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江晨带着分科志愿表回到家,今天的晚餐,江家的餐桌边注定会有些严肃。
“我建议你选理科。”
江父建议道。
“选理科,未来大学的时候可以选择的专业范围要广一些,将来就业范围也会广泛一些。”
“文科。女儿当然应该选文科。她期中考试的成绩你没有研究过吗,文科的科目成绩明显要好于理科,文科才是我们女儿的优势。”
江母认真反驳江父道。
“那你自己的想法呢女儿?”
“对。我们的意见只是作为参考。小宝,你想选什么?毕竟关乎到你的未来。”
“我想选理科。”
“你看吧,我就知道我家闺女厉害着呢。”
江父得意地对自己的老婆笑道。
“可是小宝,你的文科成绩要好一些,未来考试的时候其实会更有优势。”
“但是我也可以努力学习理科不是么?如果我努力一点儿,也许理科成绩也会变好不是么?”
江家关于分科的讨论以江晨坚持选择理科结束。
……
……
周一早自习,高一2班的班主任刘老师走进教室回收选科意向表。
偶尔会因为学生的选择跟她的预料不符而选择停驻一会儿跟学生聊聊。
刘老师收到了简听的意向单,看到简听如她所愿选择了理科自然感到很满意。每个老师的教学生涯中都难得遇到称心如意的好学生,自然在遇到之后都想紧紧抓在自己手中。
走到江晨桌边,陈灿和江晨递上了自己的意向表。看到江晨与预计不符的选择了理科,刘老师不禁皱了皱眉头。
“江晨,你怎么选择了理科?我还以为你会选择文科。”
江晨没有想到会被刘老师关切自己的选择,她突然莫名感觉心虚。
“就……就喜欢理化生啊,想学理科。”
不只班主任刘老师,简听听到江晨选择了理科也颇为意外。
她记得期中考试江晨的文综总分明显高于理综总分,而且文综排名甚至在班级前列。因为理综和数学拖了后腿的总成绩,当事人怎么还会选择理科?
江晨喜欢理科么?
简听回想起江晨在物理和化学课上兴致缺缺的模样,感觉并不像是喜欢啊。
那就只能是特别喜欢生物了吧?
其实简听没有猜错,在所有理科学科里,江晨确实只对生物感兴趣。
经过一学期的学习,比起物理、化学,江晨明显感觉自己要和生物更投缘一些。生物课上,她往往会更专注。而物理和化学课,她常常提不起兴趣、昏昏欲睡。
究竟为什么选择理科呢?
并非因为任何人,或许只是因为赌气吧?
江晨知道自己身边绝大多数认识的人都会选择理科,其他班上的朋友们也只有一人选择了文科。在这种时候,如果她选择了文科,总觉得会不太好意思。就好像比人家差在哪里了一样。
她满心近乎自尊的骄傲不允许自己选择文科。
文科对于旁人好像是无奈的备用选项,而选择理科的女孩子好像总会为人称道。
江晨不想被看不起,就算只存在于她的想象中,她也不想听到别人带有遗憾的语气对他说。“啊?你选择文科啊?”
她总能下意识地将这句感慨解读成怜悯和遗憾可惜的意味。
江晨最清楚不过,她就是这么一只怪物。
于是怪物的她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理科。
……
……
“你们都去理科,只有我一个人选文科,都没人陪我了。”
陈灿有些伤心,同属理科至少还有分到一个班的可能性,但是只有自己选了文科,连可能都不再可能。
“没关系啊陈灿,你要知道即使我们都选了理科也不可能全部分在一个班。总会有分开的时候。”
林雪从身后拍着陈灿的肩膀安慰着。
“对呀,林雪说得没错,就算我们这些人都选了同一科也不可能都在一个班。至少,简听和吴磊已经铁定会去实验班了,我们还是会分开。”
汤敏也加入了安慰队伍。
“你们这到底是安慰我,还是让我更伤心啊?我不想跟你们分开,我喜欢跟你们待在一个班。”
气氛瞬间就被陈灿的话改变了,大家都陷入了沉默。
这一个学期,高一2班二、三组的中后区,这一群人确实相处得非常愉快,甚至没有起过一回争执。
即使学业使得彼此日渐辛苦,但是大家依然喜欢去学校、喜欢上学。多半的原因就是因为在2班遇到了好同学、好同桌、好朋友。
一时之间,浓浓的舍不得荡漾在大家的心间。很多恍如昨日的画面一一浮现在脑海中,依旧清晰。就连“双簧二人组”的日常互怼,大家都舍不得丢下。
“好啦,大家也别难过,就算……就算不在一个班,我们还是朋友啊。”
江晨忍不住出声打破沉默。
“说得对,就算我跟你们大家都不在一个班,我还是可以去找你们,赖也要赖着你们玩。”
“别来找我。”
“你去做梦吧钱思远,老娘巴不得离开你。”
“那最好,感天动地,小爷我终于能清静了。”
“我才是终于能清静了,不用听你这个变态在耳边碎碎念、叨叨个没完没了。”
