了最低的镶蓝旗而已,福家对这一结果很不满意。
另一边接到圣旨的新月就不是不满了,而是悲痛了,努达海也是。
“努达海!”
“月牙儿!”
两个人抱头痛哭,只觉得天塌地裂一般,心如死灰,再也没有一丝光彩了。两人诉说着爱意,诉说着不公,诉说着所有不理解他们的人无情。屋子里除了云娃和莽古泰两个脑子有坑的附和着努达海和新月,其他人都一脸不屑,尤其皇帝安排的嬷嬷,更是瞧不起他们。克善虽然才八岁,但也懂得是非了,对于姐姐与努达海的种种举动都很不认同,奈何人小言轻,稍微说了一下,就被新月和努达海指责,就连那两个奴才也不把他这个主子放在眼里,说他对不起姐姐。新月把持着克善不让其他人照顾,克善根本无法做些什么。
之后一段时间,努达海整日和新月腻在一起,哭泣,咆哮,哀叹,甚至差点“情不自禁”了,要不是嬷嬷们一直坚持寸步不离盯着新月,只怕这皇室丑闻就更严重了。嬷嬷连夜派了护卫进宫禀告了乾隆,气得乾隆狠狠摔了杯子,直接给嬷嬷们下令,看紧那两个东西,待到新月出嫁后,若再有什么,便找个机会让她病逝吧。
很快,便到了新月出嫁的日子,因为努达海抚孤,新月便从努达海府上发嫁而不是皇宫。这期间,新月和努达海不是不想私奔,但是身边的人看得紧,唯一支持他们的云娃和莽古泰也被宫里派人处理了,他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婚礼的日子来临。
这天,努达海的府上人来人往,这次的婚礼是由皇家主持,众人都很奇怪竟没有见到老夫人和雁姬,也没看到骥远和洛琳。再看看这努达海一脸悲意,更是有些摸不着头脑。
就这么吹吹打打,新月便被抬去了福家。洞房里,福尔康看到柔柔弱弱的新月,又见她表情之中似有哀伤,只以为她是不舍幼弟,哀思父母,心中大男子主义激发,不觉怜惜起来。新月虽然心里有着努达海,但如今已嫁作人妇,福尔康又还算得上一表人才,新月便也半推半就了。
婚后第二天,福尔康与新月两人按礼仪先去皇宫拜见皇后,福尔康又带着新月去见了令妃,这才出宫去。想起新月曾居住在他他拉府上,努达海也算得上是新月的长辈,福尔康便又提出带新月去拜见努达海。新月听了十分欣喜忙答应了。到了努达海府上,新月顿时泪流不止,努达海也满眼激动的含着泪,福尔康虽然觉得有些不对劲,但也没细想,只当新月把努达海看做了可以依靠的父亲,努达海也当新月是亲生女儿一般,还道两人都是“性情中人”啊。
三人聊了会儿,福尔康见天色不早了,便提出告辞,努达海和新月顿时面露不舍,福尔康便说两家如今也算亲戚,日后也可多多走动,若是新月思念府上,也可以回来看看。努达海和新月两人虽然对于两人不能结为夫妻很是悲伤,但对于以后还能相见也暗生欣喜,便也只能让新月告别回福家去了。
后来,新月果然常常去找努达海,还同以前一样互诉心肠。嬷嬷见新月如此不像话,也只能依皇帝的命令,让新月在一次伤寒中病逝了。福家倒无所谓,反正他们也看出这新月是个不得宠,皇家连嫁妆都不愿为她置办,只拿了些端亲王府的存货,又添了几件华而不实的东西,可见皇家甚至对新月是不喜的,也只有福尔康掉了几滴泪罢了。
新月死后没几天,伤心的努达海便因整日酗酒不小心失足落水淹死了。老夫人听闻儿子的死讯,很是悲痛,大病了一场,要不是雁姬劝说还有骥远等着老夫人教养,只怕是要一病去了。
京城众多人家早就奇怪新月的婚事为何那么赶了,现在这新月前脚“病逝”,后脚努达海就也因酗酒失足淹死,再想想他他拉氏老夫人带着雁姬和孙子孙女另开一府,这里头怕是有点说头。而消息灵通的大家族早就打探到了一些内幕,故而对老夫人的果断很佩服,对努达海很是瞧不上。
也因此骥远的婚事便艰难了许多,等到骥远出了父孝,雁姬想给骥远想看人家竟没有好姑娘愿意嫁给骥远,就怕他和努达海一样。倒是洛琳很受欢迎,女孩子都是当家主母教养,倒不必怕她的品行受父亲的影响,这雁姬是个和顺的,老妇人也是慈蔼的,面对努达海一事又很有魄力,所以由她们教养的洛琳必不会差了。尤其是魄力方面,大家族的主母万不能是个心慈手软的,为了家族,为了后代,必要的时候就得有老夫人那样的魄力。所以一时间倒有几户不错的人家取中了洛琳,雁姬和老夫人在相看之后,洛琳的婚事便定了,婚后虽说不得十分恩爱,但也称得上琴瑟和谐。
至于骥远,出孝之后便参了军,很快便以军功升了把总,得了一个大统领的青睐。考察了人品后,大统领方以爱女许之。骥远因为对父亲之事很是失望,婚后对自己更加注意,对自己的妻子很好,终生都未纳妾。老夫人看到他他拉氏终于在骥远手中重新起来了,很是欣慰的去了。雁姬看到儿女都过得幸福,见到子孙满堂的盛景,也终于没有遗憾的含笑而逝了。
如此,新月格格的剧情正式落幕。此时,一对从济南而来的小姐丫鬟也风尘仆仆到了京城,结识了一个活泼机灵的女孩。君瑾瑜知道还珠快要开始了,她也要回皇宫直面脑残大戏了。唉!其实她还是喜欢幕后操控的说!君瑾瑜表示就像对梅花烙和新月格格里做的这样,悄悄地看戏多好!
作者有话要说:
神隐的主角和她家cp兰馨终于要上线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