那两个人好像故意似的吵个没完,就像不会分开。
……
……
随着分科意愿表的提交,学期结束的标致,“期末考试”也要开始了。
高一年级期末考试没有再像期中考那般按照学号分考场考试,而是按照前一次大考(期中考试)的年级排名来分教室考试。
北城一中三个年级错峰考试,每个年级将启用24个教室。
江晨所在的教室标号为22号,意味着期中考试倒数150名的考试成绩。
这种分教室的标准对于很多高一年级的学生来讲都未曾体验过。
高中以前,学校并没有如此为成绩论,考试的时候学生们就更不会计较自己的分班排位。
然而在北城一中,当考试条被班主任分发到学生本人手中。
看到非常明确的考试教室号时,他们心里就好像刚刚进入社会打拼的新人,第一次面对现实,第一次有了计较。
江晨更是如此。
尤其是,想也不用想就知道简听在1号考场。
他们隔了如此远。
江晨的心潮翻滚,在一目了然的现实面前,江晨受了打击、挫折感极深。
……
……
期末考试第一天,江晨怀着沉重的心情走进了考场。
最为无力的是,她知道自己这次考试以后也不能改变现状。在此之前,她根本没能用心复习物理和化学,她依然凭兴趣学习。
江晨只能祈祷这次的最终排名不会退步,不会更加糟糕。
期末考后,高一年级还有两天的课程才会放寒假。
这两天并不会上正式的课程。
各科的任课老师会讲解期末考试的试卷题。
最后一天,期末考总成绩排名还有分班情况都会下发至各班。
年级前100名同学的名字和成绩会单独打印出来贴在学校橱窗栏里展示。
而年级前十名的同学,名字和排名都会被写在红榜纸上,张贴在橱窗栏的正中间位置以示嘉奖。
寒假前的最后一天下午,北城一中的橱窗栏内容进行了更换。
高一年级期末考试成绩年级排名前十位的同学,由上至下,依次被用毛笔蘸着黑色墨水写在红色纸张之上。
那张红榜很大,大得高一2班的同学在教室的后门处站着就能看得清楚。
高一年级
第一名:简听
高一2班教室里正在上课的同学陆续注意到了窗外正在发生的事情——学校橱窗栏更新了内容。
“天呐,女神,你考了年级第一!恭喜!”
陈灿低头探着身子对简听道喜。
“好啦好啦,收心啊你们,都在往外面看什么呢?”
讲台上,班主任注意到了台下的学生们在小声议论着什么。她下意识跟着往门外看了看,直到看见对面橱窗里的红榜。
“看橱窗栏呢是吗?”
底下的学生没敢接话,倒是安静了下来。
“看橱窗栏很好啊,那看到排在第一位的名字了么?”
有几个同学回答道“看到了”。
“简听?”
刘老师看向简听喊了她的名字。
“这次考得很不错。全年级第一,很给我们班长脸。”
得到班主任肯定消息的同学们纷纷朝简听看去。
“吴磊也不错,年级第十名。我们班有两个同学上了红榜,是全年级唯一一个有两人上榜的班级。”
班主任刘老师继续补充。
“待会儿下课,你们可以去橱窗栏里观摩一下红榜,借此机会也鞭策一下自己多多努力学习。”
刘老师抬眼瞄了瞄台下的学生。
“对了,分班大名单也在橱窗栏里贴出来了。下学期前面7个班是理科班,8到11班是文科班,12班则是理科实验班。我们班总共有7个同学进了理科实验班,很不错的成绩,在全年级也是最多的。就我个人而言,我要跟这7位同学提前打声招呼。请多指教。毕竟,下学期开始我依然是你们的班主任和你们的语文课老师。”
陈灿推了推江晨放在桌面的胳膊,不敢肯定老师的弦外之音。
“老刘说的是什么意思啊?她的意思该不会是下学期她带实验班吧?”
“那不然呢?”
江晨表情不变地回复。
“嘶,老刘带实验班?她不是刚调来一中么?学校就这么信任她,居然让她带实验班?”
“怎么不能让她带实验班?你没听刚才她说么,实验班我们班考进了7个,全年级最多的。如果说前十名只有我们班有两个是偶然,那考进实验班是最多的呢?能者多劳,她能把我们班带出来,学校自然愿意相信她也能带好实验班。”
“你说得对。我们班这次这么争气,确实给她长了不少脸。”
下课铃响,当班上其他同学都出门围观橱窗栏里的红榜和分班名单的时候,江晨却跑去讲台上看自己的期末考试成绩排名。
39,江晨。
松了一口气,成绩没有退步就好,接着她才敢走去看分班结果。
……
……
意外又幸运的事情发生了,江晨、林雪、钱思远都分到了7班。
也就是说,除了因为选择文科和被学校强制分到实验班的三人,只有一个人被分去了别班。
“啊啊啊,你们两个在一个班就算了,钱思远这厮居然也跟你们在一个班,苍天啊大地啊,分班老师没有开眼啊。”
“哎呦喂,老天爷真是公平,让小爷分到了7班,就让某个疯子羡慕小爷吧。”
……
……